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09:15:59
无锡市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附答案) 高二.doc(8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0 0 类别 : 试卷
无锡市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 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卷和第 二卷两部分 2.请将第一卷的答案写在第二卷的答题格内,第二卷的答案直接写 在答题纸上 第一卷 选择题(48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龟 裂 jǖn 量 体 裁衣 liáng 模 样 mú 蛮 横 hèng B 聊以慰藉 jiè 虚与委蛇 shé  炽热zhì 稽首qǐ C 犯而不校jiào 修葺qì 恍然huǎng 咬文嚼字jiáo D 请君入瓮wèng 臻于郅治zhēn 殷红yīn 蓬头散发póng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 .教育是至高无上的事业,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职业。 B .这摞纸可以留作他用,不该当做废纸卖掉。 C .有人说他是大才小用;他却说,是螺丝钉能拧在社会主义建 设的机器上,就是才尽其用。 D .中午,山涧小溪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剃透,美丽极了。 3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做为音乐教师的她,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 慢慢睡着了。 B .有的人可能终生是个谜,但只要他是英雄,不管谜面如何, 谜底决然是个“公”字。 C .他暗自下了决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经过两个月的奋战, 终于译完了这本书。 D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 ”的诗句,出自唐代 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一诗。 4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能披肝沥胆、以诚相见。 B .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抬皆是,吸引 了许多顾客。 C.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 起云涌之势。 D .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5.应填在横线处,使上下文连贯的一项是: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______________。花好比人的面庞, 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 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A、树是美丽的,花的美丽也不逊于树 B、花是美丽的,树的美 丽也不逊于花 C、树是美丽的,花更美丽 D、花是美丽的,树更显 得美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9题。 (10 分 ) 继 19 世纪的报刊和 20 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 1993 年因 特网开始向公众开放, 1998 年 5 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 “第四媒体”的概念。在我国,去年年底网民达 210 万,除传统 媒体如《人民日报》等纷纷上网办电子版外,新浪网、 CHINABYTE 等网站的新闻味越来越足,第四媒体正在 0B 起。专家们预言, 10 年到 20 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理由是, 广播问世 38 年拥有的 00 万听众,电视则用了 13 年,因特网 只用了 4 年。 因特网作为一种媒体,优势十分明显:跨越时空,全球一网, 信息无限,时效更快;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合为一体;每 个人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发表意见,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 个人都可以随时向全世界发布新闻。对于下个世纪的第四媒体,有 的专家这样描述——这是一张个性化的电子报纸,它是一个带超 薄型太平面显示版的移动式网络计算机,不仅有图文声情,甚至 扩展到三维空间,它以我为中心,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信息项目 自主选择、组织。有的专家称之为“我的报纸”。 现在,第四媒体还只是一个小弟弟。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 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多数公司只因为这是一个潮流才不 得不坚持,一些小报已经停止了电子版。调查表明,关于克林顿排 闻的“司塔尔报告”,只有 22 %的人是在网上了解到的。这说明 因特网现在的传播中并不占较大比例。有的专家认为,网络媒体现 在所能做到的是为传统媒体争取远距离受众,提供交互式服务, 满足共性前提下的个性要求。有的专家则认为第四媒体首先要做的, 是为争取到生存所需的关键数目的受众而努力。 6 .去年5 月提出的“第四媒体”的概念,指的是 A .多媒体 B .网络计算机 C .“我的报纸” D .网上报纸 7 .对于第二段所强调的意思,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 .第四媒体比传统媒体更能满足个性要求。 B .第四媒体是 21 世纪起主导作用的传媒。 C .因特网综合了传统媒体最主要的优点。 D .因特网将全面影响 21 世纪的人类生活。 8.“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这 句话的意思是 A .“第四媒体”概念的提出,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已。 B .在美国的各种传媒中,“第四媒体”的地位下降了。 C.因特网的使用者有限,传统媒体仍是信息传播主渠道。 D .因特网实际没有“信息无限”和“时效更快”的优势。 9.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第四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体。 B .在 10 — 20 年内,“我的报纸”将成为主导传媒。 C.一些小报停止电子版的主要原因是,“受众”数目不足。 D .第四媒体倘不能实现赢利,就很难真正取得成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2-18 题。 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①。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 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②,因 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 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 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 见君帑有之③,今何靳 ? ”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④,岁月 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 ”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 为公验之。”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 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人之,愿界我酒。”整 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 已,何欺寒人为 ?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 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 ? ”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 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 ? ”遂不复售。而叔卿 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 注 ] 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 一带。②组:音 zǎng ,市场经纪人。③帑:音 tǎng ,库房。④ 质:抵押。没:死。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官人疑策爱也 爱:喜欢。 B .今何靳 靳:吝窗。 C .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 易:交换。 D .妻子饥寒不恤也 恤:顾虑。 