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教学的创新氛围
允许学生“犯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创新思维提供契机。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有
好的想法打断老师的发言脱口而出时,教师应用友善的态度允许学生“犯规”。因为很多具
有创造性灵感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一闪念间迸发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并敢于提出
问题。因为,学生要能发现并提出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思考、观察。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
是自提问开始的。不过,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积极地引导,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教师决不可以包办代替,简单回答了事。此时,教师应做的仅仅是提供适时、恰到好处的点
拨与帮助,仅此而已。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首先引导学生用迁移的思路
提出用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相同的方法来得出公式,然后请学生小组合作想办
法。教师对提出设想的几位学生以及提出问题的同学要加以表扬,使学生对他们的敢于质疑
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羡慕有加,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大大增强。
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给学生的创新成果提供展示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教
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给各层次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和展示创新成果的舞
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好处是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且在解决
问题时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均等,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在小组内,
不同层次不同表达水平的学生可以各尽所能,积极创新。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时,优生除了
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外,还可以想办法将自己的看法用中下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对他们进
行辅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先让中下水平的学生发言,利用他们知
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在突破重、难点时,水平高的学生可用他们的思维启发另外的
学生,以达到取长补短、深刻理解知识、开拓视野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各自将自己与人不
同的方法在集体中展示,并充分肯定有独创性的想法。同时,让创造者获得成功的心理愉悦。
把创新作为课堂评价的重点,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了不
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渴求新知的动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迅速转化成
能力。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明白每一步骤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练习
时,要求学生采用自我校对、互相校对的方法。新课结束时,要求学生自己小结,谈谈收获
与体会以及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表了什么创新观点等等。在评价中,要侧重于创新能力的评价,
进行正确的评价导向。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能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迫使自己在每课
中学会创新。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把发挥学
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促使学生自主
习,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