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材介绍 科学 四年级.ppt(7.01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周殿勤
深圳市南山区阳光小学
2011年 3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教材介绍
一、单元内容组成
1、 各种各样的岩石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4 、 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一)
5 、 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二)
6、 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
物
7、岩石矿物和我们
三、概念及活动结构图
地
壳
岩
石
矿物
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
、
大理岩、花岗岩……
外观、结构、构造…
…
建筑、交通、艺术、科研…
…
石英、黄铁矿、云母、方解石、辉锑矿
……
颜色、光泽、透明度、条痕、硬度、形状
……
冶炼金属、建筑材料、生活用品、医药
……
岩
石
、
矿
物
和
我
们
组成
组
成
常见种类
特性
用途
常见种类
特性
用途
决定 成因
四、单元教学目标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组
成的,岩石、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属性和用途。
人们识别岩石和矿物是根据它们的特性。
人类的生产、生活用品的许多原料取自于岩石、
矿物。岩石矿物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
科学概念
四、单元教学目标
观察、比较、描述、记录岩石和矿物在结构、构
造、颜色、软硬、条痕、光泽、透明度等方面的属
性。
根据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对照相关资料对它们进行
识别。
能在观察和比较中抓住某种岩石或矿物的显著特
征。
收集并整理岩石、矿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
途。
过程和方法
四、单元教学目标
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重要的资源。应
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欣赏岩石、矿物的美,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收集研究岩石、矿物的兴趣,在观察
、比较、记录和描述活动中态度积极,认真细致
。
情感、态度、价值
观
1 、《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启发学
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以及观察、分类的已有经验。让学
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各种岩石的特点,通过
自选标准给岩石分类,认识岩石的基本属性,体会到岩
石是多种多样的。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通过对常见岩石 --
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结构和构
造等特征的观察,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
。
3、《岩石的组成:矿物》由“美丽的花岗岩”和“常
见的矿物”两个活动组成。通过观察花岗岩的组成,使
学生了解到“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的”。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
4 、 5 两课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述矿物属性的基本方法。
《怎样观察、描述矿物(一)》重点学习观察矿物的颜色
、条痕和软硬;《怎样观察、描述矿物(二)》重点学习
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
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对几种不知名矿物进行
观察,并对照资料进行识别。使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
的观察、描述岩石、矿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7、《岩石、矿物和我们》,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认识岩石
、矿物的广泛用途,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树立保护和合理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观察认识岩石的特性、组成
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认识岩石矿物和人类的关系
1 、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岩石的组成
4、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一)
5、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二)
6、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
7、岩石、矿物和我们
本单元的探究活动是以观察、比较、描述为主。对岩
石、矿物的观察鉴别活动,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
历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一)观察认识岩石的特性、组成
教材中指导学生观察岩石特性的活动共分三课,
总体上说是在学生原有的认识事物经验的基础上,循
序渐进、步步深入。第一课,观察岩石外表的一般特
