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生活 活用教材
语文课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
更新发展。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发展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
周围的生活环境学习语文,根据教材学会改编课文,也是
一种发展与锻炼。
-学《春笋》一课时,本地不出产春笋,学生对它的生长很陌生,
但当地有桃园,当桃花盛开时,我组织学生观察桃花后,说:“《春
笋》一课的作者用打比方的形式,形象地写出春笋的生长。你能像他
那样把桃花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文章”。
孙倩同学说:“春风轻轻地吹,唤醒了桃树。它们开放桃花。桃
花粉红粉红的,像弟弟的笑脸。桃花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朵,
一朵,又一朵,好看,好看,真好看。
张丽同学说:“我来到桃园,看见桃花开了,一朵朵粉红的桃
花,我很喜欢。桃花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慢慢会长出小桃子。
自从第一次改编后,我告诉学生:知识就产生于生活,
如果你仔细观察,学会思考,你就是作者、发明家。学生的
情趣就来了。学生有了兴趣,你不叫他“勤”他也“勤”。
自从让学生学习改编教材后,是越编越上隐。
学习《蚂蚁和蝈蝈》时,出现了如此课堂景象:
师:到了冬天,蝈蝈怎么样了?
生:蝈蝈神气不起来了。
师:不辛勤劳动,不会有幸福的生活。你能把这个道理告诉蝈蝈
吗?
生:能。
师:如果你告诉蝈蝈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生:蝈蝈会变得勤劳。
生:老师,我把课文重编好吗?
师:好啊!最好是让蝈蝈别在冬天挨饿了。
让小组讨论后交流。各组代表讲的各有特色。
例如槐衍成说:“我们是这样改编的。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
头大汗。
几只蝈蝈看到了,问蚂蚁:“天气这么热,搬粮食干什么?蚂
蚁说:“留着冬天吃呀。”蝈蝈说:“是吗?那么我们和你们一起搬
吧。”于是蝈蝈和蚂蚁一起干起来。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和蝈蝈躺在装满粮食的洞
里过冬,快乐极了。
既然学生改编的兴趣提起来了,何不让他们干呢?低
年级学生好模仿,让他们模仿教材,联系实际生活改编,
练习说话,相信会促进学生的发展。
周戈庄小学 魏春洁
课程改革实验专题案例
抓住生活 活用教材
周戈庄镇中心小学 魏春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