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05:55
函数的应用举例的教案 高二.doc(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AP O a 正射影和三垂线定理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射影等有关的概念,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教学重点: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教学过程: 1、 复习: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2、 授新课: 1.射影的有关概念 自一点P向平面α引垂线,垂足 P叫做点P在平面α内的正射影(简称射影)。 如果图形F上所有点在一平面内的射影构成图形F ,则F 叫做图形F在这个平面内 的射影。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 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做斜足,斜线上一点与斜线间的线 段叫做斜线段。 容易看出,平面的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仍是一条直线。如图, 斜线PA上的点A是斜足,PO⊥α,点O是垂足,则PA在 平面α内的射影就是直线OA。 2.三垂线定理 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 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已知:PO、PA分别是平面α内的垂线、斜线OA是 PA在α内的射影,aα,且a⊥OA 求证:a⊥PA 证明:∵ PO⊥α,∴PO⊥a 又 a⊥OA,PO∩OA=O ∴ a⊥平面POA ∴a⊥PA 3.逆定理: 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 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 4.举例: 例4、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 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已知:∠BAC在平面α内,点P C B A O E F P α,PE⊥AB,PF⊥AC,PO⊥α,垂足分别是E、F、O,PE=PF。 求证:∠BAO=∠CAO 证明:∵ PE⊥AB,PF⊥AC,PO⊥α, ∴ AB⊥OE,AC⊥OF(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PE=PF,PA=PA ∴Rt△PAE≌Rt△PAF ∴AE=AF 又 AO=AO, ∴Rt△AOE≌Rt△AOF ∴∠BAO=∠CAO 例 5、如图,道路旁有一条河,河对岸有电塔AB,高15m,只用量角器和皮尺作测量工 具,能否求出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 解:在道路边取一点C,使BC与道路边所成的水平角等于 900。再在道路边取一点D,使水平角∠CDB等于450。测得C、D 的距离等于20m。 ∵BC是 AC在地平面内的射影,且CD⊥BC, ∴CD⊥AC(三垂线定理)因此线段AC的 长度就是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 ∵∠CDB=450,CD⊥BC,CD=20m, ∴BC=20m, 在 Rt△ABC中,得AC= )(252015 2222 mBCAB  答: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是25m 三、做练习:第 24 页第 1、2、3 题 四、小结:1、射影的有关概念 2、三垂线定理 3、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五、布置作业:习题9.4第 5、6题 B D C Ã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0:24:5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