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12:41
江苏省启东中学05-06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政治(附答案) 高一.doc(7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试卷
江苏省启东中学 2005~200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试高一政治试题 命题:张梅梅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劳动产品和商品的最大区别在于 A、耗费劳动时间的多少 B、是否用来交换 C、是否有用 D、产生时间不同 2、小明花了 20元人民币现金从书店买了一本书,这里 20元人民币在执行 A、支付手段职能 B、价值尺度职能 C、流通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3、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B、想像的货币 C、现实的货币 D、一种价值符号 4、下列有关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由国家决定的 C、纸币本身有价值 D、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5、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货币的流通速度 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前几年,全球棉花价格因丰产而相当疲软,当时就有专家预测:旺盛的世界需求将会把 价格抬起来,棉花供应将出现世界性的短缺。这说明 A、生产决定价格,供求决定价格 B、价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格 C、价值决定供求 D、供求影响价格 8、从根本上说,商品的价格水平决定于 A、商品的供应状况 B、人们对商品的偏好 C、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政府部门对价格的制定和调整 9、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 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减少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10、“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涨价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这些经济现象我们都感 受过。这里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 ③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相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所食用的肉类和蛋类这两种商品可以说是互为替代商品。那么当 其中的一种价格上涨后,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 ②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 ③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 ④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如果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汽车与汽油就是互 补商品。今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我国已三次提高汽油的价格。汽油价格的上涨,对 汽车销量产生的影响是 A、汽车销售量将会减少 B、汽车销售量将会增加 C、汽车的销售量影响不大 D、汽车的销售价格上涨 13、下列选项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有 ①居民收入 ②消费品价格 ③商品的性能 ④购买方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要提高居民收入水 平,应该 A、扩大纸币发行量 B、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C、增加劳动者工作时间 D、提高劳动者工作强度 15、在人们消费中,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具 有这种特点的消费是 A、钱货两清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绿色消费 16、有位著名作家曾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势: 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时尚。在消费方式上,尤其如此,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 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 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A、盲从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 D、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17、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 累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这一对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的经济条件下,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卖方市场的经济条件下,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18、过去在餐馆吃饭时,剩下的饭菜往往都扔掉,人们不习惯“打包”,觉得“打包”显得 太小气。而现在人们在餐馆就餐后,将剩饭“打包”带走是很平常的事情。这说明 A、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 B、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改变 C、绿色消费成为普遍的消费行为 D、求实消费心理对消费起主导作用 19、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购买 和阅读书籍在我们的家庭消费中属于 A、物质消费 B、劳务消费 C、生活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20、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变化统计表 1957年 1979年 1990年 2000年 2004年 58.4% 57.5% 54.3% 39.2% 37.1% 从数据看,1979~2004年,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其原因是 A、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B、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C、贷款消费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D、消费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1、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是最终消费,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 经济才能真正启动起来。”他指出:消费者“可买可不买的,不买”和“可买可不买的, 买”,这对经济发展大不一样。这“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个人消费对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反作用 B、个人消费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C、生产对消费能否起到决定作用 D、消费能否成为最终消费 22、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非典”时期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都说明 A、消费促进生产 B、消费决定生产 C、生产决定消费 D、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23、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这就要求在社 会总资产中 A、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B、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C、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超过私营经济 D、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要大于非公有制经济 2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A、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B、对基建投资的控制力 C、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D、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力 25、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 26、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合作制 B、承包 C、租赁 D、股份制 某地一家国有企业改革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原来的国有资本1亿元全部入股,又吸引 社会公众、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外商的股资 1亿元。在增资的基础上,对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据此回答 27~28题。 27、改革改组后的企业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属于 A、国有经济 B、私有制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28、上述国有企业改革,其做法将会 A、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B、使国有资产部分私有化 C、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 29、法人是具有民事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①学校 ②医院 ③中学生 ④个体经营者 ⑤股份有限公司 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⑦中国消费者协会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③④ D、③④⑦ 30、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由 2人以上 50人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 可以用实物、技术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而设立的是 A、私营经济 B、股份有限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合作制企业 前不久,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中国钟表 行业惟一拥有中国钟表之王、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三大头衔的“三冠王”。