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00:23
[再加工]庄子 语文 九年级.doc(3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庄子.惠子相梁》教案 九年级 刘晓梅 教学目标:1、识记生难字并了解庄子。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分类整理文言词。 3、分析内容,欣赏写法。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分类整理文言词。 教学难点:了解庄子并欣赏文章写法。 教学步骤: 1、 游戏导入:猜词,两组: 第一组:望洋兴叹 东施效颦 游刃有余 螳臂当车 鹏程万里 螳螂捕蝉 第二组:学富五车 呆若木鸡 朝三暮四 邯郸学步 扶摇直上 如果同学们能准确了解这些成语的本义,猜词会更顺利,也更有游戏的快乐。 以上词都出自《庄子》,庄子其人其文都汪洋恣肆,站在庄子的面前,就像站在大海面前, 而我们只有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当你的手里只有一个杯子的时候,你能从大海里面带走 什么呢?今天的收获,取决于同学在课堂上的专注与效率。 二、朗读课文:1齐读 2男女生比赛读(比快而准) 三、展示预习 1、认读: (1)生难字:鹓鶵 鳢泉 鸱 吓 (2)文学常识: 学生明确: 出自《庄子.秋水》 道家经典 文学著作 作者:庄周 战国 哲学家 道家代表人物 老师补充:庄子的思想源于老子,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走得更远。后世并称“老庄”。给 庄子一个时间上的坐标,在中国他与孟子是同时期的人,如果给他一个世界坐标,那么, 他和亚里士多德同时代,他的思想可以达到同时期西方哲学的最高程度。司马迁在《史记》中 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但我们今天不是上哲学课,是语文课,所以要着重看看庄子在文 学上的影响。李白说庄子“开浩荡之奇言”,清代金圣叹认为从古至今只有六本才子书,而 《庄子》是第二才子书。至于后代文人陶渊明、苏东坡等莫不受其启发。。。 2、辨体: 学生结论:(1)古代散文(2)寓言故事 老师引导:古代散文是相对于骈文而言的,有名的是先秦散文中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这些有文采的无韵的不是骈文的文章笼而统之称为散文。而这一篇,因其有情节又有深远的 寄托,所以是寓言故事。如果说,《愚公移山》这样的寓言是以完整的情节取胜,那么庄子的 寓言,以其对人生细微观察和对细节的生动描写而脍炙人口,每一个寓言都给人间留下一 个精典形象。我们来看看,这一篇又有怎么样的精彩。 3、审题: 审题是阅读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看哪组有精彩的表现: 学生结论: (1) 本文的主人公是惠子,他是怎么样一个人呢?让人充满期待 (2) “相”的意思? 老师:如果说同学们觉得在审题这一个环节里乏善可陈,没有精采,这不怪同学们,因为 这是编者随机起的一个名字。古代选文有一个传统,如果没有题目,就把所选诗文的第一句 作为题目,《惠子相梁》是这样,《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也是这样。等学完这个篇目,请同学 们给本文另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四、深入精习 4、发问: 发问可以上承预习,下启后面的精习。发问有三种:下问、中问、上问。下问指普通疑问;中 问指质问,有了深入;上问指追问,由浅入深地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思维探究的深入。看哪 一组同学在这里有精彩的释放。 疏通文意,先在组内合作研究,然后由每一个人流水轮译,并指出句中关键实词,一词 多意和其他词类的用法。 5、课文梳理及分析 作业: 板书: 前黑板 庄子 惠子相梁 1认读 2辨体 3审题 4发问 生难字: 文学常识 寓言故事 主人公是惠子 上问 鹓鶵 《庄子.秋水》 人生细微观察 “相”的意思 中问 道家经典 文学著作 细节生动描写 下问 庄周 战国 哲学家 道家代表人物 鳢泉 鸱 吓 后黑板 庄子 惠子相梁 排比 双重否定 强调“高洁” 写法 非梧桐不止 外物 (超越万物) 1、比喻贴切 飘然至 庄子 鹓鶵 非练实不食 外生 (超越生命)故能鄙弃功名 2、对比 非醴泉不饮 无古今(超越时间) 3、言简意丰 搜于国 惠子 鸱 “吓”(怒、惧) 相位(富贵) 腐鼠 (味、形、义) 一、听晓梅课:四字以概之:博、大、精、深。 博者乃师之学养也;大者谓师之教态教法颇为大气;精乃为师对学生之要求、讲解“精准”; 深乃指人生领悟之深厚;此为扬; 商榷:课前成语积累可否在课的结尾部分使用,用来评述人物形象,形成首尾呼应之势, 前后照应,学以致用;另,课堂含量略显厚重,以致学生可能难以消化吸收,生出对语文 之“恐惧感”,教学目标还可精减些,前面成语积累部分和对庄子的简介部分可再简略些 剩下时间让学生针对训练,做到堂堂清,这样就非常理想了。一孔之见,酌情听之。 二、14:53:15 评晓梅课:教学语言得体、风趣,环节紧凑,知识含量大,课堂气氛活跃。一个小建议:老 师说的、写的是否过多,这样是不是太累人了? 三评课:学生按照非常清晰的教学环节一步步的去展示预习,教师文化底蕴很深,基本功 很过硬,再加上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得整个课堂精彩纷呈。教师基本上 摒弃了“逐字逐句”串讲这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自主合作式的学习,学生思维活 跃,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对第一则故事《惠子相梁》的学习。 四 15:03:31 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种,课堂氛围好。全班学生参与学 习,探究,讲授,合作都运用自如。教室环节程序安排合理,时间分配恰当,注重学习方法 的指导。有教学机智,做到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全身心投入教学,大方自然,有情感, 感染力强 五 15:55:55内容充实,环节清楚,文学气氛浓厚。但学生的诵读时间少了。 六 2009-12-22 17:24:38 刘老师有丰富的学养,知识渊博,课上的是汪洋肆意(汪洋恣肆),每每都能给人课本没 有的东西。个人魅力强。在杜氏中没有迷失,在挣扎中坚持个性。我欣赏。但也希望刘可以忘 怀得失,大胆前进 七 16:16:40 评课:听了小梅姐姐的这节课,受益匪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基本功让我折服。知识 性强,大容量又不失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属难能可贵!学生训练有素,课堂环节紧凑,学 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强,自主合作,轻松愉快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3:0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