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57:06
[原创]《剪羊毛》教学案例 音乐 .doc(6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剪羊毛》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 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 。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让孩 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另外,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 ,而是一种内心 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如果没有亲身参与,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因此,这种“只 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艺术,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 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才会成为可能。 这节课,我确保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是策划人和 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我希望这节课在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快乐的教学气氛中完成。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用轻盈有弹性而不是喊叫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歌唱。 2、能正确地演唱《剪羊毛》并表现这首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知识目标:学生在游戏及节奏排列的练习中,能够掌握附点音符的时值及特点。在歌唱中体验附点节奏 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情感目标:在歌曲的学习中,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并能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劳动 的意义。 教学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爱护、尊重、信任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是我设计 这一节课的宗旨。在《剪羊毛》这一课,我采用了“唱唱跳跳、闯关游戏、听听想想”等多种趣味性的教学 手段和教学形式,创造了一些美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在快乐中获取知识。通过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 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孩子的注意力一直 集中在课堂上,充分挖掘了他们音乐的潜质。并积极营造和睦的氛围,用 儿童的语言使师生关系平等化。 教学重点: 1.学会分辨附点音符及其节奏的打法。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自信的表演《剪羊毛》 教学难点: 1、歌曲中节奏的准确。 2、“这是我们在剪羊毛,剪羊毛”这一句音准的把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一架钢琴、关掉音乐的 FLASH韵律操小动画、精美的课件、《剪羊毛》的 CD、有图像的《剪羊毛》 动画MTV及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一.跟着《剪羊毛》的音乐跳韵律操 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快乐的音乐课马上开始啦!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课前音乐韵律操。 今天请来的带操员是小鸡飞飞,(点击FLASH课件)大家准备好了么?Let’s go! 动画人物带领孩子们一起跳操,教师在旁弹《剪羊毛》为韵律操伴奏。 师:好,飞飞老师辛苦了,我们下节课见,88! (通过可爱的动画人物一起跳可爱的韵律操,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孩子们带着一个愉快的, 积极的心态进入下一环节。并在不知不觉间听了一遍《剪羊毛》的音乐) 二.节奏闯关练习 (通过我多次的试验,以下的踏步法让孩子非常容易就可以掌握各种基本的节奏,简化了节奏 的复杂性。“终级挑战”里的节奏型,是歌曲中最难掌握的附点节奏,我设计了闯关游戏,让 孩子们怀着极高的热情,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牢固的掌握这一节奏。) 师:小朋友们请坐,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个节奏游戏,这个游戏一共分为五关,要求同学们必须口脚 并用,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噢!看看谁的协调性最好,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了么?好!游戏开始! 进入第一关:老师先来讲讲第一关的要求,要求同学们口脚结合在均衡的脚步中一步一个读一个 “大”,什么叫均衡的脚步呢?就是每一步的速度和节奏都是一样的,看老师示范(提醒孩子们老师 示范的时候要认真观察,不要马上跟着做,老师示范完后孩子们再模仿。): 第一关: (一)黑板第一次演示记号为: X X 左脚 右脚 随踏步读法为: 大 大 (一步读一个“大”) (点击课件)评价: 成功过关,加油噢!! 第二关: (二)黑板第二次演示记号为:X X X X 左脚 右脚 随踏步读法为: 大 大 大 大 (一步读两个“大”) (点击课件)IQ小天使评价: 哇!好棒!别骄傲噢! 