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15:17
[转发]正确使用熟语 高三.ppt(1.30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课件
一、什么是熟 语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 般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 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辞 海》)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 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 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 往不能按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 常见熟语的 基本类型 成 语 谚 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 言 熟语的特征 结构上的稳固性 意义上的整体性 丰富的内容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熟 语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谚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短语 惯用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格言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歇后语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 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来源:( 1 )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 语言 ( 2 )来自书面语言 熟语的类型 惯用语 特点: 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 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背黑锅 比喻代人受过 穿小鞋 比喻使人暗中吃亏 敲竹杠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也 比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 翘辫子 比喻人死 2 、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 ,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为 常见的代表。用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和 四字格,可以区分许多惯用语和成语。 开小差 开绿灯 戴高帽 挖墙脚 踢皮球 唱黑脸 唱对台戏 钻牛角尖 捅马蜂窝 八字没一撇 重打鼓,另开张 3 、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 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 语是句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 ,俗的少,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 ,而且贬义的较多。 刀子嘴,豆腐心 歇后语 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 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 叫引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如: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谐音性歇后语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电 线 杆 上 绑 鸡 毛 — — 好 大 掸 (胆)子 湿水棉花——无法谈(弹) 喻意性歇后语  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 家人 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谚语    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易懂而 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   根据表义内容,谚语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另 一类是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 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   1、瑞雪兆丰年。 2、春雨贵如油。 3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 里。 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人心齐,泰山移  喝水不忘挖井人  磨刀不误砍柴工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熟语练习 1 、下列各句中红色字体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 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 .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 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 .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 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D .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 想办法 ? 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 选择题 1 . D    A 项:“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贬义; B 项:“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 C 项 :“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巳经做成,不能再改变。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营销专家告诫说,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 ”篮子 ,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 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B .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 “亮的拿。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种道理和事例 ,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 糊涂呢?    C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 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D .这顿农家饭菜香辣可口,别有风味,虽然没有鱼 肉荤腥,却也是一次不错的打牙祭。2 D ( 打牙祭:(方)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 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 3 、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书收集了汪曾祺从 1941 年的第一篇小 说到临终前的几乎全部作品,这对众多的“汪迷” 来说,真可以大快朵颐了。    B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 了一个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 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C 、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 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 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D 、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 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 3 、 B ( A 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 很满意。 B 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 下的痕迹(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比 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C 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用二除一,就把一 添成五,表示得小数五。因用以指二人平分 ,各得一半。 D 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 都来不及。比喻动作或事件来得突然,猝不 及防。)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在 3 日 NBA 常规赛对阵火箭的比赛中,湖人队到 第四节还落后火箭 11 分,但由于最后一节突然发威,群起 而攻之,最终以 96 : 93 战胜了火箭队。    B .从 2003 年 5 月到 2004 年 1 月,联合国负责在伊 拉克执行核查任务的最高长官戴维 · 凯带领手下 1000 多 名核查人员在伊全境进行了 9 个月的“寻找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的艰难工作,手段无所不至,但进展缓慢。    C .美国把全世界和平的呼声当作东风吹马耳,一意 孤行,多次悍然发动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性战争,单方面 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流血事件。  D .据报载,金庸先生与各路武林高手论剑华山,中央电 视台作了现场直播,中外游人拍了许多照片,立此存照, 留作纪念。4 . C 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A 一起指责攻击; B 贬义词,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 都做绝了 ; D 词义为: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查考的依据 . 望文生义) 5 .下列加点的固定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 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 并能开口说话了。    B .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 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狠,可现在回头一想, 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 .