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能够表示简单的变量之间
的二次函数关系;知道实际问题中存在的二次函数关系中,对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
系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尝试、猜测以及动手验证等过程,发
展合作交流意识,以及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
2、难点:具体地分析、确定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式。
三、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互动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问题:某水产养殖户用长 40m的围网在水库中围一块一
块矩形的水面,投放鱼苗。如果矩形的长是 6m,矩形的面积是多
少m2?
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矩形的长为 6m,宽为 14m,面积是
6×14=84(m2)
课件出示表格:
矩 形 水 面 的 长
/ m 6 8 10 12 14
矩形水面的宽/m 14
矩形水面的面
积/m2 6×14=84
学生填写表格。
(通过回顾旧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并适时借助表格
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引起学生回忆、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
备。)
(二)启发引导,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观察填写好的表格,分析矩形的面积随着长的变化,如何变化?
(2) 对这个问题中有哪些变量?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针对学生的
回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矩形的长取某一个确定的值后,其面积
就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即围成的矩形水面面积是其长的函
数。
(3) 提问:设围成的矩形水面的长是 xm,它的面积是 Sm2,你能
写出函数关系式吗?
指名回答,并用课件展示:S=x(20-x).
(4)提问: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0<x<20)
2 课件出示问题 2
(1)某汽车出租公司有 200辆出租车,市场调查表明:当每辆车
的日租金为 300元时可全部租出;当每辆车的日租金每提高 10
元时,每天租出的汽车会相应地减少 4辆。问每辆出租车的日租金
提高一元,公司一天租出多少辆车?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后,再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得出结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一辆出租车的日租金每提高 10元,
每天就少租出 4辆,所以,一辆出租车的日租金每提高一元,每
天就少租出 0.4辆,每天租出出租车(200-0.4)辆。
(2)提问:设每一辆出租车的日租金提高 x元,公司一天的总收入
为 y元,那么,y关于 x的函数关系式应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等量关系:总收入=每一辆车的租金×租
出的车的辆数,根据等量关系写出函数关系式。)
课件展示:y=(300+x)(200-0.4x)
(3)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由学生的回答后得出:x≥0
3.议一议
上述的两个函数关系式中,y是 x的一次函数吗?试着把两个关系
式整理后观察,对比。
展示学生整理的结果:S=-x2+20x (0<x<20); y=-
0.4x2+80x+60000 (x≥0)
通过比较,学生得出两个函数都形如 y=ax2+bx+c(a,b,c是常
数,a≠0),课件展示二次函数定义:
一般地,形如 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 x的
二次函数。(要求学生注意 a≠0这一要求。)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例题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5(x-1)2+1;(2)y=(x+1)x;(3)s=6-5t;
(4)y=(x+3)2-x2;(5)y=3x-x;(6)v=8πr2。
(通过本例题的处理,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二次函数定义的理
解。通过(4)y=(x+3)2-x2强调 a≠0这一条件。)
2.练一练
课本练习第 1~2题;
(让学生认真审题,启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讲解完成,鼓励学生到
讲台上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适时加以点拨。针对
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矫正。)
(四)感悟与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收获,并大胆质疑,师生共同
释疑。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倾听的机会,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交
流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1、一般地,形如 y=ax2+bx+c(a,b,c是常数,a≠0)的
函数叫做 x的二次函数。
2、列实际问题中所含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弄清题中
各量之间的关系。
3、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都是全体实数,但是
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五)布置作业
P6 2、3、5
五、板书设计:
23.1 二次函数
S=x(20-x)=-x2 (0<x<20)
y=(300+x)(200-0.4x)=-0.4x2+80x+60000
一般地,形如 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 x的
二次函数。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
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简单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在
新知探究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让学生自己发现并纠正错误,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本节课教材没有提供例题,因此在知识运用阶段补充了一
个例题,让学生做一做,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二次函数
的定义。
3.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和讨论,又要按
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过分控制时间,则探究
和讨论难免流于形式而不够深刻;如果让学生尽情展开探究,则
时间会显得紧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
要,应该引导学生沿着一条正确的猜想和讨论模式进行高效率的
探究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