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8:59:53
并集一课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4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并集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交集,并集的性质:   交集:①A∩A=A;②A∩φ=φ;③A∩B=B∩A.   并集:①A∪A=A;②A∪φ=A;③A∪B=B∪A.并在解题中能 灵活运用.    (2)借助图形,了解交集,并集的一些性质.   交集:      并集:       (3)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交集,并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交集,并集的概念,理解掌握交集,并集的性质.   难点:交集,并集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生思考问题    (1)交集的定义:A∩B={x| }.   并集的定义:A∪B={x| }.    (2)填空   ①A∩A ____ A;A∩φ____φ;A∩B ____ B∩A.   ②A∪A ____ A;A∪φ____A;A∪B ____ B∪A.    (二)教师总结学生思考问题,然后总结:   根据交集,并集的定义,我们可得到:   交集的性质:A∩A=A;A∩φ=φ;A∩B=B∩A.   并集的性质:A∪A=A;A∪φ=A;A∪B=B∪A.   我们借助图形还可以推出交集,并集的另一些性质.               以上这些性质,要理解,不能死记,运用时借助图形即可推 出.   下面通过几个例题,进一步加深对交集并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例题师生讨论完成.   例1:已知A为奇数集(形如2n+1,n∈Z),B为偶数集(形如 2n,n∈Z),Z为整数集.   求A∩B,A∩Z,B∪Z,A∪B,A∪Z,B∪Z.   解:A∩B={奇数}∩{偶数}=φ,    A∩Z={奇数}∩Z={奇数}=A,    B∩Z={偶数}∩Z={偶数}=B,    A∪B={奇数}∪{偶数}=Z,    A∪Z={奇数}∪Z=Z,    B∪Z={偶数}∪Z=Z.   例2:设 V={1,2,3,4,5,6,7,8},A={3,4,5},B={4,7,8}.   求CVA,CVB,(CVA)∩(CVB),(CVA)∪(CVB).   解:CVA={1,2,6,7,8},CVB={1,2,3,5,6},    (CVA)∩(CVB)={1,2,6},    (CVA)∪(CVB)={1,2,3,5,6,7,8}.   例3:借助图形研究    (1)(CVA)∩(CVB)与 CV(A∪B),(2)(CVA)∪(CVB)与 CV(A∩B) 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解:(1)   (CVA)∩(CVB)=CV(A∪B).    (CVA)∪(CVB)=CV(A∩B).   例4:已知 A={1,3,5,7,9},B={1,4,7,10},X={x1,x2},若方程x2+ px+q=0有两个不等根x1,x2,且X∩A=φ,X∩B=X,求p,q.   解:由X∩A=φ,得X不能是1,3,5,7,9.   又X∩B=X,则X={4,10}.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p=-14,q=40.    (三)课堂练习    1.课本练习1    A∩B={(1,-1)},(二直线相交)    B∩C=φ;(二直线平行)    A∩D={(x,y)|3x+2y=1}.(二直线垂合)    2.课本练习2    A=C,B=D.A∩B=A∩D=C∩B=C∩D=φ.    3.课本练习3    V={1,2,3,4,5,6,7,8}.    A∩B={3},CV(A∩B)={1,2,4,5,6,7,8}.    (四)小结    (1)交集的定义和性质:    A∩B={x|x∈A且 x∈B}.    A∩A=A;A∩φ=φ;A∩B=B∩A.    (2)并集的定义和性质:    A∪B={x|x∈A或 x∈B}.    A∪A=A,A∪φ=φ;A∪B=B∪A.    (五)作业   习题1.3,7,8,复习参考题一,A组,3,4,5,6.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3:4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