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 ,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 .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 ,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5 B / 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A 起死回生:指把 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 C 钉 是钉,卯是卯:喻做事认真。 D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 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6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是    A. 这样的事如果先定调子,就难以集思广益 了。    B. 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 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C. 她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休想沾她 的光,和谁家共事都是这样:小葱拌豆腐——一青 二白。      D. 项怀诚在第十六届世界设计师大会之“中 国论坛”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 带来好处。况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窝 边草”呢! 6 .B(A . 惯用语,比喻事前确定口径或做法; B .“ 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 涣散,以至指挥不灵;C . 歇后语; D. 俗语 , 人们 引用这句俗话,是取它“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 诫人们,别在家门口上做不应该做的坏事。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 平故居”于 2003 年“十 · 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 绝如缕。    B 、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 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 、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 ,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 、刚工作时,他可谓“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 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 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7、 D( A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情势危急。(此 处属于使用对象不当) B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 手段都使出来。(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 C见微知著:见 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此处属于 望文生义) D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 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 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 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 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 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D.我的父亲 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 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8 . A ,比喻针对实际情形作出合适处理。( B“ 从长计 议”的意思是“慢慢地多加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原句 望文生义。 C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 、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 D 属望文生义。“门外汉” 指某方面知识还未入门的外行,不是门外面的汉子)    一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换然一新( ) 人才倍出( ) 黄梁美梦( ) 破斧沉舟( ) 变本加利( ) 惩前比后( ) 按步就班( ) 手屈一指( ) 歪风斜气( ) 有口皆卑( ) 焕 辈 粱 釜 厉 毖 部 首 邪 碑 请根据人名(姓氏除外)写成 语 例: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练: 高攀龙( )王人美( ) 龚自珍( )陈 残云( ) 陶成章( )杜鹏程( ) 王任重( )马致远( ) 攀龙附凤 成人之美 敝帚自珍 风卷残云 出口成章 鹏程万里 任重道远 宁静致远 在下面表情的词后面填上 一个与眉毛有关的四字格 成语: 例:蔑视——横眉冷对 舒畅—— 喜悦—— 忧愁—— 兴奋—— 愉快—— 扬眉吐气 喜上眉梢 愁眉苦脸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俗语换成语: 1 打开天窗说亮话 2 赶鸭子上架 3 横挑鼻子竖挑眼 4 好虎架不住群狼 5 躲过了风暴又遭雨 6 此地无银三百两 直言不讳 强人所难 吹毛求疵 寡不敌众 祸不单行 欲盖弥彰 俗语换成语: 7 这山望着那山高 8 鸡蛋里挑骨头 9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10 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11 衣上有虱烧棉袄 12 顾了吹笛顾不了捏 眼 见异思迁 吹毛求疵 贪得无厌 劳而无功 因噎废食 顾此失彼 成语接龙: 1 )向隅而( )不成( )泪俱( )里巴( )欢 马叫 2 )毛遂自( )贤举( )者为( )出无( ) 落孙山 3 )老生常( )虎色( )本家( )兵秣( )到 成功 4 )好景不( )歌当( )笑不( )天独( )颜 无耻 5 )洁身自( )事多( )杵成( )锋相( )症 下药 泣 声 下 人 荐 能 师 名 谈 变 厉 马 长 哭 得 厚 好 磨 针 对 “看”字成语填空: 1坐井( )天 ( )异思迁 2耳闻目( ) 明( )秋毫 3一( )了然 ( )死如归 4明眸善( ) 面面相( ) 5( )眼欲穿 ( )前顾后 6( )影自怜 高瞻远( ) 观 见 睹 察 目 视 睐 觑 望 瞻 顾 瞩 根据古诗文写成语: 1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 (《左传 -宣公十五年》) 2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3见义不为,无勇也。 ( ) 《论语 -为政》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 ) (《国语 -晋语》)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 - 《登科后》) 鞭长莫及 发人深省 见义勇为 有名无实 春风得意 例 1:“自命不凡”和“自以为是”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 “自以为正确”的意思。但“自以 为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 “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了不起,比 别人高明,语义较重。 例 2: “苟且偷生”和“苟且偷安” 辨析:两个成语意义基本 相同。但“苟且偷生”偏重在贪图 生存,“苟且偷安”偏重在贪图安 逸。 例 1:“侃侃而谈”和“夸夸其谈”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 形容说话多,但两者感情色彩 不同,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 义。 例 2: “进退维谷”和“进退两难”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 “进也难,退也难”的意思,但 前者具书面色彩,后者具口语色 彩。 一、张冠李戴 【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 , 就要出差错。 【例 1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 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解析】“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 于“人”,适用对象误 。 【例 2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 , 常在纸上信笔涂鸦 , 现在他画 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 。 【解析】“信笔涂鸦”是指写字 , 不是画画 。 二、望文生义 【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 思,导致误用 。 【例 1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 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 大街上 ,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 【例 2 】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 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 【解析】“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 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 三、重复赘余 【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 ,导致语意重复 。 【例 1 】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 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 【解析】“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与“没想 到”重复 【例 2 】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 禁地笑起来 。 【解析】“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 之意 。 四、自相矛盾 【解读】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 分表达的语意不一置,前后矛盾 。 【例 1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 ,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 【解析】“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 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 。 【例 2 】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 织了这次同学会 。 【解析】“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 矛盾 。 