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 刀 不 误 砍 柴 工
——同乐课堂之同课异教活动细节回顾
简燕霞
课后组内反馈:
在学生全面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抽签,分配问题,保证了学生预习到位。学生
能脱稿讲解,补充学生讲解的遗漏点及时,学生的点评很到位。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自主开放的课堂,想让“展示”这一环节如行云流水一般,若没有前期的
静心准备,是难以实现的。为了让学生在展示时,尽量自信,从容,精彩,我觉
得把“预习”过程做足做实,是“利器”的关键一着。
利其器之一:精心设计完整的预习环节。
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课标及中考指向为参考,我们组内设计了语文预
习的如下环节:
(1) 字词清单:含生难字、多音字、形似字、重点词义解释。此环节要求学
生根据各人不同的语文层次,对手头资料进行取舍;
(2) 本文脉络探究。意在提醒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奠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 本文精彩语段赏析。此环节能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从而在作
文或口头表达时能学以致用;
(4) 本文主旨。意在帮助学生提炼文章的主题思想,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
(5) 重点探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段设问,探究,帮助学生扫除理解上的
障碍,对文章重点及考点进行强化理解;
(6) 写法借鉴。希望借此让学生学习文学大家的写作技法,以备日后作文
时引用;
(7) 预习后的疑问与收获。这个环节是学生个性及智慧充分体现的一个环
节,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优劣也由此可见
一斑。
透过以上环节的设定,学生在预习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相比以前布置
的口头作业“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要有效多了。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学生没有
特别的感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基础知识上也能强化强化了。
利其器之二:潜心批阅学生的预习笔记,引进竞争机制。
“预习笔记”是我们语文科组作业批改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授课前预
设的重要准备。为了培养学生的笔记及书写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预习笔记中体
现:日期、天气、心情、课题;双色笔书写标题与内容;以达标的方式强调小组合
格 。 按 照 书 写 质 量 及 完 成 质 量 , 我 们 把 等 级 分 为 十 等 :
B-、B、B+、A-、A、A+、A2+、A3+、A4+、A5+;第一个星期要求务必 B+以上才合格,
否则全组扣分,组长勒令组员重做,如组长不力,重做仍不合格,小组全体成
员就要连坐,全部重做一遍;第二星期又要求务必 A-以上方为合格,不然照前
例处理;第三周则要求全部学生达到A的标准,本组同学获得了多少个A+,就
给小组加多少分。学生评价分值周统计一次,半月汇总一次,取分数在前三名的
小组奖励学习、生活用品,组内成员人人有份。
1
通过以上方法,一个月内,学生们在预习笔记方面做得非常有样子,连年
级有名的学困生都能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预习笔记了。
利其器之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生学会了做预习笔记,也能规范地完成预习笔记,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
对于“展示”这一环节而言,相当于已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要紧的是趁热打铁
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预习的相应环节,按照同学的语文基础,
由语文组长安排每人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进行组内讲解、完善、强调,这个过程
大概安排 10-15分钟,然后,我再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研讨与练习”,相关
考点,设问,由小组抽签,确定要解说的内容及解答的时间,5分钟后小组内
迅速形成答案,我再点号让同学上来展示,该同学展示完毕,小组内可以补充,
小组未能补充的,其它组可以抢答。
这一个环节,因着课堂上给足近 20分钟的准备、探究、提升、温习的时间,
学生就胸有成竹了,自信满满地上台展示,个个像小老师,而我则只需在关键
处点拨即可。
工欲善其“事”——课堂展示
必先利其“器”——充分预习
——此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也。
至于“学生的点评到位,如何训练学生的点评能力”等方面,请容俺下次
再细细回顾,稍后与诸位分享,以上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