飞亚达 连续 7年位居全国同类商品销售第一,并以中高档表的身份成功进入美国、加拿大市场,与 国际名牌展开竞争。据此回答 31~32题。 31、飞亚达自 1991年起,先后多次引进瑞士、日本等国外先进设备,并把计算机辅助设计、 制造手段运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制造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飞亚达成功的重要 原因之一是 A、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B、引进和依靠国外技术 C、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D、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2、飞亚达力争在产品开发上与国际品牌“同步成长”。他们每年召开一次外销产品订货会, 产品几乎每 4~6个月就有一次更新。这说明,企业的发展应该 A、通过展卖扩大市场 B、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C、与国际品牌“同步成长” D、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猛海鲜”风靡各地,人们购买海鲜讲究“鲜活”二字。 于是很多下岗职工看准了行情,实现了再就业。据此回答 33~34题。 33、一下岗工人在多次再就业碰壁的情况下,卖起了海鲜,结果生意红火,成为市场中“一 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告诉我们 A、再就业靠科学文化知识 B、再就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C、再就业要改变旧观念 D、再就业要不怕苦不怕累 34、各地政府对本地方下岗再就业工作要高度重视并负有重要责任,为此 A、应加强引导和培训,为下岗工人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B、实施地方保护政策,不用外地商品从而扩大本地企业的规模 C、不允许外地民工进入本地方企业工作 D、必须扩大企业规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35、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年底结账时,经常遇到雇主赖账或克扣工资的情况,当一些人告 上法庭时,却因为拿不出劳动合同而败诉。这表明 ①确立劳动合同是必要的 ②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法盲,打官司必然失败 ③签订劳动合同能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④劳动合同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6、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有 ①中国人民银行 ②中国银行 ③中国农业银行 ④中国建设银行 ⑤中国工商银行 A、①②③ B、④⑤ C、③⑤ D、②③④ 37、“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要重视股票、债券等 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38、就一般而言,风险最大也是获利最高的投资方式是 A、储蓄存款 B、购买国债 C、购买商业保险 D、购买股票 39、某学校突发一场火灾,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正当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发愁时,保险公 司及时送来了财产保险赔付款,帮学校渡过了一道难关。事实说明,购买商业保险 A、能补偿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B、可以避免危险和灾难事故 C、保费的下降有利于消费者 D、可以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40、下列对股票和债券认识正确的是 ①股票和债券都是有价证券,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②都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③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④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高一政治期中试题答案卷 二、非选择题(40%) 1、人民币外汇牌价: 项目 2月 1日 8月 1日 货币(100) 中间价(人民币) 中间价(人民币) 美元 827.80 827.99 日元 7.6272 7.6249 结合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我国而言,上述哪些货币属于外汇? (2)外汇和汇率是一回事吗? (3)从上表所列两天情况可推知,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 (4)在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的汇率和股市大幅波动,货币大幅度 贬值。而我国人民币和港币的币值却始终保持稳定。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按同一价格出售,为什么有的赚钱,有的亏本?同一商 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为什么有时赚钱,有时亏本? 3、写一写: 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表 1 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2000年 12.72 7.75 2010年(预测) 13.65 8.52 2020年(预测) 14.43 8.60 表 2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失业人数 520 586 590 681 失业率 2.9% 3.1% 3.1% 3.6% 表 3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单位:亿人)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 乡镇企业工作人员 进城务工人员 农村剩余劳动力 3.07 1.28 0.8 1.5 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图表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2)解决上述问题的意义在哪里? (3)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5、材料一 商务部分析显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热点集中在汽车、住房、通信、旅游等领域。 材料二 据统计,2003年上半年,全国轿车销售 68万多辆,同比增长八成以上,且 私人购车比重明显上升;电子通讯器材销售渐旺;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增长也在 三、四成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 899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11.5%;实现旅游收入 3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3.1%,均为历次黄金周最高纪录。 (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经济现象?体现什么经济学道理? (2)随着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正确的消费观? 6、材料一:中国人民银行 2004年 10月 28日决定:从 2004年 10月 29日起上调金融 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其中,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 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 1.98%提高到 2.25%。 材料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 1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首次超过 6万亿元;2001年 8月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首次突破 7万亿元;2002年 5月末,我国 居民储蓄余额首次突破 8万亿元;2003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 11万亿元; 2004年,超越了 12万亿元。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05年 11月 1日将 10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后可得到多少利息? (2)你如何看待高储蓄这一问题? (3)如果你是一位投资者,你认为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D A A D C C A C A D B C A C B D B 2 1 22 23 2 4 25 26 27 28 2 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D D A C D D D C C A D B A C C C D A C 二、非选择题(40%) 1、(1)美元和日元。(1') (2)不是。(1') (3)美元汇率升高了,日元汇率跌落了。(2') (4)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2')——6分 2、(1)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赚钱;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亏本。(1'+1'=2') (2)供求关系的变化。 // 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可能高于价值,因而赚钱;供过于求时 价格可能低于价值,可能亏本。(1'+1'=2') ——4分 3、(1)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 (2)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2')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 ——6分 4、(1)共同说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 //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快, 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2'+1'=3') (2)就业是民生这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②③ (3') (3)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 质;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等。(3') ——9分 5、(1)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 其中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1'=2') (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4') ——6分 6、(1)可得利息 1800元。(2') (2)一方面,它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抑制消费,不利于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拉动。(2'+2') (3)投资的回报率、风险性、多元化、经济实力、心理素质等等。(3')——9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1:1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