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公元 1019——
1086 )
北
宋
杰
出
的
史
学
家
和
散
文
家
,
字
君
实
,
陕
州
夏
县
涑
水
乡
(
今
山
西
运
城
安
邑
镇
东
北
)
人
,
世
称
涑
水
先
生
。
自
幼
嗜
学
,
尤
喜
《
左
氏
春
秋
》
;
及
长
,
学
识
更
为
渊
博
。
司
马
光
治
学
勤
苦
,
一
生
大
部
分
精
力
都
奉
敕
编
撰
《
资
治
通
鉴
》
(
共
费
时
19
年
,
自1066
—
—1084
)
。
他
在
《
进
资
治
通
鉴
表
》
中
说
:
“
日
力
不
足
,
继
之
以
夜
”
,
“
精
力
尽
于
此
书
”
。
背景介
绍《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
史,共 294 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
魏三家分晋(公元前 403 年),下迄五
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公元 959
年),凡 1362 年。对于重大的历史事
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连都交代
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
一目了然。《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
,取材于“正史”、“杂史”、文集、
笔记等有关著作,先由“当代通儒刘攽
、刘恕、范祖禹等分段撰写,再经司马
光删削润色总其成。书由神宗赐名并做
序。
作者及年
代
体裁 地位 特点
《左传》 左丘明(春秋) 编年体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
编年体史书
《国语》 (春秋) 国别史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
策》
刘向编订(西
汉)
国别史 我国战国时代
史料汇编
《史记》 司马迁(西汉) 纪传体
《汉书》 班固(东汉) 纪传体
《后汉
书》
范晔(南北朝) 纪传体
《资治通
鉴》
司马光(宋) 编年体
人物 生卒年份 大战时的年龄
曹操 155-220 54
刘备 161-222 48
孙权 181-251 28
诸葛亮 181-234 28
周瑜 175-210 34
鲁肃 172-217 37
情节回顾
鲁
肃
说
孙
权
联
刘
抗
曹
情节回顾
鲁
肃
会
刘
备
于
当
阳
之
长
坂
刘备( 161-223 )字玄德,涿郡
涿县(现在河北省涿州市)人。
自称是汉朝皇族的后代,在军阀
混战中,他先后依附公孙瓒、曹
操、袁绍、刘表等大军阀,没有
自己的地盘。曹操挥军南下时,
刘备首当其冲,被击败。后来在
诸葛亮的辅助下,收集残军,联
合孙权抗曹。当时他的兵力,只
有万人(另友军刘琦兵力万人)
。
诸葛亮激孙权抗曹
见识过人,讲
话艺术高明。
情节回顾
操
遗
权
书
,
两
派
争
议
:
张
昭
,
慑
于
敌
人
威
势
,
力
主
迎
操
迎
战
。
情节回顾孙权( 182—252 )字仲谋,吴
郡富春(现在浙江省富春县)人。
他继承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所建
立的基业,割据江南。赤壁战时
,他的兵力自己说“五万兵难卒
合,已选三万人。”
赤壁战后,曹操“引军北还”;
刘备乘机就进占了荆州(现在湖
南湖北一带),后来又攻取四川
;孙权仍盘踞长江下游,这样就
形成了魏(曹)、蜀(刘)、吴
(孙)三国鼎立的局面。
鲁
肃
,
为
权
设
想
后
果
,
力
主
迎
战
。
—
—
权
叹
息
,
赞
同
鲁
肃
之
议
。
有政治远见,
对孙权中心耿
耿。
情节回顾
周
瑜
至
,
言
于
孙
权
:
力
排
众
人
降
操
之
议
,
为
汉
除
秽
;
历
数
曹
操
用
兵
之
患
,
请
兵
破
曹
。
精明干练,斗志昂
扬,
与孙权有特殊关系
。
情节回顾
孙
权
拔
刀
斫
前
奏
案
,
决
心
抗
曹
始终都有抗战的决
心,能够虚心纳下
,择善而从,有领
导才能。
情节回顾
以
周
瑜
、
程
普
为
左
右
督
,
将
兵
与
备
并
力
逆
操
;
以
鲁
肃
为
赞
军
校
尉
,
助
画
方
略
。
情节回顾
火
烧
赤
壁
情节回顾
操
引
军
从
华
容
道
步
走
,
遇
泥
泞
,
道
不
通
,
天
又
大
风
,
悉
使
羸
兵
负
草
填
之
,
骑
乃
得
过
。
羸
兵
为
人
马
所
蹈
藉
,
陷
泥
中
,
死
者
甚
众
。
情节回顾曹操( 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
(现在安徽省亳县)人,在镇压黄
巾中扩充自己的力量,经过十几年
的战争,已削平北方大小军阀,挟
制着东汉皇帝以汉丞相的名义,命
令并打击其他各地军阀。课文中写
他乘荆州军阀刘表去世的机会,挥
军南下,击败了当时依附刘表的刘
备的军队,并吞了刘表儿子刘琮的
兵力,沿着长江南下,要消灭据守
在长江下游的孙权集团。他以八十
万大军威慑孙权,企图不战而胜
(实际兵力,周瑜估计是 23 万左右
,一般估计是 40 万左右)。是
操
乃
留
征
南
将
军
曹
仁
、
横
野
将
军
徐
晃
守
江
陵
,
折
冲
将
军
乐
进
守
襄
阳
,
引
军
北
还
。
情节回顾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
地刘军驻屯地和退却方
向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军方
向主要战场及年月
孙刘联军追击方
向曹军败退方向
赤壁
江陵
长坂
襄阳
夏口
樊口江夏
柴桑
华容
湖北省蒲圻县今日赤壁山
赤
壁
之
战
遗
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