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55:49
十六年前的回忆参考教案 六年级.doc(24.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 提问:课文写了关于李大钊的几件事情?按照提示把课文分为五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文中有 关语句。(先独立完成,然后分小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选择性地讲解、板书。 要点:1、对待亲人慈爱和善 2、对待工作认真严肃 3、对革命高度负责,不退缩 4、沉着镇定,从容不迫(敌人是怎样的?) 5、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大无畏 6、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立场坚 定、临危不惧 回答以段为基础,分别归纳回答。123属于第二段,45属于第三段,6属于第四 段。学生如有不同的归纳采取赞同的做法并 用他们的表述方法,只要和我的意思一样。在归纳回答的过程中,注意讲解以下 词语:“待了一会儿”“幼稚可笑” “含糊”“局势”“轻易离开”“僻静”“粗暴的吼声”(训练朗读)“一拥 而入”“严峻:严肃而厉害” “21节—28节训练朗读”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 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准备: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进行预习。并思考: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你是 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完成预习题目。学习生字词。在有疑问的地方 做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指名读生字。(在黑板上准备生字) 二、 指名说说课文的分段,并出示有关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局势、严峻、会意) 出示思考题: 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 1、 解释“局势”拆字法,局面形势。扩词组。局势稳定,局势严重。书上是讲李 大钊被捕以前的局势非常危急, 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a父亲早出晚归 b整理和烧掉书籍、文件 c工友被捕。面对 这危急的局势,李大钊是怎么做的? (读李大钊的语言)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怎么样?(对亲人慈祥,对工 作认真,对革命负责。勇敢) 2、 出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 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在文中找到。读。回答问题 a“他们”指谁?他们是怎样进来的?还有何表现, 说明什么?我有怎样的表现? 李大钊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父亲没有和他们讲任何道理?从中看出李大钊有 怎样的精神?(沉着镇定、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处乱不惊) 3、 父亲被捕了,在法庭上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找有关语句,完成思考题。(外 貌上看,饱受摧残;从神态上看, 对敌人无所畏惧:对革命充满信心;对亲人充满了慈爱。(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充满信心) 4、 当李大钊等 20多名烈士被敌人杀害时,他们高呼口号:“中国共产党万 岁!”从容就义。烈士们视死如归, 亲人们却是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自学最后一段,思考: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 我和母亲有什么反应, 表达了母子俩怎样的感情?(练习朗读) 三、 布置作业。自学本单元的读写例话,试着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对亲人慈爱 1943年 捕前{ 对工作认真 | 对革命负责 | 忘 沉着镇定 | 不 被捕{ 从容不迫 | 了 临危不惧 | 平静慈祥 1927年 4月 28日 被审{ 安定沉着 充满信心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04:4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