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09:12
向量的加法的相关教案 高一.doc(11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向量的加法教案 1     教学目标   1.掌握向量加法的定义,结合学生物理学的知识,深刻理解向量 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2.熟练地掌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能选择 恰当的方法正确作出两向量的和向量.   3.理解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说出这两个算律的 几何意义.   4.掌握特殊位置如共线、共起点、共终点时,两向量的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向量加法的定义,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 则,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对向量加法定义的深刻理解和对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 则与三角形法则的准确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什么是“向量”?“力”是不是向量?怎样求两个力的合力.   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由于力既有大小,又有方 向所以力是向量.在物理中我们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可以 得到两个力的合力.   (二)导入新课   在物理中同学们已掌握了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 形法则,由于力是向量,由此我们可以导出两个向量和的定义及计算方 法.   1.向量的加法   已知向量 、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作 , ,以 AB、A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向量 叫做 与 的和.      我们把这种作两个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由于向量 与 同向等长,即 .把向量 平移到向量 的位置,拼成   △ABC,         我们把这种作两个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例 1.已知向量 、 ,求作向量 .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课本练习 1.2.巩固对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掌握. 通过练习,教师提出以下几点注意.   (1)两个向量共线时,它们的和可特殊去处理.当 与 同向时, 与 、 同向,且 ;当 与 反向时,若 ,则 的方向与 相同,且 .若 ,则 的方向与 相同,且 .   (2)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 ,我们有   (3)连续应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我们可得到首尾相接的多个向 量之和,这个和向量是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最后一个向量的终 点为终点的向量.       .   在数的加法中,同学们知道数的加法适合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 那么在向量的加法中,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是否仍成立呢?我们通过 实例来验证.   向量加法的交换律: = .   如图:作 ABCD,使   则 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由于向量的加法适合交换律与结合律,今后我们在进行多个向量的 加法运算时,就可按照我们需要的次序与组合来进行运算.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课本练习 3.4.         解:设 为船行驶的速度, 表示水流的速度,由于 、 是 两个向量,船的实际航行速度是 .以AD、AB为邻边作 ABCD,在 Rt△ABC中,| |         则∠CAB=60°.      (四)小结.   向量加法的定义,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这两 个法则实质上是统一的).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五)作业,习题 5.2 1,2,3,4,5.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3:3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