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复习题
1、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
,属于放热的是 。
2、 在测量物体温度前,应先估计 ,选择温度计的 观察温度计的
,使用时应使温度计的 与被测物体 ,读数熟视线与液面 。
3、 甲、乙两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
A 甲的比热容一定比乙大 B 乙的比热容一定比甲大
C 甲和乙的比热容有可能相等D甲与乙的比热容一定不相等
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3:1吸热之比是 2:1。升高的温度
之比是 5:3,则两的比热容之比是 ( )
A 10:1 B 1:10 C 2:5 D 5:2
5、雾、雪、露、冰、冰花、霜、“白气”等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___
__________,属于液化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_____。
6、下列实例中属于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飞驰的流星拖着一条发光的“尾巴” B 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C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相互摩擦手变暖和
7、开启啤酒瓶盖瞬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一股“白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瓶内外温度相同,啤酒内能不变 B 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
C 瓶口“白烟”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 D 瓶口“白烟”是瓶口水蒸汽液化形成的
8、关于内能,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B 放出热量多的物体温度一定低
C 物体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 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一定相同
10、在质量为400克的铝壶中盛了2千克25℃的水,当壶中的水吸收了4.2×105焦耳的热
量后温度升高了多少?在这一过程中,铝壶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耳?(C 铝=8.8×102J/
(Kg℃))
T/℃
t/min
乙
甲
11、无烟煤的热值是 3.4×107J/Kg,20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
被2Kg的水吸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从30℃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12、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
间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于控制,一旦车速过快,
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簿不同,对行车的
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
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
的盐,可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熔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
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
想,并说出理由。
猜想: 。
理由: 。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
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盐外,你还有什么常用的办法,可以避免或减少交通
事故,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方法:
道理:
13、为了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好坏,某课外研究小组采用如下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各
盛有 250g水的相同的烧杯两只,相同的加热器两只,厚度相同的保温材料两种(记为 1
号和 2号),温度计两支,他们将盛水的烧瓶分别用加热器同时加热 3min,使两烧瓶中
的水达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并立即用 1号和2号材料分别将两烧瓶包好,随后定时
测量并记录两烧瓶中水的温度。
时 间
/min
0 5 10 15 20 25 35 45 55 65 80 95 110 125 140 155
t/℃ 80 72 64 59 55 51 44 40 37 34 30 26 24 22 21 20
t/℃ 80 65 56 48 43 38 32 28 26 24 22 22 21 21 20 20
已知在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请回答如下问题:
(1)当时的室温大约是 ℃。
(2)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