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01:12
[转发]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doc(21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了解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用途。 2. 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进一步熟悉熟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 路和方法,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3. 会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二、知识梳理 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 、 、 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 电车的滑块等,金 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 、 、 等. 、 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1、常温下:性质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 3、还原性: ( 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① ② 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 状态,需 ,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 ,不需要 ,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 及 决定: 难溶于水用 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用 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 排空气法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氢气的收集方法 CO只能用 法 CO2只能用 法(原因: )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 选用和制 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 方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 ,如 ,则是二氧化碳。 验 满方法:用 ,放在 ,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写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 ,也不 ,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 :生成的 能使紫色 的石蕊试液 ,化学方程式: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泡沫灭火器原理: ) 既利用其 性质,又利用其 性质 。干冰 用于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可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 放引起 效应。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2、有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 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 色的火焰。 CH4 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 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 H2 + CO) 2)还原性: 还原氧化铜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还原氧化铁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考题探究 1.(06徐州)目前,科学家打算和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星的C60分子融进足球 型的Si60分子中,是外面的Si原子与里面的C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有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D. Si60分子的体积比C60分子大 2.(05甘肃)重要的文件资料需长期保存,比如同学们的毕业生登记表等,因此书写时应使用( ) A.碳素墨水笔 B.蓝墨水笔 C.圆珠笔 D. 铅笔 (05宁德)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该黑色固 体的成分不可能是( ) A. C B. Cu( OH)2 C. CuO D. C 和CuO的混合物 3.(06济宁非)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 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 A.H2、CO B.CO、CH4 C.H2、CH4 D.CO2、CH4 4.(06宿迁)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① ② A B C D E F ⑵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 ⑶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此法来制取 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 集装置是 ; ⑷ 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 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思考讨论: 1. 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又应该如何除去呢? 2. 现有一瓶没有标签的白色粉末,只知可能是碳酸钠或是硝酸钠,如何确定呢? 达标练习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经典的广告之一,该广告词 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 A.硬度大 B. 不能导电 C. 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2.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则证明 ( ) A.该物质一定是金刚石 B. 该物质一定是石墨 C.该物质中一定有碳元素 D.该物质中可能有碳元素 3.人.动物呼吸后排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硫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②向容器中放人几小块石灰石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按要求连接 好仪器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⑤① B.④③①②⑤ B.③④①②⑤ C. ③④②①⑤ 5.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时,它们的收集方法相同的是 (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食盐水集气法 D.向上排空气法 6.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 B.用大量的水浸泡 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 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 7.经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D.清的石灰水振荡 8 . 下 列 判 断 正 确 的 是 ( ) A.小明向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他认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气体为二 氧化碳B.张雷同学用点燃的木条插入盛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他认为该气 体为二氧化碳 C.刘强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通入少量无色气体变浑浊,他认为该气体为 二氧化碳 D.某气体无色、无气味且无毒,李晓认为该气体一定为二氧化碳 9.某同学在确定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 A.反应所需条件和样品和状态 B.实验装置原理C.气体的验证 D. 气体的用途 10.区别盛满氮气和二氧化碳( ) A.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瓶底观察 C.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D.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 11. (06韶关)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毒性 C.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2.(06河南实)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⑴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①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热实验结束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③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④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 ⑵在实验室里,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起反应制取氯气(Cl2),该气体能溶于水, 则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标号)。 ⑶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A、B为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 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用气密性良好的该装置分别进行甲、乙两组实验。实验时均把 胶头滴管中的溶液(足量)加入到锥形瓶中,并轻轻振荡。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锥形瓶中的 物质 胶头滴管中 的物质 观察到气球(A、B)的 变化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 二氧化碳 浓氢氧化钠 溶液 乙 A气球胀大 B气球无明显变化 ⑷取 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100g一定质量分数 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107.6g(不包括烧杯的质 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2:0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