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8:59:59
硅酸盐工业简介教案示例 高一.doc(38.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课 案 示 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上一节课大家已 经学习了用氧化物的形式来 表示硅酸盐的组成的方法。 已知用石灰石、粘土、石膏等 为原料,可制得一种主要成 分 为 硅 酸 三 钙 ( 3CaO•SiO2) ;硅酸二钙 (2CaO•SiO2)和铝酸三钙 (3CaO•Al2O3)的混合物, 请同学们以硅酸盐的形式分 别写出上述三种物质的化学 式。 [讲述]上述物质就是大家常 见的硅酸盐水泥,我们今天 就要学习普通水泥、普通玻 璃等工业产品的制取过程或 制取的化学反应原理。下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10页 第 1段,注意什么叫硅酸盐 工业? 现在,首先向大家介绍 一下水泥工业。 [板书]一、水泥 [讲解]解放前,我国生产的 水泥产量很小,新中国成立 以后,水泥工业得到迅速发 听讲后练习将 氧化物形式书写的 硅酸盐恢复为硅酸 盐的形式: 硅 酸 三 钙 : Ca3SiO5 硅 酸 二 钙 : Ca2SiO4 铝 酸 三 钙 : Ca3Al2O6 邻桌同学相互 交换检查并纠错。 听讲后自己阅 读,从教材上找出 硅酸盐工业的定义: “以含硅物质为原 料,经过加热制成 硅酸盐产品的工业, 象制取玻璃、陶瓷、 水泥等产品的工业, 称为硅酸盐工业”。 听讲中想象新 旧中国水泥业的翻 天覆地的变化,为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 巩固已学知识,培养逆向思 维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阅读能力的培养。 通过新旧中国水泥业的对比,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 感,激励学生现在要努力为祖国、 为民族振兴而学习,以后为祖国 进一步繁荣昌盛而工作。 展。1985年,我国水泥产量 达到 1.46 亿吨,第一次跃 居世界第一位。而 1949年全 国的水泥产量仅 66万吨。解 放前由于水泥少需要进口, 被称为“洋灰”。至 1998年, 我国水泥产量达 5.36 亿吨,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37.5%。 我国的水泥制品工业也发展 迅速,水泥制品的广泛应用 代替了钢材和木材。现在,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和使 用水泥制品最多的国家。 [指导阅读]阅读教材第 10- 11页,水泥这一部分。一面 看一面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制取水泥的原料 ↓ 生产水泥的设备 ↓ 制取水泥的过程 ↓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 ↓ 水泥的性质 ↓ 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而自豪,为中国的 水泥业扬眉吐气而 高兴,从而觉得我 以后要为祖国干什 么,怎么干?为了 达到这一目的,我 现在要为谁而学, 怎样去学? 阅读、讨论、总 结。 主料:石灰石、粘 土;辅料:石膏 水泥回转窑 原料磨成粉(生 料)→煅烧成熟料 (加石膏适量)→ 研磨成水泥(两磨 一烧)。 硅 酸 三 钙 3CaO•SiO2;硅酸二 钙 2CaO•SiO2和铝 酸 三 钙 3CaO•Al2O3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相 互讨论、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和学 习习惯。 为“水泥是水下工程必不可 少的建筑材料”打下伏笔。 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学以致 用。 扩展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 习兴趣。 工业生产结合可能带来的环 境污染。并注意怎样防止污染,保 护环境。 水泥的用途 最后请一个同学代表发 言总结,其他同学补充或纠 错。 [讲解]介绍几种新型水泥: 速凝水泥、膨胀水泥等。 [设问]水泥有极重要的用途, 但是大家是否知道制取水泥 会带来什么可能的污染? [讲述]人若长期吸入含有二 氧化硅的粉尘,会患硅 (矽)肺病。因而长期在二 氧化硅粉尘含量高的地方 (如采矿、翻砂、喷砂、制陶 瓷、制耐火材料等)工作的 人要采取严格的劳保措施并 定期检查身体。 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种 重要的硅酸盐工业——玻璃 的制取。 [板书]二、玻璃 [学生练习]见教材 13页第 2 题。解完后要求同学用氧化 物形式表示出普通玻璃的组 成。 [讲述]下面请大家根据附表 I,结合玻璃的成分,来选 择制取玻璃的原料。并说明 水硬性 建筑材料、水 泥是水下工程必不 可少的建筑材料。 配制水泥砂浆,做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 土。 粉尘污染。原 因是生料、熟料均 要磨成细粉,易扬 起在空气中被吸入 人体。 听讲,注意特 殊条件下工作的人 可能会给人体带来 的危害,从而采取 必要的预防措施。 首先据题意进 行计算,再由各氧 化物物质的量之比 得氧化物表示式: Na2O•CaO•6SiO2。 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结合了 化学计算,还能使学生对普通玻 璃的主要成分有一个较深刻的认 识。 由玻璃组成推知制玻璃的原 料,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由价格去选择原料;培养学生生 产必须考虑经济成本的思想。 通过溶液中弱也可制强的反 应,使学生弄清化学反应的发生 与反应条件密切相关。 选择该原料的理由。 [板书]1.普通玻璃的原料 纯碱:Na2CO3 石灰石:CaCO3 石英:SiO2 [板书]2.主要反应原理 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 化: 高温 Na2CO3 + SiO2 === Na2SiO3 + CO2↑ 高温 CaCO3 + SiO2 === CaSiO3 + CO2↑ [设问]一般我们利用强制弱 的原理来制取其他物质,但 是也可利用弱制强,如 H2S 气体通入 CuSO4溶液可得硫 酸。请同学们写出有关反应 方程式,并进行解释。 [追问]从上一反应同学们能 否得到启发,来讨论解释普 通玻璃制取时,为什么能发 生上述反应? 讨论、回答: 原料分别有: 纯碱(组成中含钠, 价廉);石灰石 (组成中含钙,价 廉);石英砂(粘 土、正长石中含有 玻璃中没有的钾、 铝等元素的化合 物)。 听讲、笔记。 考虑为什么能 发生这些反应。 打破自己头脑 中的思维定势去考 虑:一定条件下强 可制弱,另一条件 下或许弱可制强。 书写: H2S+CuSO4=CuS ↓ +H2SO4 因为形成了 CuS 沉淀。 讨论后回答: 弄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进行 发散思维的训练。 观察能力培养。 以实验突破难点,促使学生 更好地理解玻璃态物质的特征。 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乐趣,了解玻 璃业的发展和在尖端科技上的应 用。 [演示实验]取一段玻管,用 酒精喷灯加热,进行简单的 吹制或拉制。(提示学生注 意玻璃加热后的变化过程) [设问]上述实验中我们能否 看出玻璃有没有一定的熔点? [指导阅读]教材 12页第二段 [玻璃介绍] 1 硼酸盐玻璃:膨胀系数好, 化学稳定性好——制化学 仪器 2 铅玻璃:折光率强——制 光学仪器 3 钢化玻璃:机械强度大, 破碎时无尖锐棱角——制 火车、汽车车窗。 4 有色玻璃:蓝色(加 Co2O3)红色(加 Cu2O) 5 光导纤维:既能高质量传 导光的玻璃纤维,又称光 缆。一条光缆通路可同时 容纳十亿人通话,中继距 离长且保密性能好,在医 这反应并非溶液中 的反应,而是固态 物质高温下的反应。 其 中 反 应 物 中 SiO2熔点与产物中 CO2熔点差别极大。 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 回答:没有。 阅读,理解玻 璃态物质及其“没 有一定的熔点,只 是在一定的温度范 围内逐渐软化”的 特征。 听讲、可适当 笔记。 使学生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 再利用意识。 培养学生将已学知识归纳、分 类以图表形式整理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养成及时总 结的良好习惯。 疗、信息处理等方面也有 广泛应用。 [设问]当你家中或身边有了 碎、废玻璃品时,应如何处 理? [课堂练习] 1. 填写附表Ⅱ 2. 填写附表Ⅲ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 重要的硅酸盐工业。请大家 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应垃圾分类投 放,让国家回收处 理,玻璃可再生, 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 做练习。 学生自己总结后 回答,互相补充。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3:4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