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名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
朱立奇
周三听了叶世彪校长的专题党课《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感受颇多,深刻体会到校
园文化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努力做一名松坪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
结合本人为学校设计制作的时间科技园,谈一点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
任何文化都需要沉淀。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时间的沉淀留下来,被大家认可的东
西才能叫文化。所在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以本人之见,经过二十年的发
展,松坪学校小学部的校园里有三件最能代表校园文化特色的东西:回归树、校雕、时间科技
园。
回归树,植于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它不仅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之物,是中华民族强
大掘起的见证之物,也是今天我校对孩子们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它还是
我校最漂亮的风景之一,它郁郁葱葱,强大
的根系支撑着巨大的华盖,它不仅烈日下为
大家遮阳、细雨中为大家避雨,还蕴含着
“树大根深”、“根深叶茂”的哲理,教育
着松坪学子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将来成为国
家的有用之材。
校雕。校雕是我校所有文化的历史的精
髓。是松坪学校的精神象征,是松坪学校的
标志。每当读起老校长罗楚春为校雕写的说
明总是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激励着我们自
信、自豪又尽心地去工作。
《生命》校雕解说词
饱满的果实,孕育着鲜活而可爱的生命。
教育正是构建生命的过程,教师务必视学生
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把学校生活当作是学
生生命的重要构程,而不只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构成。
教育又是生命和生命交往与沟通的过程。只有这种生命的交往和沟通,才能深刻地实现
对生命发展的影响。左右两个精美半球的准确呼应态势,恰恰诠释了这种师生和谐的空间。
构建生命,将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我们将看到一种真正的人的教育,一种
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硕大的果实,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正预示着这一目标必成现实。
时间科技园。时间科技园是我校集“天时、地
利、人和”于一体的校园文化项目,是我校独有的
集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科学知识与一体的项目。
它已接待了许多来我校参观学习的老师和领导,
很多来宾在深入观察和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后,
对它的文化底蕴、科学知识、教学功能所折服。
所谓时间科技园,其实也就是三件物品,或
者说是三件教具:反映 24节气太阳高度变化的
大日昝,观察太阳升起方向的小日昝,太阳钟。
反映十 24节气变化的大日昝,也是中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难以掌
握的内容之一,因为这个实验需要用太阳验证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关系,很难在教室里模拟。
所以这个大日晷解决了这个教学难题。记得有一次我在这个大日晷下给高年级的学生讲课,
一批一年级的小朋友告诉我,说看不懂也听不懂,我沉思了一会,是啊,怎么办呢?眉头一
皱,计上心来。告诉他们,当中午太阳的影
子走到大寒和立春之间的位置就要放寒假了,
走到夏至和小暑的位置就要放暑假了,小朋
友们听了欢呼雀跃。
小日晷是一个一米高的不锈钢柱子,立
在一个刻了 360度圆周角的石盘上,能记录
太阳每天升起时的方位角。最有意义也是最
有趣的是它能观察“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
这种天文奇观,每年只有几分钟,且只有地
理位置在北回归线以现的区域才能观察到,所在非常罕见。每年只有在夏至日才能看到“立
竿无影”的天文奇观报道,而在我校却人人都能看到。
再说说太阳钟,它用南北两个盘面、古老的十二时辰计时法,以“行胜于言”的方式记录
在时间在分分秒秒中流淌。它不仅只要有太阳就能知道时间,体现出“行胜于言”。而且每年
从春分到秋分时段,用北面的盘面和指针纪录时间、而从秋分到春分时段又用南面的盘面和
指针纪录时间,充满了科学的奇趣。以我的观察,在深圳为数不多的日晷中,很多日晷都存
在科学性错误(北大附中、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日晷,完全依照清华大学的日晷,不符
合深圳的地理纬度和经度,而且清华研究生院的日晷方向还装反了,深圳大学内的日昝也只
是一个建筑装饰而已,无科学性而言。)
(2012年 11 月 16日中山市教师代表团来我
校参观学习,领队对我校的太阳钟赞叹不已,并
用手表和太阳钟对比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