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展示] 氨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和三
维动画显示模型
[提问] 猜想这是什么分子,观察它的空
间构型,写出它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强调] 氨分子的构型不是正四面体
[介绍] 氨分子中的键角是 107°18’
回答:是氨分子
空间构型:三角锥形
[讲解并板书] 一、氨
1.分子结构:三角锥形,氮原子上有一
对孤对电子
倾听,笔记
[演示实验] 氨的喷泉实验,具体操作见
教材
[提问] 为什么烧杯中的溶液会向上喷入
烧瓶内形成喷泉?
[再问] 烧瓶内的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观察现象,思考并讨论
回答:氨极易溶于水,烧瓶内气体
压强减小,烧杯内溶液在大气压作
用下喷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回答:氨水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
红
[小结并板书]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比空气轻, 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
化
[介绍] 夏天的厕所中常有氨的气味,液
氨常用作制冷剂
笔记
倾听
[讲解并板书]
3.化学性质
(1)和水反应: 生成弱碱一水合氨
[强调] 一水合氨的写法和方程式的书写,
说明在计算氨水的浓度,溶质以 NH3
分子存在。
笔记,书写方程式: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提问]氨显碱性的表现是什么?
[演示实验] 将两个玻璃棒分别蘸浓氨水
和浓盐酸, 然后靠近
[提问] 烟是什么? 解释上述实验中白烟产
生的原因?
回答: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能和酸发生反应
观察现象: 有白烟产生
回答: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气体中形成
烟, 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挥发出
氯化氢,当二者在空气中接触时立即
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 形成白烟
[小结并板书]
(2)与酸反应: 生成铵盐 笔记, 书写方程式:
NH3 + HCl → NH4Cl
[演示]
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模拟演示氨分子和氢
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生成铵离子的过程
NH3 + H+ → NH4+
[提问] 硝酸和硫酸也能和氨反应, 写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介绍] 医用的虫咬水, 可用稀氨水, 中和
蚊虫叮咬后产生的酸性物质
观察
回答: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演示实验] 氨的催化氧化, 将固体烧碱加
入到盛有少量浓氨水的锥形瓶中, 立即将
红热的铜丝(弯成螺旋状)插入锥形瓶
内.
[小结并板书]
(3) 催化氧化: 方程式
[讲解] 氨的催化氧化, 工业上可用于制硝
酸.
观察现象: 铜丝持续红热
笔记, 方程式:
4NH3 + 5O2 4NO + 6H2O
催化剂
[讨论] 氨水与液氨有何区别?
回答: 氨水是混合物, 能导电, 其中含
有
NH3、H2O、NH3·H2O、NH4+和OH-
液氨是纯净物,不导电,其中只有
NH3
[指导阅读] 氨有哪些用途? 阅读,思考
[随堂检测]
1.下列各组气体和液体(溶液)做喷泉实验, 不能成功的是 ( )
(A)HCl, 水 (B)二氧化碳, 浓NaOH溶液
(C)氯气,饱和氯化钠溶液 (D)氨气, 水
2.用两个玻璃棒分别蘸浓氨水和下列溶液, 将两个玻璃棒靠近时(不接触)有白烟
产生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3.实验室如何保存浓氨水? 为什么?
[随堂检测答案] 1. C 2. A
3.由于氨水受热易分解,氨易挥发,应密闭保存,并放在阴凉处.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提问] 工业制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回答:合成氨反应
[演示实验] 实验室制氨气
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按质量比 5:8混
合后,在研钵中研磨混匀,让学生闻氨
的气味。然后将固体混合物放入到大试管
中加热。装置图见教材。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氨气,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和玻璃
棒蘸浓盐酸两种方法检验氨气。
闻氨味
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
观察现象: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玻璃棒蘸浓盐酸有白烟产生
[讲解并板书]
4.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铵盐和碱共热反应
(2)试剂: 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
(3)装置: 固固加热, 大试管(管口略向下倾
斜)
(4)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瓶口放棉花)
(5)检验: ①湿润的红石蕊试纸 变蓝
②玻璃棒 + 浓盐酸 白烟
倾听, 笔记
[讨论] 有关制氨气的试剂
(1)能否用NaOH固体代替消石灰?
(2)能否用铵盐和烧碱溶液加热反应?
(3)能否用硝酸铵或碳酸氢铵代替氯化铵?
[讲解] 用硫酸铵代替氯化铵是可以的.
讨论并回答:
不能用 NaOH固体代替消石灰, 因
为固体烧碱在加热情况下强烈腐蚀
试管玻璃, 而且烧碱易吸水潮解.
不能用铵盐和烧碱溶液加热反应,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用溶液反应生
成氨气的效率较低.
不能用硝酸铵或碳酸氢铵代替氯
化铵, 因为硝酸铵受热可能爆炸, 而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
碳气体, 使得制出的氨气含较多的杂
质.
[提问] 制取氨气的反应装置,还可用于制
取什么气体?
[小结] 固体和固体反应加热制气体的实
验, 均可采用该装置.
回答: 可用于制取氧气
[提问] 氨气能否用浓硫酸干燥?
[讲解] 干燥氨气可用碱性干燥剂: 碱石灰,
它是 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回答: 氨气为碱性气体, 不能用浓硫
酸干燥
[介绍] 实验室还可用浓氨水加入氢氧化
钠固体加热的方法来制取少量氨气
倾听
NH3·H2O NH3↑ + H2O
[展示] 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
固体样品
[讲解] 硫酸铵的俗名为硫铵, 硝酸铵的俗
名为硝铵, 碳酸氢铵的俗名为气肥或碳铵。
铵盐均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中
观察
倾听
[演示实验] 氯化铵受热分解, 操作见教材
[讨论] 氯化铵的受热气化和碘的升华, 变
化是否相似?
观察现象: 氯化铵固体受热气化 , 在
试管的上部冷却后凝结
书写方程式:
NH4Cl NH3↑ + HCl↑
NH3 + HCl → NH4Cl
讨论并回答: 不同, 氯化铵的受热气
化是化学变化, 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
[板书] 二.铵盐
1.受热分解
(1)氯化铵:方程式
(2)碳酸氢铵:方程式
笔记
NH4HCO3 NH3↑ + CO2↑ + H2O
[演示实验]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用湿的
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观察现象:产生气体,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
[板书]
2.与碱的反应
[演示实验]
分别向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溶液中,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
热,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有无氨气
放出.
[小结] 利用该反应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
在NH4+
观察现象:铵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无明显变化,加热后有氨气
放出
方程式:
NH4+ + OH- NH3↑ + H2O
[随堂检测]
1.下列反应适宜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
A.氯化铵溶液和烧碱溶液共热
B.氯化铵固体和烧碱固体共热
C.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固体共热
D.碳酸氢铵固体和消石灰固体共热
2. 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溶液中不含有铵离子的是 ( )
A. 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后, 呈红色
B. 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后, 呈红色
C. 将溶液在试管中加热至沸腾, 试管口放置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D. 将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加热至沸腾, 试管口放置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
色
[随堂检测答案] 1. C 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