第三关: (三)黑板第三次演示记号为:X . X X . X 左脚 右脚 随踏步读法变为:X . X X . X (一步读两个“大”) 大 大 大 大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0 你 呀 我 呀 大 家 一 起 来 呀 (孩子如果不够准确,可以加上字用附点节奏读出来:“你呀,我呀,大家,一起,来啊”帮 助掌握) (点击课件)IQ小天使评价: 三(3)班的小朋友真聪明! 第四关: (四)用踏步法把所有节奏组合起来按顺序从左到右全部打出来. X X | X X X X |X. X X. X ︱ X 0 ‖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点击课件)IQ小天使评价:耶!!太棒了,胜利就在眼前啦! 第五关: (五)终级挑战. 把刚才学习的三种节奏型不按顺序的组合成一条节奏(课本最难的节奏),让学生用踏步法配合打 出来. X X. X | X X X X | X X. X | X 0 ‖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再增加一点难度,边踏步边按节奏说: 河 那 .边 | 草 原 呈 现 | 白 色 .一 | 片 0 (点击课件) IQ小天使评价:恭喜你全部过关,上课好好表现噢!! (这些节奏一步步的进行对孩子来说不算难,极大部分的孩子已经完全可以掌握。而图片上出 现的 IQ 小天使及掌声,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小朋友们为得到了表扬而感到兴奋,大 家跃跃欲试地准备下一关的挑战) 师小结:很好,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不错,为了奖励大家,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个美丽的地 方,它的名字就叫澳大利亚!(点击课题) 三.音乐之旅 (一)出示羊群的图片。师问:这是一幅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图,同学们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我 们把看到的用刚才学习的附点节奏来说说。 师示范:蓝 蓝 . 的 天 同学们按节奏用四个字组成一句话说说看:青青的山,绿绿的草,白白的羊。。。 (让学生观察 图片,发挥想象,再次巩固四分附点节奏)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下澳大利亚。(看与说同时进行,边说边点击不同的 图片,给孩子直观感受,并对如何剪羊毛这一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整个环节控制 在三分钟内)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它不仅有大都会的繁华景象,还有着无限的 自然风光,环境保护做得非常好,这一点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噢。那里还有许多天然的景色及 许多可爱的小动物。那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讲澳大利亚的“羊”。澳大利亚的羊特别多,就 因为这个国家的羊特别多,它还有一个美称叫“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澳大利亚,每年到了 春夏之交的时候,所有牧场,家场就会把羊集中在一起,剪下羊毛,然后将这些羊毛出口到 其他的国家,我们平时穿的羊毛衫,羊毛大衣等都是羊毛加工而成的。 师:说到这里啊,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看过怎么剪羊毛么? 孩子回答。 师:谁学着做个动作试试?(师生一同做剪羊毛的动作) 下面我们看一组剪羊毛的图片。老师边讲解边看图。(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观察,让孩子们在学 习歌曲前了解澳大利亚及剪羊毛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歌曲打下铺垫) 分别是1、先把羊集中到一块。2、捉羊 3、小羊乖乖的躺在地上让阿姨剪羊毛。 4、小羊把毛去掉后 的可爱的样子。 5、羊毛剪完后会集中到一块,像一朵朵白云。 四.讲授新课《剪羊毛》 师:图片都看完了,大家对剪羊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和剪羊毛有关 的澳大利亚歌曲,它的名字就叫做《剪羊毛》 (1) 初听歌曲: 播放画面,听歌曲录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情绪。 设问:大家听的时候想想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这首歌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情绪很欢快,听着这首歌我们就像看到了剪羊毛时那种快乐的情景。(有一部分学生觉得 熟悉,发现了是前面做韵律操时听过的音乐) (二)复听歌曲: 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很认真,现在让我们带着两个问题再听一遍。(注意提示孩子们听的时候先别跟 唱) 设问:1、这首歌的内容是什么? 2、这首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认真聆听后回答并讨论。 (1)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做出小结:同学们非常的聪明,这首歌描写了澳大利亚人们剪羊毛的场面, 整首歌语言生动,有很多有趣的比喻。比如用:“白云、冬雪、丝棉”来比喻羊毛,把绵羊身上厚厚 的毛比喻成皮袄,非常有意思。 (2)师:这首歌曲出现了很多八分附点节奏,为什么要这样呢? 教师范唱第一段:分别示范用八分附点节奏演唱和不用八分附点节奏演唱的区别。(让孩子直观 感受)。 学生自己试一试后思考并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真好,有附点节奏的显得轻松、活泼,并且有跳跃感,很适合剪羊毛的感觉。 而没有附点节奏的显得很平淡很抒情而没有生气。 (利用两种唱法的比较,让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结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师:同学们想不想听邹老师唱一下呢?如果想的话请鼓掌欢迎!邹老师唱的时候,你们帮我打 拍子好么?( 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用不同形式的方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 第五次听到《剪羊毛》的音乐。) 