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08:41
[转发]初中语文教案《麦琪的礼物》 .doc(3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麦琪的礼物》 【教学目的】 1.领会小说构思之巧妙。 2.学习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 3.学习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难点】 1.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 2.理解作者对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颂。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是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较法。 总体构想 1.摒弃按照小说情节“开端、发展……结局”而教的公式,采取“总体—局部—总体” 的方法:先通览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内容与形式),再深入局部(细部)。仔细揣摩,最 后又回到全文,综合理解与消化篇中精华。 2.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小说,要求学生应充分预习课文,除了常规做到的借助工具书 解决生难字词外,须准备用四五百字复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时、地、人、事、事件的因 果。 媒体设计:投影仪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在 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 来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代号 34627的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 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 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 消遣和娱乐。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 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 1899年 《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34627号罪犯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 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后,一发而不可收,34627囚徒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 的短篇小说大师。同学们知道他的笔名吗?对,是欧•亨利。非常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 小说也是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解说: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师用关于作者的故事来导入,正 好切合小说的特点,同时又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究的热情:这位由囚徒 到作家的人是谁?他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创作了哪些优秀作品?《麦琪的礼物》讲的是一个 什么样的故事?……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解题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锡特尼•波特尔,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生于美 国比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的家庭。年轻时,欧•亨利在家乡一家药房当学徒, 后来到西部得克萨斯州做过牧童、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在银行工作期间,由 于出纳制度不完善,短缺了一笔现金。为了避免受审,他离乡背井到中南美流浪了几年,后 来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回家看望,终于被捕,在俄亥俄州监狱坐了三年的牢。狱中以 “欧•亨利”为笔名创作短篇小说。出狱后到了纽约,专门从事写作,定期为报刊撰稿。 坎坷岁月,不幸遭遇,流浪生活,监狱禁闭,以及和多种多样的人接触,给了欧•亨利 丰富的创作题材。他一生共创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麦 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的藤叶》等。他的小说从各个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 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颂扬了他们的真诚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由于他描写的生活画卷广阔,他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 科全书”。他的小说以诙谐幽默见长,往往在幽默中揉进辛酸,形成“含泪的笑”的独特风 格。小说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结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实,令人赞叹。 (解说:独特的“欧•亨利手法”产生独特的“欧•亨利小说”,而要研究独特的“欧• 亨利小说”,则应首先了解独特的欧•亨利创作生涯——这是我们要步入迷人的欧•亨利艺 术殿堂进行探索的必经之路。同时,初中生是首次接触欧•亨利的作品,故而有必要对作者 的情况作较详细的介绍。为了方便学生做笔记,可将上述内容的概要投影出来。) 三、研习课文 1.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A.掌握文中的生难字词(投影)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吝啬 抽噎 贫民窟 相形见绌 瘦削 白皙 玳瑁 馈赠 解释词义: 神经质 掂斤拨两 相形见绌 俗不可耐 晦涩 馈赠 B.指定一学生口述小说大意,全班补充修正。 C.初步把握小说主旨。可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看法,不必苛求学生有统一的见解,因为 尚处在阅读的初级阶段。 (解说: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阶段,以口述大意和粗知主旨为训练内容,从整体上观 照全篇,为后阶段的阅读教学作好准备。另外步骤 B和C培养学生概括、分析之思维能力, 又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 2.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采取“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明确:小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写德拉无钱给爱人买圣诞礼物而痛苦。 第二部分:7~23段写德拉给爱人买到了美丽的礼物。 第三部分:24~44段互赠礼物。 第四部分:45段篇末点题,作者赞美礼物。 (解说:这是一个过渡性的教学环节,是本教时口述大意的深化,又是下课时重难点 突破的必要准备。) 四、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思考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如何刻画的? 2.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极其巧妙,本文中是怎样具体体现的? 第二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引新课 提问: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样理解本文的三要素? 二、研习课文 3.品读课文,突破重难点。(接上课时“研习课文”步骤 2之后) (1)人物 ① 提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德拉和杰姆,德拉着墨更多。 ② 德拉是个什么样的女性?小说是如何刻画她的? 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如下: 肖像描写:瘦小灵活、身材纤细、两眼晶莹明亮……尤其是作者不惜笔墨,运用夸张、比 喻去着力描写德拉的长发,动词“泻”的运用极为形象传神。因为德拉的长发不仅展现了主 人公美丽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教学时,让学生朗读这些文字 , 并运用再造想像,让美丽的德拉在自己的眼前活起来。 动作描写:提醒学生体会 19段中的“搅翻”。 语言描写:可重点品读 28段、33段。品读后进行角色朗读。 ③ 杰姆对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说是如何表现的? 重点品读 26段、29段、32段对杰姆神情的刻画。教师点拨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这 一神情下的杰姆的心理补充出来,这样就可以切身体会出杰姆对德拉的感情。 (解说:跳读、摘读课文,让学生的思维经历感受、分析、比较、推论、判断等去把握人物 形象,不需面面俱到,但应授之以渔。) (2)情节 提问:欧•亨利是个编故事的能手。他能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那样引人入胜,就靠构 思之精巧。本文的巧思表现在哪里? 首先,悬念丛生。(结合课后习题二进行,可分别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相互点 拨,相互完善。)德拉一定得给杰姆买圣诞礼物,否则她过不了这个节。可是,贫穷的她怎 样才能弄到钱?(悬念初起)后来德拉卖掉了夫妻俩引以自豪的两样东西中的一样——头 发,用卖发得来的钱,为杰姆买了一条表链,并在家中期待着杰姆的到来。读到这里,我们 一定会以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链该有多高兴了。可是杰姆一进门就盯着德拉,露出一种“摸 不透的表情”,这是为什么?(悬念再生)当杰姆听到德拉说是剪了发而买了一件“美丽 的礼物”后,杰姆恍如梦中,多次向妻子发问:“你把头发剪掉了?”“你说你的头发没 有了?”读到这里,读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变了,难道杰姆就不爱她了吗?(悬念接 踵而来)继续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杰姆给德拉买了用来装饰那一头长发的成套发梳,可 如今,德拉的长发却没有了,难怪他追问不休。杰姆哪里来的钱呢?(悬念又起)直到最后, 读者方才明白:原来杰姆是卖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东西——心爱的怀表,才给妻子买回了 成套的发梳。 其次,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结合课后习题三进行,答案参见教师用书) (解说:以上的“研习课文”是深入小说细部的阅读,着力培养学生发现且思考问题 以及对重点语句进行揣摩的能力。) 三、复读课文,整合小结 1.小说主旨 学生发言后教师再点拨归纳:《麦琪的礼物》叙写了一个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 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反 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辛酸,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爱情。 2.小说风格 ①“ 含泪的笑”。 点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想带给对方以快乐,可结局是美好的愿望落空了,这是何等 悲酸!可是,虽然他们的好意落空了,但这并不是一个因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德拉 和杰姆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不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吗?难怪作者把小说的题目命名为《麦琪 的礼物》,这是神圣的、充满爱的、寓意深远的礼物。 ②“ 欧•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结局。 点拨:作者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最紧要的东西包藏着,引而不发,到结束时才 重笔一点,和盘托出原委,不仅出奇制胜,令人拍案,还把作品的思想含义尽速推进一层 文字不多,却引人深思。 ③ 作者善用夸张和比喻,小说语言幽默、风趣、诙谐、俏皮。 (解说:“整合小说”是将局部揣摩所得加以综合,予以深化,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整 地理解课文主旨和艺术形式,这是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延伸的必要途径。) 四、布置作业 1.再读小说,细心体会小说的风格。 2.改写小说。本文主要是从德拉对丈夫的痴情来写的,大部分笔墨写的是德拉,请你改 从杰姆的角度来写这个故事,注意学习欧•亨利的创作风格。 (解说:习题 1为消化巩固性练习,习题 2旨在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解说:此板书是图文结合形式板书。虽说只有 18个字,加上一些必要的图形和线条, 却涵盖了丰富的信息:①课题是“麦琪的礼物”;②小说的主人公是德拉和杰姆这一对夫 妻;③小说的主要情节:德拉卖掉长发为杰姆买了白金表链;杰姆却卖了怀表给德拉买了 一套发梳。双方美好的愿望都落空了,无法圆满,因而用虚线连接这些事物。④小说的主旨: 德拉和杰姆共同收获了相濡以沫的爱情,需用红色粉笔画出这一颗“爱心”,这一颗爱心 和文题又呼应起来。 这一板书极其简练,突出了文章的精髓,叫学生一目了然,体现了布局美、形象美、清 晰美、精要美,给人极深的印象。) 方案二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各种各样的节日里,人们都喜欢借赠送礼物传达自己的感情,幸福的同学们定有数 不清的礼物,请几位同学来说说自己最珍贵的节日礼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小说, 写了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这是怎样的圣诞礼物呢?主人公的命运又如何呢?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研习课文(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业(同方案一) 第二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引新课(同方案一) 二、研习课文(同方案一) 三、整合小结(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欧•亨利小说选》 第三课时 一、回忆欧•亨利的小说风格。 二、比较阅读。 把欧•亨利的另一篇小说《爱的牺牲》和《麦琪的礼物》作比较阅读。 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先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再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只点拨比较阅读 的“可比点”: 1.两篇小说的主旨。 2.两篇小说的主人公。 3.两篇小说的情节的推进、结局的完成。 4.两篇小说的语言风格。 (解说:此方案适合于学生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 方案三 第一、二课时同方案一,第三课时为“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堂上的任务如下:一、帮 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二、师生共同创设研究情境,讨论后形成若干研究性课题;三、各小组 确定课题;四、教师分组进行研究方法指导。要求学生课后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占有资料, 采用合适的方法,完成课题研究。 【备教资料】 ● 索引①:《在美国牢狱中诞生的作家——欧•亨利生活与创作初探》阮温凌,《名作欣 赏》1988年第 2期 ● 索引②:《“欧•亨利手法”二题》余荩,《外国古典名作赏析》(一),山西人民出版 社 1985年 8月第 1版 ● 索引③:《古老的主题,别开生面的处理——评欧•亨利的〈爱的牺牲〉》柳鸣九,出处 同索引②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0:19:1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