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01:11
[转发]宿迁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部分 高一.doc(18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试卷
李生保化学网 江苏省宿迁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化 学 部 分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1至4页,第二卷5至 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He-4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 第一卷 (选择题 共5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 分,共52分 .1-14题为物理试题,15-26题为化学试题) 15.今年 8月,第 29届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办.为了有效防止汽车尾气污染,北京市汽 车燃料的使用正在逐渐用新的清洁燃料取代目前的汽油.下列燃料中:①煤 ②天然气 ③ 乙醇 ④一氧化碳,属于较清洁燃料的是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 ②③ 16.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 水中,就可以形成一种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蔗糖 C.硝酸铵 D.熟石灰 17.小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常见干燥剂: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B.常见的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 C.常见营养物质: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D.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18.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Mg——1个镁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 B.Mn2+——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2N——1个氮分子由 2个氮原子构成 D.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19.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蕴含着 很多化学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诗句中的“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 CO2等气体和炭粒 D.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理·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5 页 +2 答题注意事项 1.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选择题时使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如需修改, 要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再选涂其他选项. 3.答非选择题使用 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 . 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李生保化学网 A.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 有 SO42- B.测定溶液的 pH,先用水润湿 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21.下列离子能在 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OH- B. K+、SO42-、Cu2+、NO3- C. Cl-、K+、SO42-、Na+ D. Ca2+、Cl-、CO32-、Na+ 2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可行的是 ①大豆、花生和谷物被霉菌污染后,人不可食用,但可喂养家禽 ②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③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盐中毒现象 ④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⑤患有夜盲症的病人,多食用动物肝脏有利于视力恢复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⑤ 23.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 “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显电性 B. 相当于一个氦原子的质量 C. 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D.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 24.根据图8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 的质量相等 C.将 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 方法提纯甲 25.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 AgNO3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将物质①的溶液小心地 涂到指纹上,①就跟汗渍中的物质②作用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灰褐色银 粒,随着银粒增多,最终变成黑色的“指纹线” .则物质①、②、③的化学式是[已知: AgX(X代表 Cl、Br、I)性质相似,见光易分解 2AgX=2Ag +X2] A.①AgNO3 ②NaCl ③AgCl B.①AgNO3 ②NaBr ③AgBr C.①AgCl ②AgNO3 ③NaCl D.①AgNO3 ②NaI ③AgI 26.图 9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物理·化学试卷 第 2 页 共 5 页 溶解度 /g 温度 /℃ 甲 乙 t3t1 t2 O 图 8 A.稀释浓硫酸 B.探究燃烧的 三个条件 C.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 D.验证质量守 恒定律 图 9 李生保化学网 化 学 部 分(36分) 五、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 2小题,共 18分) 36.(9分)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 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 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图 18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 E中的现象是 ,装置 F的作用是 (4)若装置 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 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 增重 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 CxHy,则装 置 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 x、y的代 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 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 填 “偏小”、“ 偏大”或“无影响” ) 37.(9分)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某同学 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 (2)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 否合理? ,理由是 . (4)步骤④的操作是 ,溶液 2和溶液 3为什么要混合? . 六、推理与计算(本大题包括 2小题,共 18分) 38.(8分)已知有如下反应:A+B→C+D.(答题时需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1)若A为Al、B为 ZnSO4(溶液),C、D的化学式分别是 、 (2)若A为 Fe2O3,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3)若A为 CO2、B为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物理·化学试卷 第 3 页 共 5 页 ④ ③ ① ② 工业 废水 污泥 溶液 1 固体 溶液 2 Ag 溶液 3 硫酸亚铁 晶体 李生保化学网 (4)若反应为A+2NaOH =C+Cu(OH)2 ↓,则A和 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 39.(10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1)“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 2NaHCO3 = Na2CO3+H2O+CO2↑ 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第②步中加入的是磨细食盐粉,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     ; 从该步反应还可以获得 肥 (3)上述方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刚生产出的纯 碱产品进行检测。取 22克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 分数为 14.6%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 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 NaCl+H2O+CO2↑. 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 CO2的质量随 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标明二氧化碳质量的相应数值) ②计算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宿迁市 2008年中考化学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D A A B B C A C D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D 化学部分(36分) 5、 实验探究题 36. (1) 2H2O2 = 2H2O+O2↑ (2)干燥作用(或除去水蒸气)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0.8 CxHy+ (4x+y)/4O2=xCO2 +y/2H2O(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5)偏大 物理·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 5 页 图 19图甲 O A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烧杯中溶液质量 /g C 100 B D 50 O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CO2质量 /g 10050 图乙 MnO2 李生保化学网 37.(1).Fe 过滤 (2).稀硫酸 Fe+H2SO4=FeSO4+H2 ↑ (3).不合理 因为要使Ag+ 完全置换出来,必须加入过量的铁 (4).两种滤液中都含有硫酸亚铁,可得到更多的硫酸亚铁,综合利用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6、 推理计算题 38.(1)Cu 和Al2(SO4)3[或Al2(SO4)3和 Cu] (2) C或 CO或H2或酸等任填一个 (3) 6CO2+6H20=C6H12O6+6O2 (4)18 39.(1)置换反应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或加快食盐溶解 氮 (3) (4) 94.6% 物理·化学试卷 第 5 页 共 5 页 CO2 质量 /g 8.8 0 50 100 加入稀盐酸质量/g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2:0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