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莉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
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
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确认读生字词语,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
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能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情,透过“信守诺言”层面感
悟到深厚的爱。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
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
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再来读这个动人的故事。
2.揭题:去年的树。
二、回顾课文内容,谈感受
1、我们来接龙说说这个故事吧。
2、师生接龙说故事内容。
3、看看课文,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自己读读。
4、交流自己的感受。
5、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感受这么深,收获这么大。
三、抓住重点演读课文,体会感受
(一)潜心读书
1.出示“天天……”一句。
从“天天”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2.演读分别时的对话。
师: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大树和小鸟不得不分开。采访学
生:你有好朋友吗?因为特殊的原因,你们要分开了。分手之前相互倾诉一下吧!好朋友分
读树和小鸟临别说的话。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再指名读、男女生读。
3.出示小鸟与树桩、大门、小女孩的对话
师:冬去春来,小鸟飞回来了,她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
你能用什么词来说说?(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
请你读一读小鸟的三句话。
(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你体会到了什么?
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我们连起来读,体会小鸟
心情的变化,好吗?指名读,齐读
小组分角色练读对话。
指名扮演小鸟,让她去找其他同学对读。
四、引导想象,升华感受
1、图: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2、面对自己千辛万苦寻找的朋友大树,如今却化为了点燃的灯火,此时的鸟儿是怎样的?
鸟儿为什么这么看?
是喜悦,是惊讶,是伤感?无论如何,这就是自己昔日的朋友树啊!鸟儿看着它,
仿佛在说什么?
3、于是,一支歌唱了起来,那是去年唱过的歌,是鸟儿和树都熟悉的歌,那歌声还是
那么动听,那么悠扬,这歌声让我们听出了守信,听出了爱。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那是怎样的看?从它的眼神里你看出了什么?
(眼神里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依恋)
五、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是啊,这对朝夕相处的朋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相见了,鸟儿实现了自己爱的承诺,虽然
有些感伤,虽然有些不舍,但最后她还是带着内心的充实飞走了。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
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故事的读者,你肯定有许多想说的话,你想对谁说?把
你想说的写下来。
六、引读童话,拓展阅读
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给我们留下了生动的童话,其实还有很多篇优秀的童话等待我们去
阅读,如:(学生说出安徒生《海的女儿》、《格林童话》、《郑渊洁童话》等等),希望同学们
能大量读童话,讲童话,还能自己写童话,期待你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