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中的原理与方法论
一、唯物论、认识论:
原理 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
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
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
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要重视精神力量,自觉树立
正确意识。
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
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4.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
类。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
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
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两者的结合。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要求我们要十分重视实践,理论联
系实际。
二、辩证法:
原理 方法论
7.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孤立看问题的观点。
8.联系的客观性 要求我们既不能主观臆造联系,又不
能对客观存在的联系视而不见;人们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
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
系。
9.联系的多样性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
条件为转移。
10.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
分
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统筹全局,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整体
最优目标。
11.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
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
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2.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
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
事物的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
系起来考虑。
13.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
创新精神。
14.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
1
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15.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
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求我们
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在量变达到一定
程度,只有改变事物性质才能发展时,
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和发展。
16.矛盾即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17.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18.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
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
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
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特
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要求我们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
合。
2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
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
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
识方法。
三、历史唯物主义:
原理 方法论
2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
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
作用,落后的、腐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
展起阻碍作用。
这要求我们自觉接受先进的思想文
化,抵制落后的思想文化。
2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3.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认识、改造世
界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觉
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25.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
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要求我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6.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
基础
要求我们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
关系,自觉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
克服不利条件。
27.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主观条件 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
强拼搏,自强不息;全面提高个人
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
值观的指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