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01:21
[原创]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试卷 八年级.doc(5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第 11 页
0 0 类别 : 试卷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试卷 (100分卷) 一、 基础知识(32分)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8分) 仙露琼 jiāng 挑 bō离间 恐 bù dòng梁 nì爱 狼 jí 坚 rèn jī身 2、根据提示,默写下面古诗文句子。(10分) (1)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2)为报倾城随太守, , 。(苏轼《江城子》) (3) 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5)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 , ”这两句富含哲理的诗表达了无法排 遣的愁闷心情。 3、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都有语病,请依次改正(4分) ① 马克 · 吐温是杰出的 19 世纪美国作家。他自幼生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镇汉尼拔。他青少 年时期,当过工人、舵手,参加过战争,经营过矿业,②后来从事新闻。1865年,③为了 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举成名。④成就全国闻名的幽默大师。 第①处改为 第②处改为 第③处改为 第④处改为 4、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 用比喻的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B.《背影》和《春》都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作品,《背影》是叙事散文,《春》是写景抒情的散 文。 C.《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李公仆追悼会上所作的公开演说,是声讨反动派的檄文, 是鼓舞人民的号角,具有强烈的战斗性,闻一多在会后返家途中也被暗杀了。 D.德国著名作家左拉作为战友、兄长、朋友,在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葬礼上,热烈赞 扬莫泊桑的文学天才,充分肯定了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并预言莫泊桑将与他的作品一样获 得永生。 5、 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在横线上。(4分) 众观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学长卷,不乏冷静与理性。陶渊明“心远地自偏”折射出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 ;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显露出 ;毛 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撞击出 …… A. 历史性的洪钟巨响 B. 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 C. 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D. 冷静理智的人生选择 6、 每年的 4月份是健康教育月,为此,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在校外设健康教育宣传点,宣 讲健康教育知识。你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请你就“如何保持用眼卫生”作一个简要的 演说,要求称呼得体(1分),讲演内容准确(1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不超过 40字。 40字 二、阅读理解 (一)(18分) 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是中华民族品格和情操的象征。修竹千竿,牵 挂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下面的几段诗文都与竹有关,请仔细阅读,然后 答题。 材料一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董必武 材料二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叶剑英 材料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材料四 一两三枝竹笋,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 --------郑板桥 材料五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败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白居易 材料六 有了竹,才有了竹乐器,《汉.律历志》中记有一个传说,黄帝指使一个 叫伶伦的人定“音律”。伶伦便去大夏之西,从昆仑山南麓取来了竹子,断面节间,长 6 寸 9分,吹 之,恰似黄钟宫调,音律优美,此后有了竹乐器。古称音乐为“丝竹”。唐代, 称乐器演 奏者为“竹人”,奏的乐曲是一种远离尘嚣的最清纯、原始的天籁之声。 -----竹与音乐 7、材料(一)--(三)从诗歌体裁上看都属于 ,其中,材料(一)押 韵 。(3分) 8、 材料(一)(二)(三)都赞颂了竹的品格和精神。请用抒情的语言概括竹的这种品 格和精神,表达你对竹的赞美之情。(不超过 30字)(3分) 9、材料(五)中,诗人白居易赞扬了竹的“本固”、“性直”、“心空”,材料(二) (三)之中各有体现这一品格的诗句,请找出来,按要求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本固”: “性直”: “心空”: 10、材料(四)中,郑板桥巧用数字,道出了他的画竹精髓,数字入诗在古诗词中较为常 见,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请你把有关诗句默写在下面的横 线上。(2分)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1、 材料(六)为我们介绍了竹与我国音乐的渊源,根据材料六的提示,写出我国与竹 有关的乐器(不少于两种)。(2分) 12、 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们的品格历来为文人墨客所赞美,留下了 不少佳句。请在梅、兰、菊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句。(2分) 13、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会发现世间万物皆有情,大自然无时不在感化着我们的思想 与情操,“花中四君子”告诉我们要品行高洁;“岁寒三友”提醒我们要不畏严冬霜雪, 请你另选择大自然中的景象,谈谈你的感悟。按下面的句式填写在横线上。(3分) 看到 ,我懂得了 。 (二)(28分) 智慧的美丽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我流泪了。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 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 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 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 想女儿了。听到这,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 是多好的一个男人啊。 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 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 回家。 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因为要答十 二道题,而每道题几乎都是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何其容易?答到第六道题时他显得很茫 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 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人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 他觉得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而他不会。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 而自信的男人啊。 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就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题时,我手心里的 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的机票和一台电脑 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宠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最后一题居然是六选一,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 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主持人也好 像希望生出特异功能,想把答案告诉他。 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电话通了,他久久不说 话,妹妹着急了,哥,快,来不及了。因为只有三十秒时间。主持人也急了,快说吧,这是 你最后的机会。 他沉默了一会,说:妹妹,你想咱爸咱妈吗?妹妹说:想。天啊,这是什么时候了怎么还 儿女情长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圆满吗?我几乎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 怎么还说没边没际的话?