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06:40
[原创]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语文 五年级.doc(43.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 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 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 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 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 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 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 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 统文化的感情。培养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民族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从这 个单元开始,我们已经轻轻地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带着自豪的心情领略了许多。 我们欣赏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风采;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盘);还 了解了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历史遗迹——(赵),今天我们将要欣赏一幅画, 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谁能帮老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聪明的孩子,谁能在不改变题目意思的前提下,用另外的词代替“名扬中外”呢? 《清明上河图》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 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师相机板书。 2、这篇课文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生答) “图文对照法”。 下面你们就用图文对照法默读 2—4段,看看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画上的街 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3、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北宋汴梁的繁荣景象) (3)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4、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三、观图激情,感受画面的精彩 1、课件《清明上河图》,展卷让学生观赏。 2、师配乐解说画面部分精彩内容。 3、教师: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清 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 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 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五、抒发情感,拓展思维 1、清明上河图确实很了不起,不仅仅是画画的妙,更重要的是它的价值在于— —齐读 5段。 2、大家已经了解了清明上河图了,如果要想把从课文搜集到的信息长久地保存起来, 老师可以介绍一个方法:学习做一张资料卡。 资料卡 画名 作者 年代 大小 画面内容 保存地 历史价值 3、交流更多信息 关于这幅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你还知道关于它的哪些信息? 4、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生动有趣的课文,让 我们进一步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现在你最想说什么? 5、《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 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是汴京 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 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 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因 此,它还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吧!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 绝!中华文化真叫绝!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为自己祖国具有如此悠久历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中 国传统文化里,除了今天展示的古代绘画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杰作。在课外时间还可 以继续收集和浏览。 六、自选作业 1、对照画面给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2、了解我国传统文 〖板书设计〗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总体介绍 具体介绍 历史价值 北宋   张择端 行业多 古都风貌 长528厘米 宽24.8厘米 街市热闹 生活情景 八百年前   汴梁    情景有趣          【课后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灿烂的中华文 化”。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制定目标上只要求学 生了解画面内容,初步感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 文化的感情和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自学课文,培养学习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设 计上老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张扬祖国灿烂文化的氛围,让学生融如其中。再通过小组合 作学习的方式自学课文。目的是体现现在语文课堂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近十分钟的小组合作活动中老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的热情是高涨 的。虽然只有两个小组做了汇报,但我认为我们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成果的展 示。让老师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孩子们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在提高。在本堂课中也暴露了学 生的一些问题,小组汇报的组织形式要加强,倾听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发言语言不够规 范,语言组织能力较弱,条理性差。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些方面都是要着重培养的。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0:22:1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