性;第二课,指导学生从结构和构造方面观察岩石;
第三课,认识岩石的组成。
1、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般特性)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结构、构
造)
3、岩石的组成(由矿物组
成)
能
力
逐
步
提
高
(1) 师生共同做好观察前的准备
-- 为教学提供有结构的、数量足够、种类丰富岩石。
教学前提出收集岩石的任务和要求,指导收集岩石的
方法、途径以及注意事项。每位同学搜集 3块以上的岩石
,最好能了解到所收集岩石的名称和来处。学生收集的岩
石如果最好提前交到教师处,教师也要收集一定的岩石,
其中最好有一些比较典型的岩石,比如透明的,光滑的,
有一定形状的等等。教师视学生收集岩石情况,把自己的
补充进去,并合理地进行搭配。
教学建议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一)观察认识岩石的特性、组成
(2) 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
力。
第一课观察岩石外表的一般特性的教学,要充分利
用学生原有的观察经验,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岩石
进行观察、分类,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词汇对岩石特性进
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一)观察认识岩石的特性、组成
(3) 指导新的观察角度和方法 -- 从岩石的结构、
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 , 提升观察能力。
第 2 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课的观察
角度不 再只停留在颜色、光滑还是粗糙、是否透明这
些一般的物质属性方面,而是要进一步从岩石的结构
、构造等方面进行观察。
(4) 通过鉴别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建议:
•在对岩石进行鉴别前,要在分组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大
组交流综合概括不同编号的岩石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 要留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岩石资料
( 68页) ,并鼓励提出质疑。弄明白资料内容后,再对
照资料进行鉴别。
•教材上给出了两种鉴别方法,重点掌握第一种。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一)观察认识岩石的特性、组成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从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方面进行观察
构造 结构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一)观察认识岩石的特性、组成
构造
主要指各组成岩石的矿
物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
式所赋予岩石的外貌特
征。
波状构造生物遗迹构
造层理构造
气孔构造
绳状构造 流纹构造
杏仁构造
板岩—板状构
造
浮石及部分玄武
岩有气孔构造
页岩有层理构造
玄武岩有的是杏
仁构造
板岩具板状构造
沉积岩中往往有
生物遗迹构造。
玄武岩
结构 --主要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相互
关系等。
花岗岩矿物颗粒粗或中
等,
颗粒有三种不同的颜色
相间,形状不一,组合
紧密。
大理岩的颗粒粗或
中等,大小相等,
组合紧密,有些有
花纹。
黑曜岩看不见颗粒
(玻璃质)
页岩颗粒细,大小
颜色相等,组合不
够紧密
石灰岩颗粒很细
,颗粒大小颜色
相等,组合紧密
砂岩的颗粒中等
或较细,大小颜
色相等,组合较
松散。
板岩颗粒很细,
颗粒大小颜色相
等,组合很紧密
砾岩的颗粒粗,
颗粒次圆或圆,
大小颜色不一定
相等,组合不够
紧密。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一)观察认识岩石的特性、组成
鉴别方法二:从观察岩石的颗粒大小开始,按照箭头所
示的方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步一步对照鉴别。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一)观察认识岩石的特性、组成
本单元指导学生观察矿物的特性,主要从颜色、
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形状等方面。教学中要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适合的观察材料
在观察活动中,教材没有具体规定应选用什么矿物作
为观察对象,这是因为各地的矿产资源有差异。但是
教师用书中对各项观察活动适于用什么矿物提出了一
些建议,教师可根据当地资源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中
进行选择。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2 、指导观察方法要深入浅出。
观察矿物的特性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善于
深入浅出,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
•要注意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难易程度。
•先指导方法,然后实践运用。
•在指导方法时,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通过比较纸
的透明度,在比较矿物的透明度;通过观察常见物体的反光情
况,再过渡到观察矿物的反光;通过比较小刀、铜钥匙、指甲
的软硬,然后用它们做标准,再过渡到观察比较矿物的软硬。
•对光泽的描述可以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玻璃光泽”
等。也可以为“强” 、 “弱” 、或 “很亮” 、“暗淡”等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 岩石的组成
