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5.1 透镜
西中 陈培凤
【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透镜的第一节,须从生活中有关透镜的实例引入透镜的分类、特
点及其对光线的作用,并利用这些特点来辨别不同透镜,以引入透镜光路图
的教学和焦距的测量,再由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生活中的近视和远视眼镜的
度数。前后呼应,激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和对透镜原理和应用的探究热情,从
而为下面的教学作下铺垫。课堂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验,让一切结论
都由学生自己得出,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透镜、透镜的分类,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3、学会辨别两种透镜,知道多种辨别方法并能评判其优劣;
4、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远视眼镜的焦距,了解度数与焦距的关系。
【重、难点】
1、 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特点及辨别方法;
2、 平行光聚焦法估测凸透镜的焦距;
3、 光路图的绘制。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光源、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新
课 ( 2 分
钟)
展示宇宙图片,古人对
视觉延伸的渴望,今人
使用的仪器,引发学生
对透镜的兴趣
观看图片,作出想
象,对透镜产生兴
趣
由 古 至
今 , 引
入透镜
二、透镜的
分类及特点
( 10 分
钟)
观察两种透镜,它们有
什么区别?
1、摸一摸
2、看一看
3、他们对光线有和作用
呢?
1、摸,体会外形上
的区别;
2、看,近距离看课
本上的字,看有何
区别;
3、观看光斑的变化,
得出结论
学 生 活
动 , 自
主探究
做演示实验
小结:两种透镜的不同
特点
凸 凹
形
像
光
归 纳 总
结 , 以
助记忆
三、辨别两
种透镜(12
分钟)
1、根据上述特点,你能
否辨别它是何种透镜?
2、试一试:
辨别近视眼镜是哪种透
镜;
3、你觉得远视眼镜是哪
种特点
4、你还有其他辨别方法
吗?
5、这些方法中,你觉得
哪种方法比较好呢
6、小结
讨论并实验
得出结论:一摸、二
看、三照
用上述方法辨别近
视眼镜是哪种透镜
作出猜想
激烈讨论并回答
各抒己见
实 际 操
作 , 提
高 实 验
技 能 和
应 用 能
力
三、特点及
应 用 ( 10
分钟)
凸透镜的特点:1、能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2、对
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
会聚透镜;3、光路图;
4、光心、主光轴、焦点、
焦距的概念
凹透镜的特点:1、能成
正立缩小的虚像;2、对
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
发散透镜;3、光路图
练习:填合适的光学
透镜
故事:-48ºc的野外,
无点火工具,怎么办?
1、森林里为何不能仍有
水的饮料瓶?
2、如果叫你用冰透镜点
火,你会把干草放在什
么地方?
小结
作光路图
作光路图,理解虚
焦点
填图
讨论回答
概 念 教
学 光 学
作 图 规
范
提 高 应
用能力
四:测凸透
镜 的 焦 距
(8分钟)
1、你能用上述方法测出
凸透镜的焦距吗?
2、活动:测定远视眼镜
的焦距
3、你觉得眼镜的度数与
什么有关吗?
4、度数与焦距的关系
讨论方案
设计实验
作出光路图
阅读信息库内容
实 验 规
范 步 骤
方法
与 实 际
结合
五、小结(3
分钟)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归纳总结 归 纳 总
结
【板书设计】
一、透镜的分类
二、两种透镜的特点及辨别
三、平行光聚焦法测焦距
【课后记】
1、参考教学资源:中学物理教育网、物理实验资源、物理教学参考、小组合作学
习方法、学习评价、实验报告册等;
2、用实验组织教学,分层次展开教学,环环入扣,力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
意识、方法和能力,在实验中获得技能方法、在交流中获得知识结论、在练习中
得到巩固提高;
3、教师的引导作用,在适当的时机,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探究方法、合作意
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作指导,以求学生能迅速得到提高。在练习设计上注重
设置阶梯,以及时巩固知识,并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和提高。
凸透
镜中间厚
边缘薄
凹透
镜中间薄
边缘厚
从对光线的作用
看
从成像特点看
从外形特征看
凹透镜凸透镜
4、在实验的组织上还应注意更科学合理,引导应更清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