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偶函数的图象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2.函数奇偶性、单调性的综合运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使学生掌握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简化函数图象的画法.
2.使学生巩固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
3.进一步加强化归转化能力的训练,培养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同一问题在形与数两个方向的反映,使学生认识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
的表现形式,认识事物必须从本质上感化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现象上.
●教学重点
1.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2.函数奇偶性、单调性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课本P62图2—11(记作§2.3.3 A)
第二张:课本P63图2—12①(记作§2.3.3 B)
第三张:本课时教案后面的预习内容及预习提纲(记作§2.3.3 C)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奇偶函数的定义,请同学们回忆并复述一下.
[生]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①都有f(-
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
②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
[师]好.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都是关于原点对称
的.如果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没有奇偶性.即这个函数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掌握了奇偶函数的定义,那么怎样判定函数的奇
偶性呢?
[生]判定函数奇偶性的步骤是
①先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则下结论,函数没有
奇偶性.若对称,则②计算f(-x),若等于f(x),则函数是偶函数;若
等于-f(x),则函数是奇函数;若既不等于f(x),也不等于-f
(x),则函数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③下结论
[师]回答得很好.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奇偶函数的定义,实质上已经
揭示了出来,只要我们去细心体会,一定会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奇
偶函数的图象特征(板书课题).
Ⅱ.讲授新课
[师](打出投影片§2.3.3 A)图(1)是奇函数y=f(x)的图象,
它关于坐标原点或中心对称;图(2)是偶函数y=f(x)的图象,它关于y轴
成轴 对称 .
一般地,(板书)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y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偶)函
数.
利用这个结论可以简化函数图象的画法.
Ⅲ.例题分析
[例 1]已知函数y=f(x)是偶函数,它在y轴右边的图象如图所示
(打出投影片§2.3.3 B),画出函数y=f(x)在y轴左边的图象.
解:∵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画法如下
(1)在原图象上取点A1、A2、A3、A4、A5(一般)这些点应包括图象的最高
点、最低点);
(2)画出这些关于y轴的对称点A′1、A′2、A′3、A′4、A′5;
(3)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A′1、A′2、A′3、A′4、A′5连结起来,即得
函数y=f(x)在y轴左侧的图象.
思考:若已知奇函数在y轴右侧的图象,怎样做出它在y轴左侧的图象呢?
[例 2]已知函数y=f(x)在 R 上是奇函数,而且在(0,+∞)上是
增函数,证明y=f(x)在(-∞,0)上也是增函数.
分析:欲证f(x)在(-∞,0)上是增函数,须在(-∞,0)内任取
两值x1、x2,且x1<x2,然后比较f(x1)与f(x2)的大小.
因f(x)的表达式未给出.直接比较大小不能进行,考虑已知中的信息:
f(x)在 R上是奇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可作如下转化,进
而达到目的.
证明:设x 1<x2<0,则-x1>-x2>0
∵f(x)在(0,+∞)上是增函数
∴f(-x1)>f(-x2) ,又f(x)在 R上是奇函数
∴-f(x1)>-f(x2)即f(x1)<f(x2)
∴函数y=f(x)在(-∞,0)上是增函数.
Ⅳ.课堂练习
课本P63练习2,3,4
Ⅴ.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讨论了奇偶函数图象的特征及函数奇偶性.单调性综合应用的问
题,对于作图,同学们要紧紧抓住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
关于y轴对称这两个对称特性,找准对称点,对于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综合题
要深入分析、理清思路、总揽全局各个击破.
Ⅵ.课后作业
(1)课本P64习题2.3 8,9.
(二)1.预习内容:反函数的概念
2.预习提纲:
(1)反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2)怎样的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
(3)求函数y=f(x)的反函数的步骤是怎样的?
(4)函数y=f(x)与它的反函数y=f-1(x)两者之间定义域、值
域存在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2.3.3 奇偶函数的图象
1. 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2. 例题分析
3.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