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56:29
映射一课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11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映射教案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了解象与原象的概念 (3)会结合简单的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 概念 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 练和能力 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善于独立 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 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 生抽象概 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 学生的情 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 的科学学 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第一章学习了集合的有关知识,主要有元素与集合之 间的表示 方法,即属于或不属于;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包 含或不包含 2°初中我们学过对应,例如: ①对于任何一个实数 a,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P和它对 应; ②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个点 A,都有唯一的一个有 序实数对 ),( yx 和它对应; ③对于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的一个确定的面积和 它对应; 这一节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对应——映射 二、讲授新课: (一) 映射的概念: 看下面的例子: 设 A,B分别是两个集合,为简明起见,设 A,B分别是两 个有限 集 说明:(2)(3)(4)这三个对应的共同特点是:对于 左边集合A中 的任何一个元素,在右边集合 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 和它对应。 映射:设 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f, 对于集合 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 和它对应, 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 f)叫 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记作: BAf : 指出:(2)(3)(4)这三个对应都是集合 A到集合 B 的映射; 考虑:(1)为什么不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象、原象:给定一个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且 BbAa  , ,如 果元素 a和元素b对应,则元素 b叫做元素 a的 象,元素a叫 做元素b的原象 注意:1°映射三要素:集合A、B以及对应法则 f,缺一 不可; 2°集合A中的元素一定有象,且唯一 3°集合 B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也未必唯 一 4°A={原象},B{象} 5°A、B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他集合 6°A到 B的映射与 B到 A的映射是两个不同的映 射 例:判断下列两个对应是否是集合 A到集合 B的映射?画 出对应图 ( 1 ) 设 A={1,2,3,4},B={3,4,5,6,7,8,9},对应法 则 12:  xxf ( 2 ) 设 }1,0{,*  BNA , 对 应 法 则 得的余数除以2: xxf  (3)设 }4 1,3 1,2 1,1{},4,3,2,1{  YX 取倒数xxf : ( 4 ) },,3,2|||),{( NyZxyxxyxA  , }2,1,0{B yxyxf ),(: ( 5 ) NBNxxxA  },,2|{ , 的最大质数小于xxf : (6) NA , }2,1,0{B , 除所得的余数被3: xxf  (二)一一映射 例如: 映射(1)有两个特点: ①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B中有不同的象 .②集合B中的元素都有原象 一一映射:设 A,B是两个集合, BAf : 是集合 A到集 合B的映 射,如果在这个映射下,对于集合 A中不同的 元素在B 中有不同的象,而且集合 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 有原象, 这个映射叫做A到B上的一一影射 上例中(1)是 A到 B上的一一映射,(2)是 A到 B的映 射,但不 是一一影射 注意:①一一映射中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B中有不同的 象,集合 B中的元素都有原象 ② A={原象},B={象},若 B≠{象}则这个映射就不 是A到B 上的一一影射 三、课堂练习:教材 P49练习1,2,3,4 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映射的概念;判断映射的方法 2.一一映射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五、课后作业:教材 P49习题2.1 六、板书设计: 课题 一、知识点 (一) (三) 例题: 1. 2. (二) 七、课后反思: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02:0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