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15:50
浪花参考教案 一年级.doc(81.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浪花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9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9 个新词,认识新部首“衣字底” “竹字头”。 2.看懂图意,围绕“我”和“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解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有关句式,感知句子辅助成分。 2.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的意思;初步认识拟人的修辞法(把 浪花当作人)。 教学思路: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仔细观察课本插图,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用具: 彩色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看到过浪花吗?在沙滩上拣过贝壳吗?有 一位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耍,看到了海边的浪花(板书课题),可好玩了,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20 课。(齐读课题:20、浪花) 二、指导看图。 1.整体看图:从近到远图上画了些什么?(小女孩坐在沙滩上、光着脚 丫在玩耍。还可以看到:篮子、贝壳、浪花、海面、船、海鸟、云等)理解 “沙滩”意思。 2.仔细观察,展开现象:浪花是什么样?想象一下浪花卷上沙滩或退回 大海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3.观察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4.再看看小姑娘身边的小篮子装些什么?想象一下小姑娘拣贝壳、捉小 虾的情景? 5.把以上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夏天的一个下午,一位小姑娘光着 脚丫,来到海边的沙滩上拣贝壳、捉小虾。浪花哗哗地卷来了,小姑娘坐在 沙滩上,浪花冲着小姑娘的脚丫,逗得她哈哈大笑。浪花退下去了,沙滩上 露出了美丽的贝壳,还有活蹦乱跳的小虾。小姑娘拣啊、捉啊,拣得满满的 一篮子,她高兴极了,笑得嘴也合不拢了) 三、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给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2.认读生字卡片:浪、贝、壳、篮、步、次、悄、虾、唱、装。 3.课文分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有几个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5.教师范读课文。 四、结合看图,再读课文,读懂句子。 1.学生自学。 (1)图文印证,读懂句子。 (2)标出句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了图画 上的哪部分内容? 3.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我”是在哪儿玩耍?为什么说浪花是 “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通过句子的比较让学生理解: (1)浪花迈着步子。 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 (2)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通过比较,后一句更让我们感到浪花是那么顽皮淘气。 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时,让学生观 察图上小姑娘的表情,体会浪花给“我”带来的欢乐。“才哗哗哗地笑着跑 回家。”“才”是说浪花笑够了,逗够了,顽皮够了;“跑”是讲浪花退回 去的速度,“家”这里指大海) 4.小组齐读第二自然段。提问:为什么说“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 “捧来”在这是什么意思?(课文把浪花涌来的声音说成是浪花的唱、笑, 进一步表达了我的欢快心情。“捧”是用手托的意思。“雪白的”“青青的” 是写贝壳和小虾的颜色。“装不下啦”是说贝壳和小虾很多) 学生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沙滩上景美情也美。景:蓝色 的大海,黄色的沙滩,白色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情:轻轻、笑、唱、捧。 情和景的结合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画面。 5.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让 学生体会小浪花的可爱,大海的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语调要欢快、流畅,表达一种兴奋的心情。 2.听老师配音范读。(海浪声) 3.想象小姑娘的心情,再读课文。 4.全班同学配音齐读。 六、作业。 1.读通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读熟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认读偏旁:氵、冫、口、虫、、衣。 二、学习生字、新词。 1.浪(làng)花: (1)说出带有“浪花”的句子。 (2)这个字左边为什么用三点水,右边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相似?(三 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浪”字右边与“很”“根”的右半部相似) (3)组词:浪花、大浪、波浪。 2.贝(bèi)壳(ké): (1)读准字音。读出带有“贝壳”的句子。 (2)解释“贝壳”一词。贝类的硬壳,有白的也有带彩色花纹的。蚌是 贝的一种。 (3)记住字形、笔顺,“贝”与形近字“见”比较。“壳”是由三部分 组成:上边是“士”不是“土”,中间是“冖”,下边是“几”。 3.篮(lán)子: (1)读准字音,“篮子”的“篮”与同音字、形近字“蓝”比较。记住 字形,“篮”上下结构:、监。 (2)组词:篮子、花篮、竹篮、篮球。 4.步(bù)子: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步”上边是“止”,下边是“ ”,不 是“少”。与形近字“走”比较。 (2)组词:步子、跑步、散步。 5.悄(qiāo)悄: (1)读出带有“悄悄”的句子。 (2)形近字比较:“悄”与“消”比较。 (3)解释“悄悄”:声音很小,不让人知道。 6.次(cì):这次, 左右结构,两点水 旁。 7.虾(xiā):小虾的“虾”。“虾”左右结构,“虫”字旁。“虾”是 形声字,“虫”表意,“下”表音。 8.唱(chàng):唱着的“唱”,唱歌的“唱”。