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01:17
[转发]海峡两岸的交往 八年级.ppt(1.83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课件
以诗读史 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 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 指的是什么呢? 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 一种怎么样的状况呢? 以诗读史 诗人比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 峡,是因为:本来并不深的台湾海 峡可以成为海峡两岸相互沟通的便 捷通道,但却因为人为的阻隔使得 海峡犹如天堑一般割断了大陆与台 湾的联系,亲人不能相聚,家乡无 法探望,只能隔海遥望寄托思念之 情。诗人在这里用“浅浅”一词, 更能衬托出自己对当局的不满和自 己对家乡的思念。 第 13课 海峡两岸的 交往 一、追根溯源 1、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追根溯源 1、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 往 2、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中、美、英三 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 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 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 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 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 ,归还中国。”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 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 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 施。”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 一、追根溯源 1、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 往 2、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二、推进祖国统一 1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A 、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 B 、 2 0 世纪 5 0 年代——和 平解放 C 、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 湾同胞书》。其要点有: ( 1)强调在解决统一问题时,“一定要 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的现状和 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方法, 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 2)提出“我们寄希望于台湾 1700万 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 ( 3)提出首先通过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 之间的商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 4)提出“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 ,“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1983年 6月 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 泽西州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时说:“问题的核 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 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 我。”“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 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 ,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 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 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 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 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 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二、推进祖国统一 1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 转变 2 、两岸僵局的打破 A 、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 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B 、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 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 程的指导思想 三、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2 0 0 2 年两岸经贸大事记 1 、 2 月 1 5 日台“经济部”公布两岸加入世贸组织 ( W T O )后第一批大陆物品开放进口清单,共 2 0 5 8 项。 2 、 3 月 1 1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核准台湾世 华银行在上海浦东、彰化银行在昆山设立办事处,这是两岸 金融良性互动的开始。 3 、 3 月 2 2 日台“经济部”就 8 英寸晶圆厂登陆案达 成三点共识,开放 8 英寸晶圆旧厂赴大陆投资。 4 、 7 月 2 日由岛内大型集团企业负责人组成的“三三 会”在会长辜濂松率领下组团访问祖国大陆。 5 、 8 月 2 日“财政部”发布“台湾地区与大陆金融业务 往来许可办法”修正案,开放两岸直接通汇。 6 、两岸贸易额已从 1 9 7 8 年不到 5 0 0 0 万美元发展 到 2 0 0 2 年的 3 2 3 亿美元。 7 、 1 0 月 2 9 日马祖乡亲盼望已久的“两马”贸易直航 今日正式启动。 8 、今年 1 ~ 1 1 月,两岸贸易额达到 4 0 2 . 8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 8 % ,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 场;台商投资项目,投资合同金额,都有较大增 长。 1 ~ 1 1 月来祖国大陆的同胞达 2 7 7 . 5 万人次。 卫温率万 人船队到 达台湾 三国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隋 流 求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 元 澎湖巡检司 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 为“一纲四目”。 “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 为: ( 1)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 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 蒋介石。 ( 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 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财政 赤字约 8亿美元)。 ( 3)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条件成熟 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 ( 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 之举。 “ 九二共识”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海协、海 基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 会向海协会表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 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 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 知各有不同”。海协会向海基会表示“海 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 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商谈中,不 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汪辜会谈 这是诗人于光中在《乡愁》中 对海峡两岸的现状发出的无奈的 叹息,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渴望 统一,祈盼团圆的感情! 4。 19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夫人在 河南新郑市参加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 典 历史性的握手 2005.4 • 主 张 一 建 立 政 治 上 的 互 信 , 相 互 尊 重 , 求 同 存 异 。 • 主 张 二 加 强 经 济 上 的 交 流 合 作 , 互 利 互 惠 , 共 同 发 展 。 主 张 三 开 展 平 等 协 商 , 加 强 沟 通 , 扩 大 共 识 。 • 主 张 四 鼓 励 两 岸 民 众 加 强 交 往 , 增 进 了 解 , 融 合 亲 情 。 坚持一个中国的 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 基础和前提。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1:5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