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00:23
[原创]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科学 四年级.doc(6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一课时 执教者:孙业墩 单位:南山区海湾小学 邮编:518067 电话:13590273003 邮箱:sunyedun@163.com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 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过程与方法: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用缜密的思维进行推断;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 二、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吸管小模型、明盒 小组实验材料:电路检测器、暗盒、实验记录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收集并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四、教学过程预设 (一)第一关: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电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了快一个月了,今天我们要综合利用 这些知识来闯关,有信心吗? 1、PPT出示图片(装修后的客厅)。 师:第一关,请听题。看,现在的房子装修真漂亮啊,灯火辉煌的,仔细瞧 一瞧,我们只能看见插座、开关、用电器,导线藏在哪呢? 预设生答:藏在地板下,墙壁内。 2、PPT出示图片(装修前的客厅)。 师:原来导线都藏在导管中,埋起来了。如果里面有一根导线烧坏了,改怎 么办呢?把地板全挖开吗? 1 生摇头。 3、出示小模型:一根不透明的吸管,内装两根不同颜色的导线,一根是完 整的,一根中间是断开的。 师:我们怎么知道哪根导线断了呢? 预设生答:用电路检测器 4、出示电路检测器。 师:那是不是我们拿到这个电路检测器就可以开始检测了呢? 预计生答:先检查这个电路检测器能不能正常工作。(把检测器的两根导线 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会亮吗) 5、请一学生演示。(强调通路和断路) (二)第二关:检测明盒里的电路 1、出示接线盒,看实物。 师:看来第一关没有把大家给难住,再看第二关:老师这里有一个接线盒, 我们来看一看。 2、PPT出示接线盒图片:接线盒的外面有四个接线柱,里面用一根导线将 接线盒的1号连接点和4号连接点连接起来了。 3、推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接线盒里面的连接情况推测一下,接线盒外面哪 两个连接点接触是通路,哪两个连接点接触是断路?请把它记录下来。 生:通路的是:1– 4;断路的是: 1 - 2、1 - 3、2 - 3、2 - 4、3–- 4。 师:要想证明你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如果要你来做这 个实验,你需要哪些材料? 生:电路检测器与接线盒。 4、实测:请生实测验证。 (三)第三关: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师:刚才的实验当中,我们是事先知道了接线盒里面的连接情况,再来推 测外面的连接是通路还是断路。下面,我们要增加难度了。有信心吗?请看第三 关。 1、出示第二个接线盒,讨论方法 (1)用什么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接线盒,虽然和刚才的接线盒在外表上看起来是一 2 模一样的,但里面却是不一样的。你们想知道里面是怎么连接的吗?(前提是不 能打开盒子),你们有什么办法? 预设生答:用电路检测器来试试 (2)怎么测。 师:怎么试? 预设生答:用电路检测器分别连接两个接线柱,如果灯泡亮了,说明是通 路,这样一个一个试下来。 师:如果外面是通路,那说明里面怎么连接的吗?(说明连接的两个接线 柱里面也是用导线连接的。) 师:现在有四个连接点,如果让你做这个实验,你打算怎么来一个一个检 测呢? (3)检测的顺序 小组讨论检测顺序:哪种更为科学 师:如何来保证每种连接情况都试过来而不漏下呢? 预设生答:1 - 2、1 - 3、1 - 4、2 - 2、2 -3、2 - 4、3 - 4 2、学生实验并记录。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通路有:1与2、1与3、2与3 断路有:1与 4、2与 4、3与 4 4、根据实验结果,画出里面的连接 5、学生上台展示画法 师小结:1种实验结果,却推断出 4 种连接情况,都是“不一样的电路连 接”。 6、打开“暗盒”,看看你的电路是哪种连接? 7、讨论四种连接情况。 8、分享学习成果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感受。 (四)第四关:思维拓展 1、出示内装有小灯泡的接线盒。 师:认真观察这个接线盒,它和刚才的两个有何不同。 3 生观察。 2、请一生演示,探测暗盒。 师:它里面是怎么连接的?现在我们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 3、生观察,猜测暗盒里的连接情况。 4、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很迫切想知道里面的连接情况,“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关于教材。教科版《科学》教材很多课程的容量都很大,《不一样的电路连 接》这节课也不例外——探究活动多,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也高, 如果面面俱到,不抓重点,往往会出现教师和学生忙忙碌碌一节课而学生收获 甚微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灵活地处理和运用教材。本节 课的探究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然后推测 内部的连接情况;二是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考虑到两个活动之前没有直接 的联系,于是,我大胆地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节课就是第一课 时。这样处理,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成功的 乐趣。 2、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新课的导入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所谓万事开头难, 好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本课的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唤起学生的 求知欲,激发学习动机。这节课四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层层递进的,先让学生用 4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电路检测器检测导管中的两根导线(一根是完整的,一根是断开的),引出通 路和断路的概念;再检测“明盒”中的电路,进一步构建概念,并为下一个环 节作铺垫;接着是检测“暗盒”中的电路,学生充分运用已经构建好的概念, 进行检测、推测、交流、观察、比较、分析;最后环节是拓展应用,认识“暗盒红绿 灯”,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 3、关于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无限的 切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 间,学生充分讨论科学的检测方法,自主检测线路的通断状况,分析推理,5 种连接情况全部被推理出来,而最后一种(见板书设计)是我预料不及的,在 探究材料中并没有准备。可见,本课虽降低了教学难度,但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 率,让学生在短短的 40分钟内历经更强劲的头脑风暴。 4、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课采用 PPT课件和 Flash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辅助 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我设计的 Flash动画,生动直观,降低 了学生分析“暗盒”中电路连接的难度,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5、本课的不足之处。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各个环节间的过渡不流畅,有些跳 跃。 七、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一 ____________小组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明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见左下图),用“√”表示通 路,用“×”表示断路。 连接点 1-2 1-3 1-4 2-3 2-4 3-4 电路 通断 状态 预测 结果 “明盒” 实验记录单二 ____________小组 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用“√”表示通路,用“×” 表示断路。 5 连接点 1-2 1-3 1-4 2-3 2-4 3-4 电路通断状态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推测“暗盒”里面是这样连接的(将它画下来吧): 3、再想想,还有其它的连接情况吗?如果有,也将它画下来吧(有几种情况就 画几种)。 情况一 情况二 情况三 情况四 4、打开“暗盒”看一看,里面的电路连接是怎样的?跟你们推测的结果一致吗 如果不一致请将它画下来。 6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3:0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