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11:50
介绍了海底世界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doc(56.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教学设计示例 23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能正确读写“依然、普通、免费”等;理解“窃窃私语、 依然”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3.了解海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学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看见过大海吗?大海一望无际,波澜壮阔。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壮观,你可曾想 过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海底旅行,让我们来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奥秘吧! 二、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 三、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生字,并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文,纠正字音。   “波涛”应读bō ,不要读成“pō”。   “澎湃”应读“péng pài”,不要读成“pēng bài”   “闪烁”应读“shuò”,不要读成“yào”。   “啾啾”应读“jiū”,不要读成“qiū”。   “海参”应读“shēn”不要读成“sēn”。   2.分析字形,规范书写。   “否”上边的最后一笔是“丶”,不要写成“ ”   “窃”左下解是“ ”,不要写成“土”。   “普”不要把上边的“丷”丢掉。   “类”“米”字最后一笔是“丶”。   “免”不要在“ ”处多加一点。   “途”右上角最后一笔是“丶”。   “属”下边“ ”,不要写成“厶”。   “异”上“巳”,不要写成“已”。   3.难以确定的部首:   “否”应查“口”   “异”应查“巳”或“廾”。   “类”应查“米”。   “免”应查“ ”   “普”应查“丷”或“日”。   4.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私( ) 免( ) 肌( ) 异( )   和( ) 兔( ) 饥( ) 导( )   5.轻声读文,找出不懂的词语。         波涛澎湃: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波涛澎湃形容波浪很大。   依然:依旧。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是否:表是“是不是”的意思。   伸缩:伸展和收缩。   末燃气:一种埋藏在地下可以燃烧的气体。   窃窃私语:原指人们偷偷地小声说话,本文是把海底动物发出的轻微声音比作人在“窃窃私语”显得 生动。   物产丰富:物产:天然出产的和人工制造的物品。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种类多或数量大。即: 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 五、读课文,巩固字词。 六、作业: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质奖励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1.教师一边点击神奇的海底世界的录相,一边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瞪大了双眼,盯着画面,寻找着自己知道和不知道名的,见过和没见过的景 物,好奇心油然而生,求知欲在这种引发的过程中转向于课文内容的学习。)   2.看完录相,听完朗读,你能说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吗?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侧重写海底景 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侧重写海底物产丰富?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课文最后一句。)   (2)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景色奇异?(2、3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物产丰富?(4-6自然段。)   (3)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采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出了下文,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投影:(采用复盖片,由海面向海底逐步演示。)着意表现海洋的光线,显现出深海里有许 许多多闪烁着有光点的深水鱼在游动。(如果能配有各种动物声音更好。)   (2)默读2、3小节,边读边结合投影概括一下海底有什么特点?(画批)   板书:黑中有亮 静中有声   (3)谁能把这一特点读出来?   (一人读,大家评。)   (4)“依然”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仍旧、照旧)   你还可以把这两个自然段中的哪个词换一换,使得意思不变?   (波涛澎湃——波涛汹涌—— 是否——是不是)   (5)为什么海面上波涛澎湃而海底却依然很宁静呢?   (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回答。)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7)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谁能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8)小组交流,班上汇报。   (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老鼠一样吱吱;有的像小鸡一样叽叽;有的像喜鹊一样喳喳;有的 像绵着一样咩咩;有的像老牛一样哞哞;……)   (9)谁能补充“……的时候……”   (鸭子或大雁玩耍的时候发出嘎嘎的声音;小猪休息的时候发出哼哼的声音;鸽子消谴的时候发出咕 噜咕噜的声音;……)   (10)练习朗读或试着背诵。 三、自读课文,迁移运用。   1.默读课文4-6自然段,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海底物产丰富?(采用画批的方式学习。)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概括得准不准。   3.班上汇报交流。   板书:动物 植物 矿物   4.描写动物的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围绕一、二句话写的。)   (1)出示投影:①出现动物的群像,体现“多”和“各式各样的方式”,从整体上给学生以总的表 象;②接着依次出现“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等,给学生以个体有表象。   (2)总结方法: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数字举例、拟人、比喻、对比、修辞手法;总分段式。)   (3)你可以用上述方法或其它方法介绍投影中或你自己知道的动物活动情况。   (……)   5.出示投影:主要表现海底地形与矿藏。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合理地添画景物,为画配词。   “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是本文的虚处或者说是空白处,给学生无限的遐想空间,有 助于他们研读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总结课文,激励拓展。   1.指名对照板书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说明了海底景色奇异,哪些地名说明了海底物产丰富。   2.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   3.鼓励学生看书,查资料,了解探究海底更多深入的知识。 五、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查资料丰富海洋知识;预习。 板书设计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42:4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