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11:51
要下雨了参考教案 一年级.doc(65.5KB)
  • 浏览 : 2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要下雨了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1 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天气闷热、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 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 观察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吗”“呀”“呢”所表达 的语气,并能用“吗、呀、呢”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使学生懂得下雨前出现天气闷 热、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的原因。 教学思路: 按“阅读—识字—写话”的顺序进行教学。精讲课文时,要体现由扶到 放的原则。对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部分以扶为主,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及 阅读方法;对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部分教师可半扶半放;对小白兔和蚂蚁的 对话则以放为主。因为文章对话很多,所以,教师上课时要多进行朗读训练, 让学生通过多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 小黑板、挂图、录音、动物剪纸、头饰、篮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听录音(下雨时的一些声音,如哗哗的雨声、雷鸣声、风声等)。 2.刚才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要求学生听仔细,用“我听到了____ 声,____声,还有____声”的句式讲完整) 3.小朋友听到了这些声音,就知道是下雨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要下 雨了》这篇课文,这里的小动物是通过看到的一些现象知道要下雨了,他们 看到了哪些现象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想)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 课:要下雨了。 5.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轻声“了”。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 (1)边听边看课文插图。 (2)想一想,这篇童话里讲到了哪些动物,主要写了谁? 2.检查听的情况。 指导学生用“这篇童话里有____、____、____和____,主要写了____” 的句式说话。 3.自由小声读课文。 (1)给文章分好自然段。 (2)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拼读之后再直呼。 (3)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4.检查读的情况。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九个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同时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第二自然段:①“大声喊.”。在指导学生读准“喊”的字音后,让学生 说说什么叫大声喊;文章中是谁在喊?喊什么?试着喊喊看。②“你为什么 飞得这么低呀?”“呀”读轻声,表示问话,读出语气。用“呀”说一句话。 第三自然段:“小水珠”。 第四自然段:①“是要下雨了吗?”“吗”读轻声,表示问话,读出语 气。用“吗”说一句话。②“池子”。③“游到水面”。说说还有哪些动物 也会游。 第五自然段:“今天”。 第六自然段:①“回家吧”注意语感。②“淋着雨”。“着”是多音字, 让学生说说另外一个读音“zhe”。 第七自然段:“消息.”注意读好轻声。 第八自然段:“加快步子”。组词。(如数学中的加、减法) 以上词句,都用小卡片出示,让学生多读,尤其是词句中的生字,注意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在文中找一找,“要下雨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书上用铅 笔画出来,并且看一看是谁说的? 2.学生默读,找出答案。 3.检查。(文中一共四次出现了“要下雨了”这句话。第一次是燕子说 的,第二次是小鱼说的,第三次是蚂蚁说的,第四次是小白兔说的) 4.设疑。小白兔、燕子、小鱼、蚂蚁都说要下雨了,这是为什么呀?到 底有没有下起雨来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复习生字,用卡片出示词语并指名读。 2.读好下面几句话(出示小黑板)。 (1)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2)是要下雨了吗? (3)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3.填空。 二、导入新课。 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说了些什么?他怎么知道要下雨了,今天我 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1.小白兔在哪里遇到了小燕子?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读后填空。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感到天气(很闷)。 (2)理解“闷”。请小朋友想一想下雨时,教室里关好了门窗,你会有 什么感觉?(透不过气来) (3)文中是谁感到透不过气来?(小白兔)(板书:天气很闷) (4)因此,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2.出示挂图1。 (1)这时,他看到了什么?(这时,他看到了燕子) (2)仔细看图,燕子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平时,燕子飞得高;现在, 燕子飞得很低。) (3)从哪儿可以看出,燕子飞得很低?(燕子就在小白兔头顶上飞) (4)小白兔看到了燕子飞得这么低,他感到非常奇怪。从图上可以看得 出他在和燕子说话,小朋友想一想,他会对燕子说些什么呀? (5)书上是怎样来写小白兔对小燕子说的话的,燕子又是怎样回答他的 呢?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幅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二、 三自然段) (6)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 么飞得这么低呀?”) ①读出大声喊的语气。 ②刚才说了,小白兔看到燕子飞得这么低,感到非常奇怪,因此,还要 读出什么语气?(奇怪) ③看看句后标点符号是什么?