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13:31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相关教案示例 高一.doc(12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三角函数·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给值求角)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启发学生总结给值求角的步骤,培养学生归纳、类比、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良好个性品质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给值求角的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归纳给值求角的基本步骤.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学习了5组诱导公式,如何概括这5组公式? 生:k·360°+α(k∈Z),-α,180°±α,360°-α的三角函数值等 于α的同一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师:那么k·360°+α,……这些角从“形”这一角度看,与α又有什么 关系呢? (这应在诱导公式那一节有所渗透,或曾经留给同学思考过.) 生:角k·360°+α(k∈Z)的终边与α角的终边相同,180°-α的终边 与α的终边关于y轴成轴对称图形,180°+α的终边与α的终边关于原点成 中心对称图形,360°-α和-α终边相同,与α的终边关于x轴成轴对称图形. 师:α是什么样角? 生:使三角函数有意义的任意角. 师:如果把α看作是锐角,那么 k·360°+α(k∈Z),180°±α,360°-α各是第几象限角?它们的三角函 数值与α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什么联系? 生:k·360°+α(k∈Z)是第一象限角,180°-α是第二象限角, 180°+α是第三象限角,360°-α是第四象限角.这些角的三角函数与α的 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如图1,帮助学生形象思维与记忆.) 师:利用这幅图,记忆诱导公式的符号是不是变得直观了?!那么诱导公 式又有什么功能呢? 生: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0°~90°间角的三角函数,然后就可以 查表求值了. 师:这些任意角的终边和某个锐角α0的终边有刚才所说的对称关系,那么 同一三角函数值之间有没有关系? 生:有关系,那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要么等于α0的同一三角函数值,要么等 于这个值的相反数,相等还是相反由这些角所在象限决定. 师:可以这样说,这些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绝对值等于α0的同一三角函数值. 每个角α都可通过一个锐角α0求得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当值存在时),这 个值由α唯一确定.那么反过来,知道某个角α的某个三角函数值,要反求 α,这个α怎么求?是否唯一?这与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关. 二、讲授新课 (板书)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师:我们先来研究给正弦值求角. (板书) 例 1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角α的取值集合. 师:满足这个条件的角α有几个? 生:因为α是三角形的内角,所以α∈(0,π),而在这个范围 师:那么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生:这两个角的和是π. 的,满足已知条件的角还有别的吗? 两个. 师:在每个单调递增(或递减)区间内,角的正弦值随角α的增大而增大 (或减小),所以在每个象限由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得的角将是唯一的(角存 在).以下情况类似,我们不再一一说明.刚才第(2)小 师:由(1)、(2)可以看到,正弦值相同的角,由于限制条件不同,求得 的角的集合一般也不相同,我们再改变α的范围,看看情况又有什么变化. (板书) 值范围是[0,2π),所以α的范围缩小为[0,π),这与(2) (板书) 师:这时满足条件的角α有多少个? 生:满足条件的角有无数个. 师:这无数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提得含糊). 生:这些角终边相同. 师:这是从“形”的角度去看的,那么翻译成“数”的关系是什么呢? 生:这些角的弧度数相差 2π整数倍. 师:怎么表示这些角? 生:先找一个特殊角,然后加上2kπ(k∈Z)就行了. 师:你准备找哪一个特殊角?为什么? 在第一象限. 师:能写出α的取值集合吗? 师:如果把“α”是第一象限角”改为“α是第二象限角”,α的取值集 合如何求? 师:如果去掉“α是第一象限角”这个条件呢? 师:由这几个例题可以看到,角α的取值与[0,2π)间的角密切相关, 找到这个范围内的角,便可得到所有的角.再看(5). (板书) 师:满足这个条件的角α有几个?各是什么?如何求出? 所以这两个值为所求. (板书) 师:由上面六道题的解法能否概括出给正弦值求角的步骤? 生:需求正弦值等于所给的值的绝对值的锐角α0. 生:要求属于区间[0,2π)的角α0,π-α0,π+α0,2π-α0. 师:是不是非要求这四个角? 生:根据所给的值判断一下角所在的象限,如果值为正,找第一、二象限的 角α0,π-α0;如果值为负,找第三、四象限的角π+α0,2π-α0. 生:还得根据角的限定范围求出适合条件的所有解. 师:我们把解决步骤归纳如下(为方便先不考虑轴上角). (板书) (1)由已知正弦值确定角α所在象限; (2)求出锐角α0,使α0的正弦值与已知值的绝对值相等; (3)根据四个象限的角的形式,写出[0,2π)间的角(α0,π- α0,π+α0,2π-α0); (4)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的角. 师:对于 sinα=±1,sinα=0的类型,我们没有细致去分析,同学们可从 角的终边位置加以判断,以下也暂不涉及轴上角.下面我们来研究给余弦值求 角的问题.求解时注意类比和归纳. (板书) 例 2 根据下列条件求角α. 分析 给余弦值求角的问题完全可以由正弦类比而来.找到[0, 范围求α. 师:做完这几个题,能否归纳出给余弦值求角的步骤? 生:与刚才的步骤一样,只不过当所给的余弦值大于零时,角是第一、四象 限角;当所给的余弦值小于零时,角是第二、三象限的角. 师:这个步骤可以再推广吗? 生:可以推广到给正切值求角,给余切值求角,和给正割、余割值求角. 师:如果是给正切值求角,与正弦、余弦略有差别的地方是什么? 生:当正切值大于零时,角是第一、三象限角,当正切值小于零时,角是第 二、四象限角. 师:很好.我们今天研究了给三角函数值求角的课题,要掌握解决问题的 步骤,如果遇到不是形如 f(x)=m(f是某个三角函数)时,要注意转化思想 的运用. (板书) 例 3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角的集合. (2)已知2sin2x=1,且a∈(0,2π),求x. 分析 (3)由 cosA≠0(若cosA=0,则sinA=0,与 sin2x+cos2x=1矛盾), 三、小结 师:给值求角是给角求值的逆运算,而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是给值求角的 步骤,关于求解步骤可概括为:定象限,找锐角,写形式,求全角.第四步是 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角,这时要用终边相同角的关系. 四、作业 (1)阅读课本; (2)课本习题P162练习一第1题(1),(2),(3).第2题(2), 第3题(1),(2);P164.习题十三第 7.8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题内容简单,所以在例题的选择上,花费了较多时间,我希望通过例 1每小问的解决,使学生能归结出给正弦值求角的步骤.而例2是课上发挥的实 录,因为再重复例1,只是把正弦化为余弦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希望通过例2 让学生明白如何去找满足条件,但不在区间[0,2π)内的角.例3的设计是 想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对这个例题的解答大部分同学没有困难.当然如果时 间不够,将例3删去,换成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使学生加深对 步骤的记忆也很有成效. 本教案设计的教学时间是安排在“三角函数线”之前的,如果将“三角函 数线”知识提前,那么从给正弦值求角开始就应充分利用三角函数线这一直观 图形,从实际效果看,还是应先讲三角函数线,那么给值求角问题不过是三角 函数线的一种应用. 在现代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设置问题,让学生参与研究, 探讨,在研究中提高能力,提高水平,相应的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40:3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