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05:58
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成果的教案示例 高一.doc(34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一)——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 教材分析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教材是通过两课来叙述的。它介绍了建国40 多年来在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文艺、体育、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和巨大成就, 知识量增大,内容充实,有着鲜明时代特色。本课首先讲述突飞猛进的现代 科学技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党和政 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科学 家们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使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核工业、 航天技术、生物科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其次,本课又介绍了40 多年来中国教育事 业的发展状况和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全面振兴中国的教育开辟了 最广阔的前景。从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确立到教育结构的调整,全国已形成 了一个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遍布城乡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 一批全面发展的新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也 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中国科学院的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钱学森、赵忠尧、邓稼先、袁隆平等 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华罗庚和应用数学;人 民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2.思想教育:①结合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这与 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②通过介绍高科技领域中举世瞩 目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③通过学习钱学森等科学巨匠的爱国热 忱、治学态度和高尚品德,更加坚定为报国而奋力学习的志向。④通过大量 数据的对比,进一步了解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成就。 3.能力培养:①列表归纳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归纳、综合知识 的能力。②通过对建国前后教育事业发展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 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教育事业的成就。 难点:本课涉及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较多,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 准确简炼地讲述。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首世界科技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曾有过辉煌灿烂的篇 章,但自1840 年以后,凌受欺辱,科技落后。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砸碎了羁绊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切锁链,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 程,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开始走出谷底,开始起飞。 一、向科学进军和“中国导弹之父” 1.中国科学院的成立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 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开始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没有科技的极大发 展,就难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缩小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差 距,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也会成为一句空话。为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顽强奋斗来改变这种局面。 1949 年11 月,为发展科学事业,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 这是全国最大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956 年,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向科学 进军”的号召,周恩来、聂荣臻组织专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长 远规划,即《1956 年~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这一决策的全 面实施,为我国尖端技术和高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带动了一系列现代工 业和新技术产业的崛起。70 年代后期,党和政府召开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对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进一步结合, 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意气风发,无私地为祖国效 力。一大批海外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冲破重重阻拦,回到祖国,成为中 国重要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和组织者。钱学森、赵忠尧等就是他们中的突出代 表。 2.“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是帮助美国成为世 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1947 年,年仅37 岁的 他已被世界公认为是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 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祖 国,新中国一诞生,他就决心返回祖国。(请学生阅读小字和钱学森的话) 美国政府的重重障碍、威吓利诱都不能动摇他赤诚的爱国之心,经过五年斗 争,1955 年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回国后,他直接参与和组织领导 了我国的导弹、火箭、卫星研制和攻关工作,为我国航天工业和尖端科学的 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3.赵忠尧和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请学生读课本有关赵忠尧的小字,介绍赵忠尧回国投身科学事业的巨 大贡献)赵忠尧是我国核科技园地的开拓者和核工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辉煌 40 多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克服 困难,使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辉煌。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 以原子弹为代表的尖端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 志,也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始自1956 年。(结 合小字讲述研制过程和发射过程)1964 年10 月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 验爆炸成功!(引导学生看彩图)这一天是中国人民难忘的一天,它不仅意 味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是我国独立自主民族精 神的象征,打破了美苏两国以核武器为讹诈手段,逼迫他国听命摆布的梦想。 此后,1967 年6 月17 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看彩图)我国从原 子弹到氢弹的研制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仅用了两年八个月,(打出投影: 美、苏、英、法国的研制速度时间表)这不能不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个奇迹。 此外,1969 年还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新兴的核工业也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到现在,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已建成秦山、大 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这里,人们不会忘记那些默默无私奉献了全部心血的科技工作者,他 们为了祖国和人民,长期隐姓埋名,生活在条件恶劣的戈壁荒滩,将自己的 全部聪明才智贡献给了祖国的原子能事业。邓稼先就以毕生精力投入到核实 验工作之中,并被誉为“两弹元勋”。 2.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在空间技术方面,1970 年4 月24 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 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良好开端。随后,又发射试验通信卫星等。1981 年我 国首次成功地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用途不同的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实现 了一箭多星的壮举。成为继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 国家。以后又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成为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之一。我国还向太平洋海域预定目标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获得成功,日前又承 揽了为外国发射卫星的业务。这些都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 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4.“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5.“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以上三项成就,采用阅读、提问、归纳的形式总结出来,教师进一步 指出)生物科学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 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从而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开拓了道路。“银河Ⅱ”巨 型计算机,是我国运算速度最快、贮存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子计算机。农 业科学方面的成果在国际上引起瞩目,并以迅猛之势,推向世界一些国家。 袁隆平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从新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不难看出:第一,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 到大、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第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第三,带给中国社 会经济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华罗庚和应用数学 (请学生讲述华罗庚通过刻苦自学成功的动人事迹)1941 年,华罗庚完 成了第一部数学名著《堆垒素数论》,该书被各国数学界视为经典著作,享 有很高的名望。 在研究理论的同时,华罗庚把数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优 选法”和“统筹法”。(适当解释)他是我国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实践的 拓荒者和奠基人。 四、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1.人民教育制度的创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不仅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 了彻底的改造,而且创立了人民教育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和培养 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进一步规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在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 的教育事业在努力开创着新局面。 2.40 年来教育事业的成就 (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教育事业的成就)第一,通过《教育发展情况》简 表,对比1990 年和1949 年全国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显示出建国以来我 国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第二,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第三,中等教育进 行了结构改革,发展了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第四,高等教育有了 很大发展。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以藏族、苦聪 人、独龙族为例说明) 3.全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审议通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关 于教育的重要立法。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确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制度,基 础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90 年代,全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对 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将使全民 族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小结)纵观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这与党和政府对发展现代科技和教育的重视和正确决策分不开,与 杰出科学家、广大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的自力更生、刻苦钻研、奋斗不止、 无私奉献分不开。未来世纪将是科技决定国力的时代,而科技的发展又必须 是教育先行,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布置作业)请学生列表归纳中国现代科技的主要成就。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0:24:5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