11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即磨破骡背,以焙贾之 ②自追及,告以不堪 ③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 ④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 A .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 .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 受质人:指抵押物品的人。 B .何欺寒人为 寒人:指贫困的人。 C.而不果行 不果行:指果然没去。 D .欲效公前谋耳 前谋:指先前的计谋。 以下 13 一 14 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3 .①始谢还焉 ②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A .①才道歉并归还了骡子 ②怎么可以用这种东西让您忧虑呢 B .①才感谢并退回了骡子 ②怎么可以用这种东西让您忧虑呢 C .①才感谢并退回了骡子 ②怎么可以让这种东西给您痛苦呢 D .①才道歉并归还了骡子 ②怎么可以让这种东西给您痛苦呢 14 .①其驵舞秤权阴厚整 ②今以是何之 A .①那个市场经纪人玩弄秤锤暗中多给危整称鲍鱼 ②现在用这些东西干什么呢 B .①那个市场经纪人在秤锤上用阴谋多给危整称鲍鱼 ②现在用这些东西干什么呢 C .①那个市场经纪人在秤锤上用阴谋多给危整称鲍鱼 ②现在把这些东西运到哪里去呢 D .①那个市场经纪人玩弄秤锤暗中多给危整称鲍鱼 ②现在把这些东西运到哪里去呢 1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经商诚实不欺的一组 是 ①策请试以鞍。 ②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绩者。 ③丝力糜脆不任用。 ④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 ⑤追鱼人数里返之。 ⑥遂不复售。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陈策买了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骡子,他的儿子与狡猾的市场 经纪人商量,做手脚把骡子卖给了经过那里急需用马的官人。陈策 知道后,追上官人,说明原因,取回骡子。 B .陈策只卖银器给买主,不卖给他罗绮,致使买主猜疑他舍不得 卖。陈策向他解释,罗绮是长久抵押之物,质量已很差,更不能卖 给他作嫁女之用。陈策还验明银器是真银才卖。 C .危整仅买五斤鲍鱼,市场经纪人故意多称卖鱼人的鱼给危整, 让危整请他喝酒。危整知道后追几里让卖鱼人回来,付多得鲍鱼的 钱。危整请市场经纪人喝酒,责备他不该这样做。 D .曾淑卿已把陶器交给那人,收了钱,当知道买主也像他先前 那样打算把陶器运到北方易物时,他告诉买主自己是怕北方会有 灾荒而不去的,让买主也不要去。陶器也不再卖给那人。 无锡市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 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4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第二卷(72分)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两题,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①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初夏的景物,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分) 答 ②散文创作由“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这首诗的 “散”与“不散”。(4分) 答 18、默写下列句子 (3分) ① ,江月年年祇相似。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 。 ③明月松间照, 。 四、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9-21 题。 (13分) 贯穿于人类社会文明中的精神发展,千姿百态,源远流长。一 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思想情感,归根结蒂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 产物,历史的产物。人文精神,也是它们自身形成时所处的那佣社 会的产物。每个社会时代都有其相应的人文精神。同一时代的人文 精神,也会因具体历史时期和条件的不同,显出其判别性和具体 的特点。 然而,在肯定人文精神源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而 联系到整个精神文化的层面,才能进一步把握和理解。在一个民族 文化的创造、变革与发展中,必然会孕育出体现崇高价值追求、激 励人们前进、支撑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 由是,我们可以大致对人文精神做出这样的认识:所谓人文 精神,即是(甲)的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这里的科学是狭义 的,是就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而言的。科学精神是迷信思想和神学 观念的克星,是人类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显然,由人类优秀文 化孕育的人文精神,是包含了科学精神在内的。恩格斯在《在马克 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著名短文中,曾把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对人类 历史意义的重要思想,同他的两个伟大发现相提并论。应当看到, 伴随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诸如环境、生态、伦理等问题, 固然凸显了强化人文精神课题的重要,但并没有因之使科学精神 的光芒有所黯淡。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在于对科学技术的正确的社 会运用,在于把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 19.结合一二段,在第三段(甲)处填写对人文精神的认定内容。 所谓人文精神,即是 的精神。(不超过30字)(4分) 20.在第四段中,作者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是为了强 调 :(不超过20字)(2分) 在第四段中,“凸显了强化人文精神课题的重要”的意思是: (不超过30字)(3分) 21.对这篇短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每个社会时代都会有与其相应的,完全相同的人文精神。 B.任何一个民族都会由于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凝聚而产生宝 贵的人文精神。 C.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相互包 容的,因此二者是一致。 D.文中第四段“他的两个伟大发现”指的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 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 E.本文的主旨是强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把科学精神与 人文精神很好的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五、语言运用题(10分) 22. 在 2004 年“感动中国”评选中,22岁的华中农业大学 2003 届本科毕业生徐本禹,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这个普通 的农家子弟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只身来到贵州偏僻山村,孤身 支教。下面是给他的颁奖词:如果年轻一代都无—己之外的理想主 义和冲动激情,国家和民族便无美好未来。他的高尚境界来源于他 对渴望求知的贫困地区孩子的爱。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徐 本禹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从 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 扛住了贫困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点亮了火把, 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刘翔也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参考刘翔的事迹为 刘翔拟写一段颁奖词。要求:充满感情,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 少于30字。(6分) 例:刘翔的事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 91的成绩书写 了中国田径新历史。 23.下面都是对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①闲人免进 ②笔底才华少 第二题:③流水夕阳千古恨 六、(40分) 24.写作 一种鹦鹉,在主人甲的家中得到的食物是谷粒,它能嗑掉谷皮, 吃下小米;到主人乙的家中得到的食物是小米,它竟因为无皮可 嗑,“无法”吃食物而亡。 读了上面的故事,写一则日记,谈谈你的看法。(不必重复故事 的内容)(不少于300字)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09:38:4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