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05:57
逻辑联结词与复合命题教案 高一.doc(30.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1.6.1 逻辑联结词与复合命题教案 [教学目的 ]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了解含有“或”、“且”、 “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⒈什么叫命题? 先看下列语句: ① 12>5 ;② 3是 12 的约数;③ 0.5是整数 . 我们知道,①、②是真的,③是假的 . 再看下列语句: ④ 这是一棵大树;⑤ 3是 12 的约数吗?⑥ x>5. 对于④,由于“大树”没有界定,就不能判断其真假;对于⑤,它不涉及真假; 对于⑥,由于x是未知数,也不能判断它是否成立(即真假) . 一般地,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就叫做 命题 ;语句是真的,就叫 真命题 ,语句是 假的,就叫 假命题 . 例如,语句①、②、③都是命题,其中①、②是真命题,③是假命题 . 不能判断真假(或不涉及真假)的语句不是命题 . 例如,语句④、⑤、⑥都不是命题 . 说明:⑴初中教材中命题的定义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这里的定 义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说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 . ⑵注意不是所有的语句都是命题,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判断其真 假,即能不能判断其是否成立.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就不是命题 . ⑶与命题相关的概念是开语句.例如, x<2, x-5=3 , (x+y)(x-y)=0.这 些语句中含有变量 x或 y,在没有给定这些变量的值之前,是无法确定语句真假的. 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 开语句 (有的逻辑书也称之为条件命题) . ⒉ 上述①、②、③三个命题都比较简单,由简单的命题可以组合成新的比较复 杂的命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较复杂命题的构成形式 . 二、学习、讲解新课 ⒈ “或”、“且”、“非”的含义 看下面的例子: ⑦ 10 可以被 2或 5整除;⑧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⑨ 0.5非整数 . 这里的“或”我们已经学过,像不等式 x2-x-6>0 的解集是 {x|x<-2,或 x>3}; “且”我们也学过,像不等式 x2-x-6 <0 的解集是 {x|-2<x<3},即 {x|x>- 2,且 x<3}; “非”是否定的意思,“ 0.5非整数”是对命题“ 0.5是整数”进行否定而得 出的新命题 . “或”、“且”、“非”这些词就叫做 逻辑联结词 . ⒉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像上述①、②、③这样的命题,是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称为 简单命题 ;像 上述⑦、⑧、⑨这样的命题,它们是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称为 复合 命题 . ⒊ 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我们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 p, q, r, s,…来表示命题,由上述复合命 题⑦、⑧、⑨可知,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分别是: p或 q; p且 q;非 p. 非 p也叫做命题 p的否定 . “ p或 q”是指 p,q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 .例如,“ x A或 x B”, 是指 x可能属于 A但不属于 B(这里的“但”等价于“且”),x也可能不属于A 但属于 B, x还可能既属于 A又属于 B(即 x A∩B );又如在“ p真或 q 真”中,可能只有 p真,也可能只有 q真,还可能p,q都为真 . “ p且 q”是指 p,q中的两者 .例如,“x A且 x B”,是指 x属于 A,同时 x也属于 B(即 x A∩B) . “非 p”是指 p的否定,即不是 p. 例如, p是“ x A”,则“非 p” 表示 x不是集合 A的元素(即x CUA) . 例( P26例 1)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们的简单命题: ⑴ 24 既是 8的倍数,也是6的被数; ⑵ 李强是篮球运动员或跳高运动员; ⑶ 平行线不相交 . 解:⑴ 这个命题是 p且 q的形式,其中p: 24 是 8的倍数, q: 24 是 6的倍数 . ⑵ 这个命题是 p或 q的形式,其中p:李强是篮球运动员,q:李强是跳高 运动员 . ⑶ 这个命题是非 p的形式,其中p:平行线相交 . 练习:课本 P26的练习: 1, 2. 答案:⒈ ⑴ p或 q: 5是 15 或 20 的约数; p且 q: 5是 15 的 约数且是 20 的约数;非 p: 5不是 15 的约数 . ⑵ p或 q: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或互相平分; p且 q: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 互相平分;非p:矩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 ⒉ ⑴ p且 q;⑵ p或 q;⑶ 非p;⑷ p或 q. 三、小 结 本节在复习命题概念的基础上,主要学习了逻辑联结词“或”、“且”、 “非”的含义,以及由简单命题和上述三个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复合命题的形式 . 四、布置作业 (一 )复习:复习课本内容,巩固有关概念 . (二 )书面:课本 P29习题 1.6: 1.⑵⑷; 2.⑴⑵⑶⑷. 答案: 1.⑵p 或 q:方程 x2+x-1=0的两根符号或绝对值不同; p且 q:方程 x2+x-1=0的两根符号不同且绝对值不同; 非 p:方程 x2+x-1=0的两根符号相同 . ⑷ p或 q: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p且 q: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非 p:三角形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 . 2.⑴这个命题是 p且 q的形式,其中p: 12 是 48 的约数, q: 12 是 36 的约数 . ⑵这个命题是非 p的形式,其中p:方程 x2+1=0 有实根 . ⑶这个命题是p或 q的形式,其中p: 10 是 5的倍数, q: 15 是 5 的倍数 . ⑷这个命题是p且 q的形式,其中p:有两个角为 450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q:有两个角为45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三 )思考题:试举出日常生活中与“或”、“且”有关的例子 . (四 )预习:课本 P27-28内容:怎样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0:24:5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