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
灯
下
漫
笔
开始:钞票不能兑银 将人不当人不及牛
马
羡慕牛马
后来:尽管打了折扣
约略等于牛马的价
格
心悦诚服,恭颂
太平盛世
暴
力
因事 ( 以小见大 )
见理
钞
票贬值
少换点也可以
沉甸甸的觉
得
安心,喜欢
“ 变成奴隶”联 系
“ 全
楼都寂静下去
,窗外一点声
音也没有了,
鲁迅先生站起
来,坐到书桌
边,在那绿色
的台灯下开始
写文章了。”
—— 萧红
鲁迅先生写过《夜颂》
,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
夜的人 , 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
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
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 顾城
背景介绍
这篇文章写于 1925年春末。当
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
,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
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
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
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
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
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
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
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
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鲁迅正是
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他从旧的营垒
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
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
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
。
请大家听读课文
5——11 自然段,找出作
者对中国历史的概括。
可见,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
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
“万姓胪欢”。作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
的社会历史就是这么两个时代的循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
代;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
代。
“ 第一、二样时代”是什么样的时
代?它们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
是什么? 第一样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即先儒所说的乱世,兵荒马乱 ,奴
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
百姓。) 第二样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即先儒所说的治世,天下太平,有
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
意志却被主子宰割。)
共同本质:始终是奴隶 (牛马 ) 始终都
是少数统治者对大多数老百性的奴役 .
现 实 (引子)
(观点)
现象(治与乱)
(号召)
不满
历 史
现 实
事(兑
钞)
想(变奴隶)
本质 做不成奴隶做稳了奴
隶
小
结
创造(第三样时代)
思 考
现在是 21世纪了,
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样时
代”是不是来到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