(问号)因此,还要读出什么语气?(疑 问的语气) ④指导学生练读这句话。 (7)燕子是怎样回答小白兔的?(“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 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①为什么燕子飞得那么低?(板书:燕子低飞)(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 珠,虫子飞不高,燕子要捉虫子,所以他也飞得低) ②什么叫潮湿?(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如下雨前墙壁上有水珠,地面有 水气等) ③辅导阅读燕子的话。 A 燕子是“边飞边说”,因而读的时候速度快一点儿。 B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注意读出语气。教师先范读。 C 教师范读一整段话。 D 学生练读。 (8)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后练习说几句话。 3.总结学习方法。 (1)仔细看看图,说说小动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2)认真读课文,想想这是为什么? (3)有感情地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似乎不大相信,心里想:(出示小卡片)“是 要下雨吗?” 2.出示挂图2。 (1)小白兔往前跑,从图上可看出小白兔来到了什么地方?(小白兔来 到了池子边) (2)看图说说小白兔看到了什么?(小鱼) (3)小鱼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板书:小鱼游 出水面) (4)这是为什么呀?小白兔又不明白了,于是,他又要过去问小鱼。他 们说了些什么呀?小朋友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四 至六自然段) (5)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6)小白兔对小鱼说了什么?(“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 呀?”) 指导学生朗读。 (7) 小鱼是怎样回答的?(“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 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①小鱼为什么要游出水面?(水里闷,出来透透气) ②再一次理解“闷”。 ③指导朗读,读出关心小白兔的语气。 A 请一位读得好的同学带读,其他同学跟读。 B 指名读。 (8)指导学生看图练习对话。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小黑板出示:“连忙 挎起篮子往家跑。”)什么叫“连忙”?能不能换个说法(词)?(赶紧、 赶快)什么叫“挎起篮子”?(请一位同学上来做挎篮子的动作,让学生知 道挎篮子和提篮子不同。挎篮子,篮子要放在臂弯里)这时,他又看到了什 么?(看到了蚂蚁) 2.出示挂图3。 (1)想一下,小白兔看到蚂蚁会说些什么? (2)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吗?(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3)说说蚂蚁为什么要往高处搬家?(板书:蚂蚁搬家) (4)自由读课文,说说是小白兔告诉小蚂蚁要下雨了,还是小蚂蚁告诉 小白兔要下雨了?(结合理解“就要”) (5)指导朗读蚂蚁的话。 六、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白兔听小燕子说要下雨了,不大相信;后来又听小鱼也说要下雨了, 他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现在,听蚂蚁也说要下雨了,他怎么样? 2.出示挂图4。 (1)看图说小白兔怎么样?(加快步子往家跑) (2)一边跑,他还一边喊——引读“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读出 紧张的语气来) (3)引读第九自然段。(忽然一声雷。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 了!) (板书: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七、进行小结,布置作业。 1.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读课文。思考: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小 白兔感到天气很闷,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就知道要下雨 了)你知道下雨前还会出现怎样的现象?(蜻蜓低飞,地面潮湿,蛇过道等) 2.巩固练习。 (1)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①下雨前,燕子飞得( )。 ②下雨前,小鱼( )到水面上来。 ③下雨前,蚂蚁忙着搬( )。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说说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二、巩固生字。 1.指名中差生读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 2.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指导学生分析记忆字形。 (1)仔细看,说说哪些字是左右结构,哪些字是上下结构,哪些字是左 中右结构。 左右结构:喊、低、珠、吗、池、吧、加。 上下结构:息、今。 左中右结构:游。 (2)哪些字容易记,用什么方法呢?(呀、吧、吗;牙、巴、马是学过 的字,加“口”;池、今、加都是由熟悉的部首和独体字或部件组成的) (3)“喊、珠、低、游”比较难记,重点分析。然后指导学生分别组词、 扩组。 游:三点水旁和中间的方是认识的,右边是一撇、一横,下面一个“子”。 3.指导学生书写。 (1)要求学生把生字抄写在作业本上,每个四遍,用能组词的字组词。 (2)同桌学生相互检查更正,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练习。 1.请四位同学戴好头饰,上台复述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整理句子的顺序(用序号标出)。 (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感到天气很闷。 ( )他又看到鱼儿游出水面。 ( )他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 )这时,他看到燕子低飞。 ( )小白兔看到了蚂蚁搬家。 ( )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 3.指名读课后第三题,分析题目有几项要求。(先读句子,再用“吗、 呀、呢”说话) (1)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出语气。 (2)指导学生用“吗、呀、呢”说话。 板书: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42:2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