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唱”左右结构。“口”字旁。“口”表意, “昌”表音。 (2)形近字比较。“唱”与“喝”比较:右边的下半部分不一样,要注 意区别。 9.装(zhuāng):装下。 (1)“装”上下结构,右上角为“士”字。(形声字) (2)同音字比较:庄、装。 三、巩固生字、新词。 1.带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抽认生字卡片。 4.比一比,组成词语。 浪( )贝( )唱( ) 很( )见( )喝( ) 次( )悄( )庄( ) 吹( )消( )装( )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浪花、贝壳、竹篮、唱着、装下、步子、悄悄、小虾。 2.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 二、看图学句学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最喜爱哪一句?那句写了什么? 读后,同桌同学议议。主要理解第二句) (2)检查学句情况。联系课本插图,讲解第二句(出示句子)。 小结:这句话光说浪花看见了“我”在玩,接着写浪花向“我”走来, 最后写浪花搔“我”的小脚丫。一连写了浪花三次在做什么。 ③指导学生按句式背诵句子。 ④仿句式练习说句子。老师口头提供素材,让学生把句子说完整。如: 我看见××摔倒了,________,________。 我看见妈妈洗衣服,________,_______。 听见草丛里有蛐蛐叫,________,________。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去自学第二自然段。重点学习第 一、二两句话。先看看句子写了什么,再想想它是怎么写的。 (2)检查自学情况。 联系课本插图,讲解下列句子(出示句子)。如: 一会儿,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 什么时间谁做什么 这次它给捧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 谁做什么 ①第一句话写浪花做什么的?第二句话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写“浪 花”做什么的? ②这两个句子与第一自然段中的第二句的句式有什么不同? 小结:第一句在句子开始多说了什么时间,第二句开头讲了“这次”。 它是按“什么时候(主次)、谁、做什么、做什么”的顺序写的。(板书句 式) ③指名学生背诵句子。 ④练说同类型句子。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大家熟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浪花跑去又跑来”? 为什么说“像一群淘气的娃娃”,不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娃娃? (2)检查读句,答问。(浪花很多,所以用“一群”) 三、感知句子成份。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一下,说说你喜欢句中的哪些词语,把它标 出来。 2.交流体会。 3.练习: 比一比下面各组的句子,说说每组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个句子写得 好?为什么? 4.学生自学课后练习第三题。 (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都比第一个句子更生动具 体,更富有感情色彩。每组的第二个句子各加了一些词,形容浪花的顽皮、 淘气,突出了“我”轻松愉快的心情,让学生细细体会) 四、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海边沙滩上的浪花是很美的;知道了句子中 有的词语能使句子说得更好,更具体,更生动。学会了“什么时候、谁、做 什么、做什么”的句式。另外,我们还学会了10 个生字,9 个词语。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句子(第一自然段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第一、二句)。 3.写“什么时候,谁、做什么、做什么”句式的句子。 板书: `说话、写话课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水果,如香蕉、苹果、梨、桃等,初步了解一些水 果的特征。 2.根据观察的实物,说写一句到几句完整的话,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一种水果。 2.说、写几句通顺完整的话。 教学用具: 水果或水果模型,或挂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要求。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说话、写话课,首先,让大家观察一种水果。 如,香蕉(或苹果、梨子、桃子、橘子等),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水果的外形、 颜色,回想一下这种水果的吃法、味道,然后,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 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先说一说,再写出来。 下面请看课本上的要求: 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你喜欢吃哪一种水果?先说说它的样子、颜 色、味道,再写几句话。 二、指导观察,练习说话。 1.你知道有哪些水果?你喜欢吃哪一种水果? 让学生自由地说说。 2.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自己最爱吃的一种水果拿出来,根据要求进行 观察和说话。 (1)学生各自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重点是:水果的外形(样子), 颜色、味道。) (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相互练习说话,介绍自己带来水果的样子、 颜色、味道。 3.让学生观察香蕉。 (1)你爱吃不爱吃香蕉?香蕉的样子是怎样的?成熟的香蕉是什么颜 色?香蕉的味道如何? (2)在学生分述的基础上,要学生总述香蕉的样子、颜色、味道。 (3)小结(香蕉)。 “我最爱吃的水果是香蕉。香蕉的样子弯弯的像镰刀。成熟的香蕉皮是 黄色的,闻一闻,香香的。扒开皮以后,露出浅黄色的‘肉’来,吃在嘴里 又香又甜。” 教师指出:这位同学虽然只写了四句话,但把香蕉的样子、颜色、味道 写得很具体,很生动。写话就是写自己怎么看到的,怎么感受的,怎么说的 就怎么写。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带来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先说说,然 后,写几句话。 4.学生练习说话。把自己带来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向全班同学说说。 5.请同学们评一评谁写得好,好在哪儿。 三、作业:写几句话。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0:26 上传