CO2( g)
CO2( aq)
CO2( aq) +H2O ( l)
H2CO3(aq)
阅读教材 P 4 2
思考:
1、 V 正 =V 逆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能否被
改变?
2、当 V 正 ≠ V 逆时,化学反应还处于平衡
状态吗?
3、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 条件改变 新的化学平衡
V 正 =V 逆 V 正≠ V 逆 V ′ 正 =V ′ 逆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
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 条件改变 新的化学平
衡V 正 =V 逆 V 正≠ V 逆 V ′ 正 =V ′ 逆
V 正——— V 逆,平衡向正方向移
动
V 正 ——— V 逆,平衡向逆方向
移动
>
<
(移动的原
因)
(移动的结
果)
第三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
条件[ 教学目标 ]
1、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2、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思维能力。
[ 教学重点及难点 ]
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 疑点 ]
如何判断平衡是否移动及移动的方向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演示 [实验 2— 3]
(黄色) (无色) (红
色) (无色)
( 1)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当加入 FeCl3或
KSCN溶液后,试管中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平衡向哪一方向移动?
FeCl3 + 3 KSCN Fe(SCN)3 + 3KCl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2)为什么增加 反应物的浓度
能促进平衡朝正反应方向进行?
(试从浓度的变化如何影响 V 正 、
V 逆的速率来解释原因)
在第一支试管中滴加 1mol/LFeCl3
溶液,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瞬间—————— ,导
至 V 正 ——— V 逆 ,
使化学平衡向 ———————————— 移动。
增大 增大
不变
正反应方向
>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3)能否用v-t(
速率— 时间) 图象来表示这个过程
?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4)若用减少生成物浓度
、减少反应物浓度、增加生成物浓度来代
替增加反应物浓度,上面这些问题分别有
何不同? ( 5)若改变 KCl的浓度能使平衡
移动吗?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
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平衡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变化引起平衡移动的规律
[注
意 ] 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改变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
• 演示 [实验 2- 4]
2NO2(气 ) N2O4(气 ) + 57千焦
现象:
(红棕色 ) (无色 )
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
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
[讨
论 ]
• 2NO2(气 ) N2O4(气 ) + 57
千焦
(红棕色 ) (无色 )
A: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
说明① ;
②
。
B: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
说明① ;
②
。
NO2浓度增大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NO2浓度减小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
考 ] 画出升温对平衡影响的 V-t(℃)图像
V 正
V 逆
0 t1 t2
V 正= V
逆
升温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平衡状态Ⅰ
V 正’= V
逆’
t3
V 正’
V 逆’
平衡状态Ⅱ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练
习 ] 画出降温对平衡影响的 V-t(℃)图像
V 正
V 逆
0 t1 t2
V 正= V
逆
t3
降温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平衡状态Ⅰ
V 正’= V
逆’
V 正’
V 逆’
平衡状态Ⅱ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
论 ]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A: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B: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讨论 ] 对于反应
2NO2(气 ) N2O4(气 ) + 57
千焦
试比较以下三种状态下的温度关系:
改变温度前混和气体温度 T1;改变
温度后瞬时气体 温度 T2;改变温度达
新平衡后混和气体温度 T3;
升温:
;
降温:
。
T2 > T3 > T1T1 > T3 > T2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用 V-t (℃)图像分析
V 正
V 逆
0 t1 t2
V 正 = V
逆平衡状态
Ⅰ
增加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 逆’
V 正’
V 正’ = V 逆’平衡状态Ⅱ
t3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用 V-t (℃)图像分析
V 正
V 逆
0 t1 t2
V 正 = V 逆
平衡状态
Ⅰ
降低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t3
V 正’ = V 逆’V 正’
V 逆’
平衡状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