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初二物理备课组 朱文军
• 比较气球下落的快慢
猜一猜:哪个气球下落得较快?
做一做:让两个气球从同一高度落下
验证猜想:
• 比较气球下落的快慢
•想一想:
1 、您刚才是怎么比较两个气球运动
快慢的?
2 、您还有什么方法比较两个气
球 运
动快慢?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呢?
观众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是什么?
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是什么?
(a) 汽车 200s 运动 2000m (b) 飞机 5s运动
2500m
哪个快?
汽车 1s 内通过
的路程为
m
飞机 1s内通过
的路程为
m
显然,飞机比汽车
。
10 500
快
速度
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时间
路程 s
t
物理量 单位 关系
名称 名称
路程 速度 =
时间
速度
符号 公式 单
位
2 、公式及单位:
s ( s
p a c e
)
t (time
)
υ(velocity)
m(meter)
s(second)
m/s
符
号
字母表达式
米
秒
米 /
秒
sυ= t s t st
速度
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公式及单位:
速度
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公式及单位:
国际制( SI)单位: 米 / 秒,读做 “米每秒”,符号为“ m/s” 或“ m .s-1”
4 m/s =
常用单位:千米 / 时( km/h ) , 厘米 / 秒( cm/s )
单位换算:
11km/h= 11 10001 3600
m
s
=
11
1
km
h
4
1
m
s
14 1000
11 3600
km
h
= 4 36001 1000
km
h
= =14.4km/h
= 3.06 m/s
速度
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公式及单位:
3 、物理意义: 5 m / s , 表示物体在 1 秒内通
过的路程是
5 米。
• 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 1 、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 2 、选用什么测量器材?
•3 、如何减小误差?请大家自己设计表
格 ,
测量并计算出纸片下落的速度。•4 、组内同学如何分工?
实验次
数
高
度 /m
时
间 /s
速度 /m
s -1
平均值 / m s -
1
1
2
3
g g
实验次数 1 2 3
高度 /m
时间 /s
速度 /m s -
1
平均值 / m s -
1
g
g
约 5km/h
约 72m/h
骑自行车约
15km/h
约
90km/h
约
100km/h
约 800km/h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
来
(瑶池 李商隐)
汽车速度表
例 1 、右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
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情景。如果
汽车速度不变,到达上海需要多
少时间?
已知: s = 1 8 0 k m ,
υ= 1 0 0 k m / h求:到达上海需要的时间 t?
解:利用公式υ=s/t 可得:
t= 180 1.8100 /
s km hkm h
答 : 汽车需要 1.8 小时到达上海。
注意:在计算时要写出原形公式,然后才能
写出
变形的公式。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 、速度
( 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 2 )公式及公式变形: ν= s / t
( 3 )单位及单位换算:1 m / s = 3 . 6 k m / h
( 4 )物理意义:
3 、计算过程中应注意:
( 1 )写原形公式及变形公式;
( 2 )要带入数据和单位;
( 3 )计算结果及单位。
1 、刘翔 110 米栏决赛成绩是 12.91s , 中
学生骑车
的速度为 15k m / h ,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
大?
已知:
求
: 利用公式υ=s /t 可以算出刘翔的速度
是
υ1=
1
1
110 8.52 /12.91
s m m st s
或υ2=15k m / h =
100015 4.17 /3600
m m ss
答
: 注意:两个不同物体的同一个物理量,一定
要用下标或者上标加以区分。
>
υ2
<υ1
s 1 = 1 1 0 m ,
t 1 = 1 2 . 9 1 s , υ2 = 1 5
k m / h
哪个速度较大?
解:
刘翔的速度较大。
38.52 10 30.67 /11 3600
km km h
h
2 .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
量。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
人对高墙喊一声,若 2s 后听到回
声,
则人距高墙是 m .
3 .某飞机在 5 s 内飞行了
1 0 0 0 m ,它飞行
的速度为 m / s ,
合 k m / h 。
初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
为
m / s .
运动快
慢
340
200 720
1.2~ 1.5
4 .图 1 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
变化
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
体运
动情况的信息有:
( 1 )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
(选
“大”或 “小”)
( 2 )运动过程中两物体的速度都
___ (选
“变大”、“变小” 或“不变”).
图 1
大
不
变
5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1.5
1011m ,
那么 2005 年 12 月 16 日早上 8 : 00
从太阳发
出的光,需要经过 s 后才能
到达
地球.
500
6 、 2004 年 12 月 26 日上午 8 时 30 分,印尼
附近海域
发生 8.9 级大地震,引起强烈海啸.地震
发生
时,距震中 1500 公里的马尔代夫海边,有
一群
孩子在玩耍.如果他们及时接到警报,并
立即
奔向离海岸 3000 米的高地,便可不被巨浪
卷
走.尚若如此,他们最晚在什么时间接到
警
报,方可死里逃生 ?( 海啸在大洋中传播速
度高
达 500 公里/小时,孩子们逃往高地的速
度为
100 米/分钟 )
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
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
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
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
、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
响水温变化的其它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
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水的多少相同.
( 1 )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
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时间 t/ 分 0 10 20 30 40 … 15
0
18
0
泡沫塑料组水温
T1/℃
80 64 55 50 41 … 21 20
棉絮组水温 T2/℃ 80 56 43 32 28 …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经过 40 分钟后,泡沫塑料
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39℃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
低了 52℃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进一步分析表中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
程中,水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
_______ 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 ( 用字母 A 代
表 ) 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冷却
速率。
( 2 )除了采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
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
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来比较
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 ( 衣服、锡箔纸
、泡沫塑料 ) 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
料外,还有:机械闹钟、鞋盒。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
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
见声音的响度。
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
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几何画
板)
感谢物理组老师的帮助
!
感谢孙卓、钱小钦等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