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08:40
高一《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的课时当堂测试题(新课标)(附答案) 高一.doc(7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0 0 类别 : 试卷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的课时当堂测试题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注:黑体部分为答案 第一框题“体味文化” 1、 单项选择题(5分钟) 1、文化的内涵就是(   ) A、文明   B、有知识有素养 C、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D、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B、某国议员总统竞选   C、参加文学社  D、风景秀丽山川 3、2005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每天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 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 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一事实说明 ( ) A、在经济落后地区是难以发展先进文化的B、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 实践的产物。  4、2005年7月5日,全国首个“空中青少年宫”,――青少年宫在线网站在浙江杭 州开通。从这天开始放暑假的中小学生可以进入“空中青少年宫”,足不出户就能参与青少 年宫的各项活动,享受网络带来的文明与快乐。这体现了(    ) A、人们的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5、2005年5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广大作家和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努力创作更多的优 秀作品。上材料表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 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D、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6、2005年4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要推动文化创新,就必须深入生活,深入 实际,深入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这是因为(   ) A、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文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2、 不定项选择 7、“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包括(   ) A、世界的万事万物B、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D、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8、下面关于 “文化” 是 什么正确理解的是(   ) A、“文化”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社会实践的产物。 C、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 来的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9、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下面属于文化形式的是(   ) A、思想、理论、信念、信仰 B、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 C、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并发表《共产党宣传》 D、芭蕾舞剧《天鹅湖》演出 10、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   ) A、2004年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 见》 B、坚决查处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 C、参加学校文学社D、参加生产劳动 请把以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3、 辨析题(10分) “文化是人们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①文化”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 态的部分 ②人们创造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部分,文化仅指人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这 一部分。可见,认为“文化是人们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③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文化由人所创造, 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社会实践 的产物。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5分钟) 1、2005年4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事实体 现了(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决 定的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③② 2、2005年7月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感动和激 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河北易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和绿色资源,脚踏实地建设生态文化旅游 强县,促进了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这体现了(   ) A、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化 B、经济发展是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 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D、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3、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 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 化消费更加丰富,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说明(   )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4、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 越广泛、多样和直接。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这表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展决定的 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5、上题材料还表明 A、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与政治日益融合 B、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 C、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D、政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 二、定项选择 6、2005年4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事实体 现了(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有材料显示,美国目前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 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 制作。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80%。它们不仅为美国 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 和文化精神。这种情况不仅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警惕,甚至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感到 忧心忡忡。这表明(   ) A、文化发展决定经济发展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我们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安全    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8、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必须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 因为(   )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 展 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惟一标志        D、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9、温家宝总理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 展。”这是因为(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促进社会的发展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成为综合 国力的重要标志。 10、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 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可见(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发展决定经济发展    C、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 要求 请把以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辨析题(10分)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①认为“经济决定文化”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 的反映,一定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 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促进社会的发 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认为“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没有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不同,因而是错误的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2、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 ①价值观念②身体健康③风俗习惯④文化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表明 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 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5、俗语“乡音难改”表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6、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 A、学历 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 分钱工资。这表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 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 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 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二、定项选择 9、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 A、特定的文化环境 B、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人们的大脑认识活动 D、人们的思维方式  10、2005年6月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 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A、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 行为 C、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请把以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10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的。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 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什么特点? (1) ①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 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 都带有文化的印记。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 不同的价值观念等,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影响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不同思 维方式的形成。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2)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 定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模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文化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 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 一、单项选择题: 1、《马赛典》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民热血沸腾。法国人民唱着这支歌奔赴前线。这说明 《马赛典》 ①有感染力 ②有感召力 ③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④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⑤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现在,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著讲“服饰文化”,吃饭讲 “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由此可见(   )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要求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3、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先进文化教育,是因为(     ) A、先进文化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B、先进文化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C、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4、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 文化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 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 A.不利于人们生存资料消费水平的提高  B.表明我国社会已从整体上实现了现代化 C.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表明文化与经济互为前提和基础 二、不定项选择题: 5、2005年 7月 7日,《伟大胜利》大型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开幕。 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 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深入进行爱国注意教育的生动教材。之所以要深入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是因为( ) 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 力量 C.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D.它能培养人们具有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6、优秀大学生成为杀人犯,马加爵事件再一次震惊全国,因小小的口角争端而杀死同 学,这引起人们的深思,我们仅有科学知识是不够的,应当全面发展,其中重要的因素在 于提高(  ) A、道德素质  B 、思想素质  C、健康素质    D、身体素质 7、“要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 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   ) A、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8、英国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这一论断说明( ) A、文化对人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B、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9、“中国经济的连年高速增长,中国百姓的口袋不断充盈,导致老百姓对文化生活要求的 不断提高与扩大。由此可见(    ) 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要求也不同 10、“纽约市长安东尼奥为治理纽约地铁站里的小偷和抢劫现象,他不是采取暴力的办法, 而是在地铁站里不间断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音乐。其中《圣母颂》是播放次数最多的 音乐。这样做的结果是,地铁站内多发的小偷和抢劫行为大为减少,发案率创下历届政府中 的最低。”由此可见(    ) A、音乐欣赏,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 B、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的感染力,使人深受震撼,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D、音乐是制止犯罪最有效的载体 请把以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辨析题:“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1)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为人类所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文化是 人创造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2)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 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不同。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人 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题目看到了文化和人的密切联系,但笼统地认为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是片面的。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0:19:2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