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 》学习总结
平三高 金小欣
一、序言
我校积极响应河南省委号召,于 2008年 8月 5日下午 5:05在学校微机室召开全
体教职工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 》动员大会。刚好
与市里号召举行的“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活动两相辉映,融为一体。
会议由鲁校长亲自主持,鲁校长首先从理论高度介绍了这个活动的意义,又紧密结合
我校目前实际情况,强调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接着,由张书记作了比较中肯、详实的
“动员报告”,报告过程中,紧密联系我校教师队伍情况和教学质量状况等,进行了认真
分析。我认真的听着、想着,受到很大教育和启发。
二、动员会对我的启发
从两位领导的开篇动员讲话中,我深切体会到:
①本次讨论活动的理论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本次讨论活动主题是: “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
③活动方式是:学习、讨论、自我反思、写心得。
④活动目的是:查找问题、制定办法、整改提高。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就是要紧密围绕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着力解决影响学校科学发展、
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积极探索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主要促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快我校发展的步伐,为快速建设成为有一定特色的“名校” 而奋斗。
⑤关键所在:鲁校长说的好:开展好这次活动的关键,就是“观念”的变革。因为观
念决定着人的行为,决定着人的一切活动。
三、思想大解放,对“三新”的进一步理解
通过培训学习,首先使得我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大幅度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对“三新”的
认识上:
新解放的战略意义----------不断更新观念,构建创新型社会、发展创新型人才;以学生发
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
新跨越的现实意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文化素养。
尤其针对我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的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于学
生的学习,要体现“鼓励冒尖,允许错误,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新的教育理念,使他
们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一定的进步、提高和发展。
新崛起的根本任务------从大的方面言,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学校出发,就是要创出有个
性特色的第三高中的牌子!
四、通过学习、讨论活动,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
作为教师,“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就是要树立以下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创新
如何把握新课程新教材---------从知识、能力、方法理解和运用三方面整体进行把握。
教师必须树立以下新的教学观念:
树立人本的学生观
树立发展的教学观
树立动态的知识观
树立开放的课程观
树立合作的师生观
树立民主的教风观
五、在学习、讨论活动中,认真进行自我反思
人的自我发展的主要途径有两个:学习与反思。反思是一个人进步的必由之路,反思的
结果是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顾二十六年的教师生涯,几多感慨几多困惑啊!似有千言万语,但从哪里说起?
先就教学方面说说吧。
(1)课堂教学中一个明显之处就是很少提问差生,以前觉得那样会浪费时间。而新的
教育理念告诉我,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各自的进步和发展。
(2)在辅导学生方面耐心不够。主要表现为:当学生问我一个数学题时,我会因他所
问问题的简单而大声回答,明显带着不耐烦的味道。已经大有改观了。哈哈哈。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学生的成绩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
工作者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讨论。
反思,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它存在于各个方面。要无时不刻地进行自我反思,在一
些事情上要形成“宽人律己”的心理品质,在反思和学习中进步。
我反思后的打算是:根据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不爱学数学等现状,今后继续和加大
力度致力于教、学两个方面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关于改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行为方式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改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行为方式的基本方法
(1)教师观念要先行变革
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具有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
观、新的师生观、新的发展观、新的人才观、新的评价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
者、共同指导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不
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
教学行为的转变----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在教学形式上,要
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即要以“学”定教,而不是
以教定学。
(2)建立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建立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师
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
我们还应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多问问“你是怎样想的?”、“你
的思路是什么?”、“你想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想的吗?”、“这道题你还有其它解法
吗?”这些话,在学生听来就是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
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也更强烈了,学生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去,
由“要我学”自然而然地转变为“我要学”和“我爱学”。
我们还要尊重每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真诚地对待每一
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可以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消除胆怯、依赖的心理,
才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怕出错,不怕失败。学生有了这样的
安全感、自由感,才能真正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① 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乐思的情境,把学生引入积
极的思维状态中。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及时表扬鼓励,给予成功的满足。
② 及时启发提问,保持思维的待续性。课堂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
步 。
③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重视 “预习、认真听讲、记笔记、复习、作业、总结、考试”等基本环节,加强数学阅读、
自学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5) 优化课堂教学,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个人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艺术。基本环节有:
导入教学趣味化,新课讲解生动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动手操作
-------指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习过程和方法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在考
虑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
师的指导作用。
七、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学、教师双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不爱学数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校
本教研。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也可以跨学科组织一个“校本研究小组”,来进行校本研究
工作。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发展特长教育,为最终目的,促进教学、教师双发展。
八、结束语
教师要不断进行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
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创立利于人才发展的宽松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一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