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安中学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doc(1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江苏江安中学 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月考试卷(附答
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分,共 40分)
1、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 3月中科院首创用 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下列
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
B.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
C.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2、要将 转化为 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 B.H2SO4 C.CO2,H2O D.NaOH
3、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量约为 151000。已知该分子中铜的质
量百分含量为 0.34%,则平均每个铜蓝蛋白质分子的铜原子数为( )
A.2 B.4 C.6 D.8
4、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
的物质。如将CO2和H2以 1︰3的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可能是( )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
B.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
C.醇类和酚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
6.某醇 6.2g与足量Na反应,放出H2 2.24L(标准状况),则此醇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3CH2OH B.CH3OH
C.CH2OHCHOHCH2OH D.HOCH2CH2OH
7.1-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通过加热的铜网,生成一种化合物,与该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的是
① CH3CH2OCH3 ② ③CH3OOCCH3 ④CH3COCH3
⑤CH3CHOHCH3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①④
8.有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 7.6g,加入足量钠,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 H2 1.68L,则混合物
中乙醇与丙醇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 B.1:2 C.1:1 D. 任意比
9.下列各组物质不管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产生的 CO2的量
为一常量的是
A.乙醇和丙醇 B.乙醛和乙酸
ONa
COONa
OH
COONa
C.丁醇和乙醚 D.甘油和乙二醇
10.有机物 CxHmOn完全燃烧时,需 O2的物质的量是该有机物的 x倍,则该有机物的化学
式中 x、m、n的关系不可能是
A.x:m:n=1:2:1 B.m:n=2:1 C.m≥2x+2 D.m≤2x+2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 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乙炔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甲苯滴入溴水中,溴水颜色变浅。
C.在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D.石油裂解后所得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12. 下列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相等的是
A.⑴与⑵ B.⑵与⑶ C. ⑶与⑷ D. ⑴与⑷
13、据调查,劣质的家庭装饰材料会释放出近百种能引发疾病的有害物质,其中一种有机物
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右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
的原子,且三种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下面关于 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有机物化学式为 32HClC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C.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D.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得到
14.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中,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15.某烃分子中有一个环状结构和两个双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
A.C4H6 B.C7H8 C.C5H6 D.C10H8
16、为了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下列的实验正确的是( )
A.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 1mol·L-1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分离
B.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 1mol·L-1FeCl3,充分振荡后,分液分离
C.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分离
D.在烧杯中,加入足量冷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分离
17、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属于芳香烃 B.分子中最多有 23个原子共面
C.分子式为 C14H8Cl5 D.1 mol该物质能与 6 molH2加成
18、近年来科学家利用合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物,例如具有下列立体结
构的环状化合物(其中碳、氢原子均已略去):
有人认为上述有机物中,①立方烷,棱晶烷、金刚烷可以看作是烷烃的同分异构体;②盆烯
是单烯烃;③棱晶烷、盆烯是苯的同分异构体;④金刚烷是癸炔的同分异构体。以上叙述正
确的是( )
A.③ B.①和③
C.②和④ D.除①外都正确
19.将结构简式为 的烃跟
2D 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结
构简式可能是(其中加重氢原子的碳原子均为*号标记)( )
A. B. C. D.
20、有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炔烃混合气 aL,完全燃烧后生成 bL CO2和 cL水蒸气(温度、压
强与原混合气相同),若 a∶b∶c=3∶6∶4,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为体积比是 1∶1的丙烯和丙炔
B.原混合气为任意体积比的乙烯和乙炔
C.原混合气为体积比为 2∶1的丁烯和丁炔
D.原混合气为体积比为 1∶2的乙烯和乙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0分)
21、(8分)回答下面问题:
(1)做下列实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或加入的实验用品:
点燃甲烷
石油的蒸馏
(2)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用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应用操作(分
液、制气、向容器中加液体试剂等)时,各种漏斗
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图中漏斗及容器中
的药品和其它物品均已略去,铁架台、铁夹也已
略去)。请根据实际使用操作时上述漏斗的范围和它们的形状,指出①、②、③、④分别与
A、B、C、D中的哪一种最为匹配。
答:①与 ,②与 ,
③与 ,④与 。
22.(10分)按以下步骤可从 合成 (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
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结构简式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填代号).
