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0:59:37
介绍了王二小的教学目标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doc(55KB)
  • 浏览 : 2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王二小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听写课后句子,会用“常常”“帮 助”造句。 2.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3.读懂句、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 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按顺序看图,理解课文,懂得王二小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消灭敌 人的。 教学思路: 本课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通过引导看图、自 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而后图文结合,逐段理解课文;通过朗读全文,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看图学文的过程中,注意培养观察、想象能力,指导朗读,落实语言 基本功训练。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四课时(含说话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话导课,揭示课题。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小八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也是写抗 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板书课题:王二小)齐读课 题(王wáng:后鼻音韵母)。 二、出示挂图(或打开幻灯),指导观察。 提示:认真看图,按顺序一幅一幅地观察,看看每幅图中画了什么,四 幅图连起来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启发学生口述图上内容,先一幅一幅地说,再连起来说。 三、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凭借拼音,自己试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用生字卡片指名读,全班跟读。教师注意正音。强 调读准三拼音节:团(tuán)、响(xiǎng)、雄(xióng);整体认读音节: 员(yuán)、英(yīng)。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能否正确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老师读,看看课文哪一段写的是哪一幅图 的内容。 4.自由朗读课文,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提示:图上画的是谁?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第一幅图内容的句子。齐读:他常常一边放 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结合看图理解词语:常常、帮助、放牛、放哨。 仔细看图,说说王二小是怎样放哨的?(一边放牛,一边警惕地望着远 方)课文里是怎样写的?(板书:常常、一边……一边……)(一边……一 边……:这里指王二小同时做两件事:放牛、放哨。这么做,既不耽误放牛, 又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 这一句讲什么?(王二小常常帮助八路军放哨。) (3)王二小是个什么人呢?齐读第一句。 理解词语:儿童团员。 (4)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儿童团员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放 哨。) (5)指导朗读。 注意逗号和句号的停顿。“儿童团员”、“常常”、“帮助”“放哨” 要读重音。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提示:图上画的是些什么人?(敌人,日本鬼子)从 图上看敌人的表情怎样?(很凶恶)他们要王二小干什么?(带路)想象敌 人会怎样威逼王二小?(你不给我带路,我就杀了你) (2)读第二自然段。这段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第二幅图的内容的? 指名读第一句。 理解词语:扫荡、山口、迷了路。 第一句讲什么?(有一天,敌人出来“扫荡”迷了路)(板书:有一天) 齐读第二句。思考:“敌人看见..就..”说明了什么?(说明敌人以为 王二小是在放牛,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的儿童团员,所以叫他带路) 这一句讲什么?(敌人要王二小带路)(板书:带路) 为什么敌人要王二小带路呢?(敌人出来“扫荡”迷了路) 第一句与第二句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因为敌 人“迷了路”,所以“叫他带路”)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段讲什么?(敌人“扫荡”迷了路,叫王二 小带路) (3)朗读指导。 注意读准平舌声母的字:扫、走、在;“有一天”的“一”读yì。 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词:王二小、儿童团员、帮助。 2.学生分析字形,教师指导写字。 着重分析指导: 童:上面是“立”,下面是“里”,两部分写扁些、紧凑些。 团:里边是“才”,不是“寸”,也不是“木”,注意最后一笔是横, 先里头后封口。 中写。 助:左边是“姐”字的右半部分,把最后一笔改为提,右边是“力”。 3.学生练习写生字:王、童、团、员、帮、助。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词:王二小、儿童团员、帮助、响起了、英雄、冲下来。 2.指名看一、二幅图,说说课文一、二自然段讲什么? 那么,王二小是怎样对付敌人的?请看第三幅图。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三、四自然段。 1.看第三幅图。提示:认真观察王二小的动作、神态,想象他在喊什么? 敌人在干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这段有几句话,讲什么? 理解词语:顺从埋伏圈 “顺从”是什么意思?王二小真的顺从吗?从哪个词看出来?(装着) (板书:装着) 王二小为什么要“装着”? 讨论:王二小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王二小是个怎 样的孩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3.读第四自然段。 理解词语:上了当。 “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这句话什么意思?(周围都有八路军在埋伏, 敌人被包围了) 第四自然段讲什么?(讲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王二小) 4.读三、四自然段。思考:王二小是为什么牺牲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被敌人杀害的。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 雄)(板书:帮助小英雄) 指名回答:哪些人是“英雄”?为什么说他们是“英雄”?联系课文说 说“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 第三段要读出喜悦的语气。“顺从”“带进”“埋伏圈”这几个词读重 音;第四段的第一句要读得稍快,读出高兴的心情,第二句的后半句要读得 低沉,表达出沉痛的心情。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第五自然段。 1.总结学习方法。启发:我们是怎样学习上面几段课文的?(先看图, 再读写这幅图内容的段落,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然后想一想这段主要讲 什么) 现在,我们还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 3.检查自学情况。 (1)第四幅上画了些什么人?从他们的动作和神态想象他们嘴里高喊着 什么,是怎样冲下山来消灭敌人的? (2)理解词语:“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冲”什么意思?为什么 用“冲下来”而不用“跑下来”? (3)理解句子意思。讲什么时候、谁、干什么?(板书:消灭、全部) (4)这一段该怎么读? 4.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词:响起、英雄、冲下来。 英:上边是“艹”;下边是5 画: 雄:左边的笔顺是,4 画;右边是“隹”共12 画。 3.学生练习写字:响、英、雄、冲。 4.比一比,再组词语。 向( ) 中( ) 响( ) 冲( )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看图读课文,说说王二小是怎么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四、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五、听写句子。 学生先读读课后的句子,再听写: 1.王二小是儿童团员。 2.王二小在山上放羊,看见敌人来了。 3.王二小是小英雄。 4.八路军消灭了敌人。 6、 堂练习。 1. 用下面的字组成词语。 2.用“常常”“帮助”各写一句话。 (1)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常常”“帮助”两个词语的 意思和用法。 (2)想想“谁常常做什么?”“什么地方常常怎么样?”“谁爱帮助人 做事?”“谁在谁的帮助下怎么样?”等等。 (3)用“常常”“帮助”练习口头造句。 (4)学生练习造句。 七、总结谈话。 八、课后作业:把王二小的故事讲给家里人或邻居的小朋友听。板书: 第四课时(说话课) 一、说话要求:从你看到的或听说的好人好事中,选一件说给大家听。 要说清楚什么时间、谁、做了一件什么事。 二、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来进行说话练习。要求每人说一件自己看到 的或听到的好人好事,这件事可以是班级里的、学校里的,也可以是路上、 街道上或村里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做的好事都可以讲。自己看到的或听 到的好人好事可能很多,先要想一想,要选哪一件来讲,讲的时候要说清楚 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做一件什么事。先由老师讲一个给你们听,接 下来同学们在小组里轮流讲,然后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在班上讲,看看谁讲得 最好。 三、教师举例: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李明同学经过车站门口,看见一 位60 多岁的老大娘一手提着一个大行李包,另一手挎着个大篮子,正在吃力 地走着。他赶紧跑过去帮老大娘提行李包,一直把老大娘送到家里。老大娘 一家人都称赞他是个好孩子。 四、学生在小组里轮流讲。 五、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上讲。师生评点。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0:59:4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