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08:09
[转发]功率教学设计 九年级.doc(15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功率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 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 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用挖掘机挖土和 一个工人单独挖 土比较哪一种方 法更快? 想想议议 学物理 孙女与爷爷上楼 梯,谁做功多, 谁做功快! 活动 对一个列表中的 数据分析做功快 慢! 方法 用速度概念 类比 功率概念的得出 电功率的 应用迁移 例一 例二 例三 师生共同 总结 1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 动 层 面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创设 情境 引入 新课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 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 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 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 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 考) 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 景,将学生引入学习 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 学习主题,让学生发 表自己的看法,初步 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 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 生的注意,启发学 生思考,并直接切 入学习主题。 认知 层面 想想 议议 学物 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 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 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 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 功 所用时 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 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 的快慢,可以先确定 路程再比较时间,也 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 较路程。同理,要比 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 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 础上进行回答,由他 人(同组同学或其他 组同学)适当补充, 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 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 功快慢的方法:①做 功相同,比较做功的 时间,时间短的做功 快 ;②时间相同,比较 做功的多少,做功多 的做功快 。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 温故而知新,对后 面的学习将起到重 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 学生通过讨论,知 道物体做功有快有 慢之分,进一步知 道比较做功快慢的 方法,在此基础上 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 方面都具有,如果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 认知 层面 认知 层面 认知 层面 2 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 4、想想议议: 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 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 率大。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 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 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 60W,表 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 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 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 1牛的力在 2秒内将 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 1米,你 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 五楼,你会选用什么 方法? 学生讨论过程。 教师点拔:在图中不 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 们爬楼的时间,能否 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 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 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 时间的概念(电功 率)来表示物体做功 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理解功率的概念,功 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 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 作适当的讲评,加深 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 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 所做的功,再求功率, 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 识均有所帮助。 中逐步启发,加选 先进的起重机,学 生就会在前面讨论 的基础上深刻领悟 物体做功确有快慢 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出 现分歧,教师就在 学生的分歧中导入 功率的概念,循序 渐进,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 表示物体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要比较 两物体做功的快慢 可用功率直接比 较)。 通过实例讲授,让 学生自然知道功率 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 物理意义的理解, 使学生对人和一些 事物的功率数值有 个具体的概念,懂 得功率大或小的意 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功率的相关 知识,包括公式的 运用。 理解 层面 认知 层面 理解 层面 理解 层面 3 知识 的运 用与 迁移 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 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运 用能力。 1、想想议议: 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 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 快慢的? 2、例题:体重为 900N的爷爷 与体重为 300N的小孙子举行 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 若: (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 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 (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 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 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 (3)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 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 以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 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 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 做功慢? 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 手做一做。 教师适当的引导,让 学生说出经济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频率(振 动),拓展知识。 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 举的例子,通过讨论 及训练,培养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学生边边思考,边动 手进行计算解答。教 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 投影,可进行全班讨 论,加深理解。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 解答,教师在课室巡 视,给有学习困难的 学适当的帮助。学生 解答完后,教师再用 解题示范,强调解题 的方法和习惯。 对各种变化率,增 长率的认识,让学 生拓展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做功 快慢的理解及加强 学生对功率知识的 应用能力 练习功和功率公式 的应用,使学生加 深认识功──力和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的距离的乘积,功 率──单位时间内 所做的功。 了解 层面 理解 层面 理解 层面 小结 四、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 获? 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 答并作适当的讲解。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 我的机会,同时教 师也能借此机会发 现学生学习的问题 并获得教学效果的 即时反馈。 认知 层面 4 四、点评 陈信余老师点评: 自我点评: 功率的教学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过程按教科书的思路进行授课,课堂显得枯燥,学生学 习热情不高。本教学设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 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议议”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功率的 知识,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现到学致用的乐趣。本人教学实践证明, 这节课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本课黑板中间的主板书: 5 功 率 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 单位:瓦特 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0:20: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