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比分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λ的求法,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二)能力训练点
用究举法来讨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解决办法:通过讲解,学生思考、讨论来解决.)
3.疑点:λ的符号的判定及范围的判定.
(解决办法:利用究举法来逐一分析讨论.)
三、活动设计
1.活动:讲解、思考、讨论、问答、练习.
2.教具:直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师: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生1答:
其中P1(x1,y1),P2(x2,y2).
x2、x2有何关系?
生2答:
|AB|=|x2-x1|,AB=x2-x1.
生2答:
值λ可由P点坐标x0唯一确定.P点在AB延长线或BA延长线上,上述结
论能否成立?
生3答:
可以成立.前面推导方法对P点不在线段AB上同样成立.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老师板书课题).
(二)分析讲解,理解概念
师:请同学们思考,比值λ是正数、负数,能否为零?
生(一齐)答:
都可以.
师:P点位于何处时λ为正?(师生共分析,然后同学们总结.)
总结:P点为内分点时,λ为正.
师:P点位于何处时,λ为负?
上或反向延长线上.
总结:P点为外分点时,λ为负.
师:P点位于何处时,λ等于零?
生(一齐):P与P1重合.
师:通过上述分析,对于比值λ的符号,可以通过点P的位置来判断,即
P为内分点,λ>0;P为外分点,λ<0;当P与P1重合,λ=0.
下面进一步来判定λ的绝对值的大小:
|PP2|的大小有关,都与l的方向无关.
(三)分析量化,得出公式
看屏幕:
λ(λ≠-1),求点P的坐标(x,y).
师:如何利用有向直线上有向线段的分点坐标的求法来求?
生4答:
向x轴作垂线,过P1、P2、P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1、M2、M,则
M1、M2、M的坐标为x1、x2、x,要求x,必须先求
为λ(λ≠-1),则P点坐标
师:为什么λ≠-1?
生5答:
生6答:
师:该公式即中点坐标公式,可作公式用.
(四)题例讲解,熟悉公式
例1 点P1和 P2的坐标分别是(-1,-6)和(3,0),点P的横坐标为
生7答:
看屏幕:
生8答:
生9答:
所以要分情况讨论,那如何讨论呢?
生10:
分P为内、外分点来讨论.
师:对.
当P为内分点时:
当P为外分点时:
(五)总结归纳
的初步应用.
者知一求二,或者知道比值λ,分点P(x,y)两端点中一端点坐标,可求
出另一端点的坐标.
(2)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1页第7、8、9、10题.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