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56:34
钠的化合物的教案示例 高一.doc(7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教 案 示 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提问]钠在空气中氧化、点燃后得到 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指出它们属于何种类型的物质? [过渡] Na2O和 Na2O2都是钠的含氧化 合物。 [板书]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一、钠的氧化物 回忆、思考后回答: 4Na+O2=2Na2O (白色固态氧化物) 2Na+O2=Na2O2 (淡黄色固态氧化物) 学习,笔记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提问]对于钠的氧化物还应了解哪些 性质?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证实这些物 理性质? [讲述]根据我们所了解的 Na2O 和 Na2O2的性质,知道 Na2O 和 Na2O2与水 发生的反应已不是简单的溶解,而是 发生了化学反应。 [提问] 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多 少?有化合价改变的可能吗?可能变 为多少价?如何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可应了解它们的溶解性,可以分 别将它们溶解在水中,观察它们 的溶解性能。 听讲。 思考并回答:Na2O2中氧元素的化 合价是-1 价,是氧元素不常见的 化合价;有可能发生化合价的改 变,变为0价或-2价。可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收集好的气体瓶中检 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培养学生渗透研究问 题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化学问 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 方法。 [指导实验] 分组实验,Na2O(试管 1)和 Na2O2(试管 2)按照以下实验 方案实施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论; 1.打开试管1、2的胶塞,分别加入 少量水,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2. (1)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 有Na2O和 Na2O2试管内。 (2)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无色 酚酞试液,振荡。 1现象:两支试管中均发生剧烈反 应,放出热量;试管2明显有无色 气体产生。 1 结论:Na2O 和 Na2O2均可与水发 生剧烈反应: Na2O2与水反应生在 无色气体。 2-(1)现象:试管 1木条无明显变 化;试管2中木条复燃。 2-(1)结论:Na2O 与水反应不产生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和观察能力,进而激 发学生用实验进行验 证的欲望,培养科学 的认知方法。 [实验小结]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及 讨论,可分析出反应的化学原理:属 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1 价的氧元 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使色质褪去。 表现漂白性。 氧气;Na2O2和水反应产生氧气。 2-(2)现象:试管1、2所得溶液均 由无色变为红色,振荡后试管2颜 色逐渐褪去。 2-(2)结论:Na2O2有强氧化性,故 有漂白性。 [提问]为防止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试管1、2实验前要用橡皮塞住试管口。 利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可与空气中的哪 些成分发生反应? [过渡] Na2O和 Na2O2与水的反应我们 已探讨过,与 CO2又会有什么样的反 应呢?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 [实验要求] (1)尽可能保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 严谨性。 (2)确定实验所需的装置、仪器、试剂、 药品及其连续顺序。 回答:可与空气中的 H2O、CO2发生 反应。 分组实验; (1)用 CaCO2和盐酸制备 CO2,让 CO2与Na2O2接触并检验有无新物质 生成。 (2)用启普发生器或其简易装置制 备CO2;用硬质试管盛装 Na2O2. (3)将启普发生器或其简易装置与 硬质试管相连接。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 索欲望。 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 和创造思维能力。 [讨论]所制备出来 CO2是纯净的吗? 能混入哪些杂质?这些杂质对于Na2O 和 CO2的反应是否会造成干扰? [提问]如何消除这些干扰? [过渡] Na2O2是固体粉末,当通入 CO2时会将粉末吹起。 思考并回答:可能会混入杂质 HCl 和 H2O气体。它们 可以与 Na2O2反应,所以会造成反 应的干扰。 将混有杂质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 饱和 NaHCO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 瓶。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 [提问]如何防止CO2将Na2O2粉末吹起? [讲述]如果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入 的棉花可能会燃烧而发生危险。可以 用干燥管盛装 Na2O2两端填加少量玻 璃棉来解决这个问题。 回答:是否可将两团棉花放在硬 质试管两端。 听讲。 