他又说: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 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电话断了。 天啊,我一下子明白了: 。他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 我的眼泪一下流出来了。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 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与难言,王小丫说,从来没有你这样 的选手。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的冷静与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的沉默之后, 给大家带来满怀的喜悦。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地湿了。 我从来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 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 14、文段中的那位答题者的三个家庭梦想是(3分) (1) (2) (3) 15、第二段中,“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各指哪两种类型的电视节目?(4分) 16、找出文段中作者对那位答题者作评价的句子(至少 3处)(3分) (1) (2) (3) 17、揣摩上下文的意思,你认为“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呢?写在下面横线上,使上下文 衔接自然。(2分) 天啊,我一下子明白了: 。 18、那天看《开心辞典》,作者为什么会流泪呢?文段一开头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原因: 作用: 19、在给妹妹的求助热线接通后,文章写他“好久没有说话”,写“妹妹着急了”“主持 人也急了”,品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2分) 20、“王小丫说,从来没有你这样的选手”一句中“这样”的内涵是:(2分) 21、如何理解智慧也是美丽的?(3分) 22、如果你有机会成为《开心辞典》栏目的答题者,你的家庭梦想是什么?为什么?(重复 文章中的家庭梦想不给分)(3分) 23、 现在像《开心辞典》这类的综艺益智节目比比皆是,请你运用你的语文知识为这类节 目出一道文学常识题(重复本试卷上的题目不给分)。 简答题 、选择题均可,必须给出答 案。 题目 : (2分) 答案: (1分) (三)(2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回答 23---29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 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 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3、(甲)(乙)两段文字都是 (朝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其中(甲)段是一篇 (体 裁)(2分) 24、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4分) (1) 衔觞赋诗 (2)不蔽风日 25、翻译句子(4分)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6、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意义不同的两项是(    )(     )(4分)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 极其言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初极狭 C. 便欣然忘食 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并怡然自乐 黔娄之妻有言 E. 既醉而退 F. 亦不详其姓字 既出,得其船 以乐其志 27、根据(甲)段文字,你认为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嗜好?(3分) (1) (2) (3) 28、(甲)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极好地照应了赞语中“ ”这句话,表现了五柳先生不慕 荣利的品德。(2分) 29、(甲)段末,作者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两个问句,表达了他希望 人类社会返璞归真的理想,请结合对(乙)文字的理解,具体描摹作者理想中的社会环境 及幸福生活(3分) (50分卷) 1、按要求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 (1)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2) 晏殊《浣溪沙》词下阕中,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 , 。 (3) 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狼星”一句,你会想起《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 , 。 (4) `辛弃疾《破阵子》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生动再现激烈战争场面的句子: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3分) 打开心灵的窗口,呈现在眼前 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 少一份卑下;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 ;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多一份勇气,少一份 ;用美好的心 灵看世界,总是用善意的眼神寻找优点,多一份肯定,少一份 …… 3、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对联成了晚会的一个亮点,获得了海内外一致好评。下面的 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组。请说出对联的上下两句各概括的省份,再运用你的综合知识对这组 对联进行赏析。(至少说出两点)(6分) 苗寨黔山黄果树 酒乡赤水 省份: 川肴蜀绣 锦官城 花茎草堂 省份: 赏析:(1) (2) 4、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你认为这些材料提醒我们应该重视的教育问题有哪些?(2分) (至少写出两点) (1)四川一位售票员号召车上的人给一个老人让座,没有人理她,于是,她说:“请哪 位帅哥美女给大爷让个座!”立即有人响应。 (2)某校在一节政治课中对“看见发生车祸你怎么办?”进行问卷调查,初三年级 39 名学生竟有 27人回答看热闹或尽快避开!占 69.2%! (3)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会用“恻隐之心”、“虽千万人吾往矣”、“执子之手,与子偕 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不少有识之士 的担忧。 (4)一位母亲问 14岁的儿子:“如果妈妈老了,生了很严重的病,你怎么照顾妈 妈?”儿子说:“我让你安乐死。” (1) (2) 5、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下面的歌词所表现的意境描述出来。 遥远的夜 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 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 注意:(1)写出宁静和谐的夜景(2分) (2)恰当运用古诗中有“月”的句子。(1分) (3)描写为主兼有抒情(1分) (4) 语言优美流畅(2分) (5)字数在 50字左右 5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5分) 济阴 1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 2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 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 3也,能救我,予而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 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 4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 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 5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 6而下, 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曷救诸?” 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 观之,遂没。 1 济阴:郡名 2 浮苴:水中浮草 3 巨室:世家大族 4 无乃:莫非、难道不是 5 黯然: 情绪低落 6 吕梁:地名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贾人急号曰 予而百金 而骤得十金 舟薄于石又覆 7 、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 ①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② 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8 、按要求用文中的原词原句填空( 7 分) ① 与“向许十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 ” ② 与“舟薄于石又覆”相呼应的语句“ ” ③ 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 ” ④ 渔者见死不救的原因是“ ” 9 、了解文章的主旨,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至少写两点)( 4 分) ( 1 ) ( 2 )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01: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