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一遍(要求学生听辨有几个乐段)(两个) (四) 师:我们先来学唱第一部分,有的小朋友已经忍了好久了,现在终于可以放声歌唱啦!(用 儿童的语言,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里学习歌曲) (五)学唱第一乐段 1、老师教唱,学生轻声跟唱。重点解决第四句-----这是我们在剪羊毛剪羊毛。 让学生试着划出旋律的走向,最终的讨论结果,是一个阶梯状的图形。(通过图形谱可以让学生直 观感受音乐的跳跃) 2、学生轻唱歌词。 (由于有了前面节奏练习的铺垫,孩子们很容易就掌握了这首歌第一、二句节奏的难点,因此 我没有过多在这上面纠缠。) (六)学唱第二乐段 1、师范唱乐段,引导学生听辩哪一个乐句是第一乐段中的变化重复。(三、四乐句) (设置思考题,发展学生们的思维以及兴趣。) 师:同学们真聪明,三四乐句和第一乐段的是一样的,我们只要把第二乐段的第一二句学会,这首 歌就大功告成啦! 2、带领学生唱一二乐句。提问:高音时应注意什么?(微笑、用气...) 生(热烈讨论):轻轻地唱 、带上微笑、嘴巴张开、眼睛睁大、有感情、用肚子的气唱…… (从一年级起,我就在课堂上就开始训练学生的发声方法,学生现在已经知道唱歌时应该用一 个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3、学生完整跟琴演唱,大家互相纠正唱得不准的地方。 (七)开火车游戏。 师:这首歌学完啦,大家想不想去澳大利亚玩玩啊?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吧,每个小组就是 一节小车厢,八个小组要注意啦,小心车厢之间掉链子噢!(八个小组跟随老师的手势接龙演唱) 师:火车开得不错嘛,我们车上的小乘客,一起为澳大利亚的小朋友们演唱一次吧!(生跟琴齐唱 全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八)大家一起跟伴奏演唱,可以随意创编动作。 (九)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的好!这首歌不仅表现了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 场面。下面,我们带着这种高兴愉悦的心情用欢快的歌声,热情的舞蹈跟着伴奏再来表演一遍,好 不好?Let’s go ! 师生共同表演。 (老师随时保持一颗童心, 与孩子同唱同跳)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演得真是棒极了,老师给大家掌声鼓励(拍掌)。今天,通过学唱歌曲《剪羊毛》,我们学 会了八分附点音符,也知道了澳大利亚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国家,他们的勤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真值得 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学习!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点击课件)——谢谢大家! 师生再见歌!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我个人认为比较满意的音乐课,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教育活动中那种硬 邦邦的知识传授过程,取而代之的是师生玩游戏及一系列情感交流活动。我与学生一起激情的投入、寓 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教师的组织提问形式到师生共同参与活动,都使学 生感到亲切、自然、愉快。在整个教学中,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全体学生积极鼓励,使他们能充 满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他们兴致勃勃地学习节奏、聆听音乐、观赏音画、歌唱表演,在玩中愉快地体验, 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知识。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按教师的要求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这节课里,课件的制作是一个亮点,课前我花很大的心思选了很多的图片,最终制作了一个 充满童趣的可爱的课件,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眼光吸引住了。剪羊毛是快乐的,这首描写剪羊毛的音乐 是美妙的。轻松和谐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享受着音乐的美妙。 这一课突出体现了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的联系。学生快乐、老师也快乐。学生自主参与、积极表现、创 造,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三(3)班的小朋友已经和我配合了三年,熟悉我的一些动作与语言, 所以我们之间已经非常的默契,这也是这节课比较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真的很感谢三(3)班小 朋友的配合。 回头再看这节课,仔细想想还是存在一点遗憾之处。如:由于个体的差异,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参与 活动不够积极,有些环节我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关注这少数的同学,给一些内向 的孩子更多的信心与爱心。 这节音乐课的教学设计是对新《课标》实施的一种尝试,不足之处,期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 助。 获南山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比赛一 等奖获深圳市第五届中小学音乐案例评选 活动中,获小学组二等奖。 2008年 10月 30日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00:3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