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09:40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高一.ppt(10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课件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向帝国主义过 渡 美 经济发展迅速的原 因 2.西部开发提供广阔市场; 1.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3.欧亚大量移民提供技术 和劳动力; 4.内战胜利,为资本主义 发展扫清道路。 5.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 行。 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 2.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化快, 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 国家。 3.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 ,成为“托拉斯帝国主 义”。 1.经济发展速度快。 德 经济发展迅速的原 因 2.普法战争的赔款提供大量资金 ;3.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 补充了重要资源; 4.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易于 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的显著特 点1.国家的统一,形成统一的国内市 场2.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的较早 ;3.国家政权对经济 积极干预 ;4.被成为“容克资产阶级帝 国主义。 1.经济发展速度快; 英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 因1.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旧工业 部门企业设备陈旧,资本家还 不愿意更新设备; 2.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情况下, 也能获得殖民地的巨额利润。 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 1.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2.失去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3.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重 大意义,成为“殖民地帝国主 义”。 法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 因1.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农民贫 困和农业技术落后,国内市场 狭窄;2.普法战争损失大量资金和资 源;3.信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不 足,投于国外多于投于国内 ,延缓国内工业发展。 经 济 发 展 的 特 点 1. 发展速度缓慢,被美德超过; 2.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 3.高利贷资本的活跃; 4.被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1860 英 法 德 美 1870 1890 1910 32 10 13 23 14 7 16 35 18 7 16 31 1 2 3 4 1 4 3 2 1 3 2 4 3 4 2 1 英法德美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 的 比重( %)和名次 俄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 俄国1.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迅速;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2.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经济发 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3.靠军事侵略,占领殖民地市场 ;国内靠沙皇专制统治。 4.被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 义” 日本向帝国主义过 渡 明 治 维 新 引进西方技术和 设备,开办国营 企业 政府扶持私营企 业 工 业 革 命 完 成 垄断 组织 封建性 军事性 “ 带军事封建性帝国主 义” 1904--1905年日俄战 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 约》 1876年《江华条约》大 陆 政 策近代天皇制半封建性和军国 主义 垄断组织的 封建性和军 事性 “ 大陆政策” 1.征服中国台湾; 2.征服朝鲜; 3.征服中国满蒙; 4.征服中国内地; 5.征服世界。 强迫朝鲜 开放通商口岸; 在通商口岸,设 立领事馆,享有 领事裁判权。 这是朝鲜同 资本主义国家签定 的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 1. 承认朝鲜独立; 增强了日本控制 朝鲜的实力。 2.割占中国的台 湾;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 化 日本对朝鲜、中国的侵 略 《朴茨茅斯条约》: 沙皇政府承认朝鲜为日本的 势力范围; 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让日本 长春至旅顺铁路及支线权利让给日本; 日本得到库叶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 日本对朝鲜、中国的侵 略垄断组织的 封建性和军 事性 近代天皇制半 封建性和军国 主义 大 陆 政 策 1876年《江华条约》 1895年《中日马关条 约》 1904--1905年日俄战 争 中日甲午战 争 ( 1894-- 1895) 日 俄 战 争 ( 1904-- 1905) 1.日本占领了朝鲜、中国台 湾等领土,索取大量赔款, 促进日本国内经济发展; 2.日本把势力扩张到中国东 北南部,为扩大侵略中国奠 定基础; 3.朝鲜人民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半个 世纪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 5.暴露了沙俄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落后, 激化国内阶级矛盾,导致 1905年革命的 爆发。战后,加紧对巴尔干的争夺。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美 德 日 英 法 发 展 迅 速 发 展 缓 慢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3:0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