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56:28
函数的单调性教案 高二.doc(3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知识讲解 1、由拉线画椭圆的实验,我们得到椭圆的定义.讲解时,必须强调 2a>2c>0的条件. 为此,我们在做拉线画椭圆的实验时,用同一根细绳(长度为 2a),不断改变 F1、F2的距 离(为 2c)重复画椭圆(即 2a不变,2c变化),带领学生总结如下规律:F1和 F2的距离 越大,画出的椭圆越扁平,F1和 F2的距离越小,画出的椭圆越接近圆,当 F1和 F2重合时, 椭圆变成了圆,当 F1和 F2的距离等于绳长时,椭圆就“退化”为一条线段.这样,不但突 出了椭圆定义中 2a>2c>0的条件,还为讲解椭圆的离心率对其扁圆程度的影响打下伏笔. (说明:也可以固定 F1、F2,改变绳长画椭圆) 2、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可按照求曲线方程的步骤进行:(1)设点(先建立坐标系), (2)列式(3)代换(4)化简(5)证明(可省略). 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使所得方程简单易记,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利用椭圆是对称图形的特点来选取 坐标系? (2)对方程 aycxycx 2)()( 2222  ①化简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只要抓住 “怎样消去方程中的根号”这一关键问题,步骤写详细一些,学生可以接受. (3)方程①两次平方,得到方程(a2-c2)x2+a2y2=a2(a2-c2)②后,指出:为了使方程简 单易记,且具有对称美,可设 b2=a2-c2,从而得到标准方程, 12 2 2 2  b y a x (a>b>0). 接着提问:a、b、c中,c表示半焦距,a、b表示什么呢?教师可再回顾拉绳画椭圆的实 验. 如图 2-2当动点 M到达 A点时, aFAAFAFAFMFMF 21112121  可见 2a是椭圆的长轴. 如图 2-3,当动点M到达 B点时,     aMFMFBFBFBF  21212 2 1 2 1 . 在 Rt△OBF2中,|OF2|=c,所以|OB|2=a2-c2.由此可见,b表示椭圆的短半轴. (4)由方程 aycxycx 2)()( 2222  ① 经两次平方并化简得到方程 )()( 22222222 caayaxca  ② 可能不是同解变形,必须证明“以方程②的解为坐 标的点必在椭圆上”.由于证明过程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材中省略了.如有学 生问起可以加以说明.(此证明在“引伸与提高”中给出). (5)当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后,x2与 y2项的哪个分母大,焦点就在哪条坐标轴上.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02:0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