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12:42
[原创]初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doc(9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试卷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每小题 3分,共 30分) 1、把一个_____________化为_______________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2、 )12(2 222  xxxxxx ,这样因式分解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1 a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平方差公式最后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解因式:  22 )()( yxy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式),使等式成立: 2x ________ 22 ______)(9  xx 6、多项式 1222  xyyx 分解因式可分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利用________________ 公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命题是______命题。 8、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_三角形。 9、△ABC中,AD平分∠BDC=120°,∠BAD∶∠B=2∶3,则 ∠B=_________。 10、如图 1,已知:AB=DC,AD=BC,要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A=∠C须添辅助线_____,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___ ___ ____公理),所以得到∠A=∠C。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 4分,共 40分) 1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cbamcbmam  )( B. )12)(12()4(144 22  bbbaababa C. 4)2)(2( 2  xxx D. )3)(3(92  xxx 12、多项式 1235  mmm 的下列四种分组方法中,合理的是( ) ① )1()( 235  mmm ② )1()( 325  mmm ③ 1)( 235  mmm ④ )1(( 235  mmm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若 3 92   a a 的值为零,则a的值为( ) A. 3a B. 3a C. 3a D.a取任意值 15、三角形的角平线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距离 16、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yxxy yx   1 )( )( 3 2 B. xyxy yx   1 )( )( 3 2 C. 24 2 )( 1 )( )( yxxy yx   D. 25 3 )( 1 )( )( yxxy xy   17、若三角形两边分别为 7、8,则第三边长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50  x B. 1≤x≤15 C. 151  x D.x.>1 18、如图 2所示,BD⊥AC,AD=AE,则△ABD≌△ACE,其 根 据是( ) A. ASA B. SSS C. SAS D.AAS 19、在△ABC和△A′B′C′中,①AB=A′B′, ② BC=B′C′,③AC=A′C′,④∠A=∠A′,⑤∠B=∠B′, ⑥∠C=∠C′,下列哪组条件不能保证△ABC≌△A′B′C′。( ) A.具备①②③ B.具备①②⑤ C.具备①⑤⑥ D.具备①②④ 20、如图 3,△ABC中,AB=AC,D是 BC的中点,点 E在AD上,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三、解下列各题:(共 50分) 21、分解因式: )()( 22 mnnnmm  .(6分) 22、分解因式: 423324 963 bababa  .(6分) 23、分解因式: 12)(7)( 2  yxyx .(7分) A B D C D A B C E A 图 2 B CD E 图 1 图 3 24、分解因式: 96 22  yxx .(7分) 25、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22 258758  .(6分) 26、已知,如图 4所示,AB=CD,∠B=∠D,BE=DF,求证:AF∥CE.(8分) 27、已知如图 6所示,AD是△ABC的角平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AD交 EF于点 O。求证:EO=FO。(10分) A B C DE F A B C ADDD E F A O 图 4 图 5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1:1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