观察认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教学中,最好的
材料是花岗岩。
单独的石英晶体是六角柱状
云母片状(或片状集合体)
长石柱状。
• 六角柱狀的水晶。 呈小六角片状或鳞片状的云母 长石柱状
花岗岩中的三种矿物和单独
的有所不同,黑云母结晶最早,
晶体发育成自己应有的形状,呈
小六角片状或鳞片状,光泽很强
;淡色矿物 --长石结晶较晚,晶
体只发育成应有晶形的一部分,
略呈柱状或板状;石英结晶最晚
,大部分形成了不规则的颗粒状
,一般为烟灰色,具玻璃光泽或
脂肪光泽。
花岗岩由云母、长石、石英组成
黑云母
长石
石英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
性
--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最好选择颜色较深而鲜明
的矿物:
比如赤铁矿(颜色有黑、红、褐等色,
条痕樱红);
褐铁矿(颜色由铁黑至黄褐,条痕黄褐
色。);
黄铜矿(颜色黄色,条痕黑色);硫磺
(颜色黄色,条痕黄白色),石墨(颜
色铁黑色或钢灰、条痕黑灰色)、
闪锌矿石(颜色浅黄、黄褐到铁黑色,
条痕浅黄或浅褐色);
黄铁矿石(颜色浅铜黄色,条痕是绿黑
色)等 。
上述矿物中有颜色和条痕一致的,也有
颜色和条痕不一致的。
赤铁矿
黄铜矿
黄铁矿 石墨
翠铜矿
褐铁
矿
硫磺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 观察矿物的硬度
观察矿物的硬度,最好选择硬度差异比较大的矿物,如石
墨和长石或石英和云母。
石墨 1-2
云母 2--
3
硬度由高到低共的 10级标准石分别是:
10金刚石; 9刚玉; 8黄玉; 7石英; 6
正长石; 5磷灰石; 4萤石; 3方解石; 2
石膏; 1滑石
1滑石
3 方解石 2石膏
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4萤石5磷灰石
7石英 6正长石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 观察矿物的透明度
矿物的透明度分透明
、不透明、半透明。
常见的矿物中,其晶体
既有透明也有半透明的
有 -- 石英、方解石、石
盐、云母、萤石、硫磺
、重晶体等;
半透明的有 --白钨矿、
长石、滑石、孔雀石;
不透明的有 --褐铁矿、
磁铁矿、黄铜矿、黄铁
矿、辉锑矿、方铅矿、
石墨等。
有些矿物透明、半透明
、不透明几种状态都存
在,如方解石、石英。
石盐
方解石
钙铀
云母
锂云母
云母
石英
石膏
纤维
状石
膏
雪花石膏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 观察矿物的光泽
观察矿物的光泽。
具金属光泽的多是金属矿
物,如金、黄铜矿、黄铁矿
、方铅矿、辉锑矿等。
半金属光泽的矿物有磁铁
矿、黑钨矿、褐铁矿等。
具非金属光泽的常常是透
明、半透明或是颜色较浅的
矿物。其中具玻璃光泽的
有长石、石英、重晶石、方
解石、石盐等。具油脂光
泽的有滑石、石英等。具
珍珠光泽的有云母、滑石
等;具绢丝光泽的如纤维
石膏等;具土状光泽的如
高岭土等。
方铅矿
辉锑矿
滑石 纤维石膏
方解石
重晶石
磁铁矿
黄铁矿
褐铁矿
高岭土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 观察矿物形状的材料
矿物的形状指矿物晶体或
矿物集合体的形状。
观察矿物的形状 , 最好选
择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
矿物 .
比如完整的石盐晶体是立方
体,石英晶体是六角柱的,
辉锑矿是柱状或针状,方解
石是平行四边形六面体。
如果矿物是由肉眼不能看清
的极细粒矿物所形成的集合
体,表面致密均匀,叫做块
状;还有的矿物是一些疏松
的粉末组成,无光泽,用放
大镜都不能看出晶体结构,
叫做土状。
辉锑矿 --针状或柱状
钒铅矿—六角柱
条状—重晶
石黄铁矿六面体棱面体
高岭土
土状
块状
(二)观察认识矿物的特性
-- 探索不知名的矿物
在探索不知名矿物时,教师准备给学生观察的矿物种类最好是
前面的教学中接触过的,但是形态又有所不同的,这样对于学
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便于学生观察和识别。
各组的矿物标本应该相同。或者有把矿物分标本分成几套,每
几个组的矿物是相同的,这样在最后根据他人的描述寻找到自
己组中的矿物时,几个组的学生可以在一起活动。
了解岩石矿物和人类的关
系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三)认识岩石、矿物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每人收集相关资料
•小组、大组的交流
• 整理信息
了解岩石及矿产资源的紧
缺
•被开采后就不能再生
•人类对岩石矿产资源的需
求量越来越大
介绍我国的矿产资源情
况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比较丰
富的国家,但又是一个矿产
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三)认识岩石、矿物是人类宝贵的资
源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我们必须合理开发和利
用岩石矿产资源,国家也制定了这方面的法规。
对小学生来说合理利用岩石矿产资源的最好行动
是生活中减少对物品使用的浪费,重视资源的回收
利用等。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四)单元资料的使用
第一课结束后阅读资料一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阅读的
重点是了解一种新的岩石分类方法 ---按成因分类。
第二课结束后再次阅读资料一,目的是希望学生从中领悟
到各种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是有关系的。
第三课《岩石的组成:矿物》结束后阅读单元资料页中的
矿物资料卡片,一方面了解矿物的特征和用途,另一方面
了解人们怎样描述矿物的特征,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第五课《怎样观察、描述矿物(二)》结束后可让学生阅
读“怎样采集制作岩石、矿物标本”,课后开展收集岩石
和矿物标本的活动。
在第七课《岩石矿物和我们》学习前,可让学生仔细阅读
教科书和单元资料,查找岩石、矿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