2e 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 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问] 写出 Na2O2与 CO2反应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 数目?这种反应是哪种类型的氧化还 原反应?表现了 Na2O2的哪些化学性 质? 2 Na2O2+2H2O=4NaOH+O2↑ 回答:属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表 现了 Na2O2中-1价氧元素的强氧化 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 语言表达能力。 [归纳]通过上述演示及实验的事实。我们可对Na2O、Na2O2的性质做如下对 比分析: Na2O Na2O2 颜色 白色 淡黄色 状态 固态 固态 与H2O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 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4Na2CO3+O2↑ 用途 (可做漂白剂) (可做供氧剂) 运用对比分析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两者的 重要性质。 [过渡]除 Na2O、Na2O2以外,我们在 初中还学过NaCl、Na2CO3,下面我们 再来学习几种钠的其它重要化合 物。 [板书]二、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 1.硫酸钠(Na2SO4) [阅读]103页 Na2SO4相关内容 [多媒体投影]介绍 Na2SO4的俗称、 存在及用途。 阅读及观看后了解: (1)晶体化学式: Na2SO4·10H2O (2)俗称:芒硝 (3)用途: (4)存在: 提高学生的兴趣,培 养学生的阅读、分析、 归纳能力。 [板书]2.碳酸氢钠(NaHCO3) [设问]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 碳酸的酸式盐。回忆碳酸钠有哪些 化学性质?碳酸氢钠是否与碳酸 听讲并记录。 回忆:碳酸钠可以与酸、碱、盐反应。 培养学生时刻将新旧 知识进行有机联系, 从而加强掌握能力。 钠有类似的性质? [实验]按以下实验方案分组进行, 认真观察、对比、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1)少 量 取 相 同 质 量 的 Na2CO3、NaHCO3固体,分别放入 两支试管中,加入 2—3mL水, 振荡,观察溶解情况; (2)分别取少量Na2CO3、NaHCO3溶液 于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加同一 浓度的稀盐酸。 (3)分别取少量Na2CO3、NaHCO3 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入 CaCl2 稀溶液,振荡;然后再向盛有 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NaOH, 振荡。 分组按要求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1)现象:碳酸钠更易溶解 (2)现象:将盐酸滴入盛有碳酸氢钠的溶液试 管中,立即产生无色气体;将盐酸滴入碳 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开始无气泡,继续滴 加,产生无色气泡。 (2)结论: NaHCO3+HCl=CO2↑+H2O+NaCl Na2CO3+HCl=2NaHCO3然后: NaHCO3+HCl=CO2↑+H2O+2NaCl 总反应为: Na2CO3+2HCl=CO2↑+H2O+2NaCl (3)现象:CaCl2溶液加入盛有 NaHCO3溶液 的试管中,无沉淀产生;再加入 NaOH溶 液产生白色沉淀;CaCl2溶液加入盛有 Na2CO3溶液的试管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3)结论: CaCl2+NaHCO3不反应;但是 NaHCO3+NaOH=Na2CO3+H2O Na2CO3+CaCl2=CaCO3↓+2NaCl 可以认为NaHCO3与 Ca(OH)2发生了反应。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及 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 力。 [实验小结] (1)相似性: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均可与酸反应。 (2)差异性: ①溶解性不同:Na2CO3更易溶于水: ②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NaHCO3与酸反应更剧烈。且当 Na2CO3过量时,可以首先与酸反应,生成NaHCO3,所以开始 可能并不产生气泡。 ③因为 Ca(HCO3)2易溶,CaCO3难溶,所以NaHCO3不与 CaCl2反 应,而Na2CO3 可与 CaCl2反应。 ④ NaHCO3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进而与 CaCl2反应, 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 法认识事物,能够更 加全面地分析事物。 生成 CaCO3,而Na2CO3不能与NaOH反应。 [提问]根据 HCO3-既能与 H+反应, 又能与 OH-反应,而 CO32-只能与 H+ 反应的反应实质写出相关的离子 方程式。 [过渡] Na2CO3、NaHCO3在热稳定性 上也有差异,能否根据已知判断 如果它们受热分解,产物可能有 什么? [提问]如何判断是否产生 CO2? HCO3-+H+=CO2↑+H2O HCO3-+OH-=CO32-+H2O CO32-+H+=HCO3- 或 CO32-+2H+=CO2↑+H2P 回答:可能有 CO2 将受热分解的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 水。 提高学生的感性知识, 进一步掌握所学。 [阅读]课文 Na2CO3、NaHCO3存在、制 取、用途。 [总结]小结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 相互转化关系。 阅读,归纳本节所学。 进一步加深认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01:3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