五、不分轻重 【解读】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 ,轻重失调 。 【例 1 】刚一起跑,我班的胡艳艳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 ,离终点 20 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 3000 米跑的第一名。 。 【解析】“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 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 【例 2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 前村后,哀鸿遍野 。 【解析】“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 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 六、不辨色彩 【解读】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 不当等方面 。 【例 1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 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解析】“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 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 【例 2】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 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 【解析】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 彩也不妥 。 七、不合逻辑 【解读】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 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 【例 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 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 【解析】“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 关系 。 【例 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 众无不为之动容。 。 【解析】“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 “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 八、搭配不当 【解读】成语与句中其他成分搭配不当(既有主干 的搭配,也有修饰语的搭配) 。 【例 1】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 。 【解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 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 。 【例 2】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 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解析】 “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 渐”限制。 九、 敬谦错位 【解读】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 ,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 1】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 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鼎立相助” 即大力相助,是敬辞,误用为谦辞 【例 2】 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跟你商榷 。 【解析】 “不吝赐教” 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 话,是敬辞,误用为谦辞了 十、使用本义 【解读】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 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 了。 【例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解析】“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 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 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 【解析】 “肝脑涂地” ,原指战乱中惨死,后用 来表示牺牲生命。 ④ 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 有 缘分了。 光天化日,即治日。原指太平盛世。后比喻众人 看得清得地方。亦作“化日光天” 《西游记》三回:“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 下。” ③ 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的告诉 我就行了。 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 2、庞涓笑道:“齐兵被我追得仓皇而逃, 简直是‘草木皆兵’了!” 成语“草木皆兵”出自《晋书 · 谢安传》。 说的是 东晋时,前秦国君苻坚的军队在肥水被晋军打 得打败,逃跑时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 是东晋的士兵。后来人们用以形容人在非常恐 慌的时候,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 生错觉。庞涓是战国时统兵的将领,绝不会预 知近千年后会出现“草木皆兵”的故事,当然 也 不会说出这个成语。 3 、齐宣王对孟子说:“当今七雄逐鹿中原, 子言 仁义,岂非望梅止渴乎? 成语“望梅止渴”是人们熟知的一个典故,出自《世 说新语 · 假谲》,说的是三国时曹操为了解行军的士 兵之渴,骗他们说前面有大梅林,结了许多果,可以 解渴。士兵听后,都流出了口水,也就不渴了。后比 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战国时的齐宣王,口才再好,指 责孟子时,也不会用到这个成语。 熟语易错字 例 括号里为错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具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使 ) 有过之无不及 ( 急 ) 吃一堑长一智 ( 志 ) 有志者事竟成 ( 竞)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 鹊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偶 ) 既来之则安之 ( 即 ) 疾风知劲草 ( 急 ) 翻手为云覆手雨 ( 复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灰 灰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四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 驰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鹊 ) 歇后语“刘备借荆州”,可用于以下哪种情况 ?( ) A 、向别人借东西前,先想好了充足的理由。 B、同学向你借用你的涂改液,最后只还你一 个空瓶子。 C、同学跟你借涂改液,你因为没法帮他而内 疚不已。 D 、某同学十年前借去了你的一本参考书,但 至今仍音讯渺然。 D 下列句子后面括号里与句中引号内的词语不能替换 的一项是( ) A、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位公安 厅长就是因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才被拉下 水的。(耳濡目染) B、他这个人口里“蜜蜜甜,心里一把锯锯镰”,你 初次和他交往,可一定要防着点。(口腹蜜剑) C、倘若没有我的手下将士和你们大家出力,我李自 成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孤掌难鸣”。(一个 巴掌拍不响) D、常言道:“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我 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使我们 的厂子扭亏为盈。(三人同心,其力断金) 参考答案:选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 变坏;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 后,无形中受到影响;两者意思不一 样。) 根据上下语境写出相应的熟语 : (1).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哪个父母用冠冕堂皇 的 话来应付、推托,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 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 ,不能 _____。 (换一个三字格熟语 )(2).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保姆式”服务的理念, 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为投资 者“ ____”、当服务员。 (换一个三字格熟语 ) (3).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大胆试验, 敢于探索。“ 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就是试验的 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到正确的方向、路子和形式。 (换一个六字格熟语 ) 打官腔 :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 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 难别人。 跑龙套 : 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 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 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摸着石头过河 : 比喻在 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 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 答在序号后面。( 2分)( 04全国)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 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 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答:①   ② 刨根问底 打破沙锅问(纹)到底 自己得到便宜,却向别人诉苦经,以免旁人来分 甜头。 用一句俗语说明              比较下列关于“死”的熟语,注意区别它们之间的不 同点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好死不如赖活 寻(等)死不如造反 得便宜卖乖 教人舍身赴死,在玉碎与瓦全间选择玉碎 教人贪生怕死,在好死与赖活中选择赖 活 教人拼死一搏,既不无价值寻死,也 不无价值赖活(等死),而要活得轰 轰烈烈(造反)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39:0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