(3)根据反应 写出在同样条件下 CHCH 2 —
2CHCH 与等物质的量 2Br 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写出 的反应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烷烃分子中的基团可能有四种:—CH3、—CH2—、 ,其数目分别
用 a、b、c、d表示,对烷烃(除甲烷外)中存在的关系作讨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数目与 b的数目的大小无关 B.c增加 l,a就会增加 3
C.d增加 1,a就会增加 2 D.b增加 1,a就会增加 2
(2)四种基团之间的关系为:a= (用 a、b、c、d表示)
(3)若某烷烃分子中,b=c=d=1,则满足此条件的该分子的结构可能有 种,写出
其中一种的名称 。
24.(1)(6分)已知盆烯结构如左图。则盆烯的一氯取代物有
种;二氯取代物有 种。一氯一溴取代物有 种。
(2)(8分)通常,烷烃可以由相应的烯烃经催化加氢得到。但是,有
一种烷烃 A,分子式 C9H20,它却不能由任何 C9H18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
而另有A的三个同分异构体 B1、B2、B3,却分别可由而且只能由 1种相
应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A、B1、B2、B3的结构简式如下: A:
B1—B3:
25.(10分)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之一授予“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
分子三维结构方法”的科学家。质子核磁共振谱(NMR)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最有力
手段之一。在所研究化合物的分子中,每一种结构类型的等价(或称为等性)H原子,在
NMR谱中都给出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是与分子中给定类型的 H原子数成比例
的.例如,乙醇的NMR谱中有三个信号,其强度比为 3:2:1.
(1)在常温下测得的某烃 C8H10的 NMR谱上,观察到两种质子给出的信号,其强度之比
为 2:3,试确定该烃的结构简式 .该烃在光照下生成的一氯代物在 NMR谱
中可产生几种信号 ,试确定强度比为 .
(2)在常温下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 128的某烃的 NMR,若观察到两种质子给出的信号,
且其强度之比为 1:1,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若观察到两种质子给出的信号,且其
强度之比为 9:1,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26、(9分)A、B两种烃的分子式为 C6H10,它们的分子中均无支链或侧链。
(1)A为六元环状结构,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A的一元氯代物有三种结构。则A的
结构简式为 。
(2)B为链状,它跟溴的加成产物(1﹕1加成)可能有两种,则 B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
27、(11分)CO和 CO2都可以合成甲醇:
CO + 2H2—→ CH3OH……① CO2 +3H2—→ CH3OH +H2O……②
CO、CO2和H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Ⅰ.CH4 + H2O(g)—→ CO + 3H2 Ⅱ.CO + H2O(g)—→ CO2 + H2
反应Ⅰ的产物合成甲醇时H2过量,反应Ⅱ的产物合成甲醇时H2不足。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可
将两个反应的产物混合使用。
(1)反应 I和反应Ⅱ的产物气体混合的最佳比例(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表示)
(2)若反应Ⅱ的 CO由反应 I提供,试通过计算说明,两个反应的产物气体无论怎样混合,
都达不到最佳比例的要求。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B 6.D 7.C 8.A 9.C 10.C 11.D 12.B 13.D 14.D 15.C 16.A 17.BD 18.A
19.BC 20.D
21.(1)①检验甲烷的纯度;②加入碎瓷片。
(2)①-C;②-B;③-A;④-BD。
22.(1) (2)② ④
(3) BrCHCHBrCHCHBrCHCHCHCH 22222 一定条件
(4)
23. (1)AC (2)2+c+2d (3)3 2,2,3—三甲基戊烷
24.3;7;11
25、对二甲苯,四种,2:2:2:3,萘,2,2,4,4—四甲基戊烷
27.(1)设反应Ⅱ的产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共 x,反应Ⅰ的产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共 y,则Ⅱ
.CO + H2O(g)—→ CO2 + H2
2
x 2
x
I. 4CH + OH2 (g)—→CO+3 2H
4
y 4
3y (2分)
产物中氢气总共为 2
x + 4
3y ,二氧化碳为 2
x,一氧化碳为 4
y
由反应 CO+ 22H —→ OHCH3
1 2
4
y 2
y
2CO + 23H —→ OHCH3 + OH2
1 3
2
x 2
3x (2分)
最佳比例应为氢气相等: 2
y + 2
3x = 2
x + 4
3y x= 4
y
Ⅰ与Ⅱ的产物最佳比例为 y∶x=4∶1(2分)
(2)若反应Ⅱ的 CO由Ⅰ提供,题设(1)产物中氢气总共为 2
x + 4
3y ,二氧化碳为 2
x,一
氧化碳为 4
y
由Ⅱ.CO+ OH2 (g)—→ 2CO + 2H (2分)
1 1 1
4
y 2
x 2
x
2
x
4
y
2
xy (2分)
y∶x=2∶1达不到最佳比例。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